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波  高霞 《前沿》2014,(17):218-219
《汉宫秋》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昭君出塞"的历史史实。作家根据创作的现实需要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艺术的改造,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体悟。其中,马致远对作为戏剧主人公的汉元帝进行了较大的改造。本文从元代的社会背景、马致远的生平经历、《汉宫秋》作为末本剧的原因、马致远借汉元帝之口表达自己的不平之绪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就马致远对汉元帝形象改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何工  岳阳 《求索》2013,(3):234-236
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考方式,先秦文化兼具原始巫术宗教的诸种观念和时代风格的理性主义,承上启下,奠定了中国文化之"顺其自然"的古朴文化形态。作为文化的真实呈现,先秦文字保留着文字最为原初的状态与气息,充满着含糊纷披、毛涩残泐的"混沌"之美。其筋骨贯通之"气"、虚实相生之"空间"精神及圆润规整之"相生态度"赋予了先秦文化古朴而流畅的空间意识。先秦文化的空间意识与现代景观的共生思想、中间域的"空间"理念及急缓疏密的情感节奏等场所精神相融合,将催生出新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3.
"虚实相生"是平面设计意境创构的方法论问题。从艺术心理角度而言,"境"的妙处不仅在于情境交融和"道"的领悟,还在于审美空间的"虚实相生"。讲究虚实结合,追求实境与虚境的有机统一,是艺术意境创构的结构性内容和重要原则。"虚实相生"最初来自老庄哲学,认为"虚"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09,(9):62-64
《倩女离魂》(全名《迷青锁倩女离魂》)的作者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代后期著名的杂剧作家。钟嗣成《录鬼簿》说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知其为德辉也"。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把郑光祖和元代前期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到了明代以后,更被学界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话剧剧本的人物对话和舞台提示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标志的《雷雨》在舞台提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研究者对此关注甚少。《雷雨》的背景说明在以虚写意、虚实相生的同时,通过其蕴藏的强大的艺术张力有力地推动了前台戏剧的发展;人物说明则以其整体上的含蓄深远与细节上的真实生动相结合,为戏剧人物复杂性格作了准确定位,同时也给演员、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空间。《雷雨》的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达到了虚实相得相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曾小月 《求索》2011,(2):195-197
中国古典文论与武学思想均受到虚实审美观的影响。一方面,古典文论与武学思想在展现虚实之美时具有精神上的相通点;另一方面,由于所从属的领域不同,二者在具体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就本文而言,在虚实观上,古典文论与武学思想主要在空间变化、"动静"转换、"活法"三方面构成了相互体照。通过与武学思想的比较,我们不仅能对文学虚实观有一个新鲜的认识,而且也能为古典文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篆刻     
《黄埔》2010,(6):64-64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合一的审美取向,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  相似文献   

8.
2012年的新刑事诉讼法出台,证据概念被重新界定,传统"事实说"被"材料说"所取代。新定义下的证据虽然是材料,需要查证属实方能作为定案根据,但真实性仍然是不可抛却的证据属性。从反思何家弘教授早前关于对证据真实性要求的批评,到从认识论与盖然确定的角度分析"真实",我们从动态的、时间推演的角度来使用一种实践理性层面的证据真实性。这种实践理性的真实性要求亦有实体法层面的规定与之相呼应,理论上亦为"可信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常康 《前沿》2010,(3):17-21
李贽"自然人性论"使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呈现平民主义色彩,至今仍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核心价值和内涵蕴藉表现为:重视提炼"有德之言",追求表现"凿凿有味"的朴实生活美;强调"尽意""无声"审美效益,主张"以自然之为美"的艺术生活美;倡导倾听"百姓之迩言",崇尚表现"率真""俗善"的拙朴生活美;讲究"格"、"调"、"情"、"性",欣赏悲壮激越生活之旨趣;呼吁恢复"童心"创作"至文",追求"化工"的生活审美之境界。李贽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所创立的平民主义"生活美学",不但丰富了中国美学史宝库,而且至今仍昭示着它生活审美哲学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中存在着大量的"滥杀"情节描写。从小说文本的角度去观照这个问题,"滥杀"情节存在的原因有:一是历史事实在小说文本中的遗迹,二是继承于话本及杂剧,三是小说的浓厚的神学色彩,四是文人在水浒故事的艺术再创造过程中具有的"暴力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形成初期的中国戏剧,宋代戏剧呈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精神气质。无论是文人记载中宋金杂剧所体现的入世的讽刺批判精神,还是民间杂剧艺人对民主平等理想的追求,或是节日民俗活动下的民间戏剧文化都丰富了这一时期戏剧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各个地方、各个板块付出努力,以每一处的"最美"装扮祖国的"美丽"。基于这个考虑,我们提出了"建最美上饶市,做最美上饶人"(简称"两个最美上饶"),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发展支撑。什么是最美上饶市?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之美:山水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生活之美、风景之美、风尚之美、文化之美。无形之美:心有多大,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商州小说中民俗世界具备的“中和之美”是将其与别的作家作品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之一。这一“中和之美”主要体现在刚柔相济、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三大民俗特色上。“中和之美”之所以成为贾平凹民俗世界的主旋律 ,与他的思想根源和创作追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陈碧 《理论月刊》2010,(6):59-61
"阴"、"阳"是《周易》基本哲学范畴,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意蕴。揣摩《周易》卦象爻辞,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遗留的生殖崇拜文化印痕;《周易》多言生,少言死,把生的法则升华为生命的最高原则。阳爻之阳刚美、阴爻之阴柔美是《周易》生命美学中很重要的表征。《周易》阴阳之生命魅力还体现在其周流变化中产生的气韵之美,而气韵是中国美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气韵流动,万物达到化生之境。  相似文献   

15.
李小兰 《理论月刊》2010,(3):122-124
学界研究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存在重理论内涵("说什么")轻批评文体("怎么说")的倾向。本文从批评文体的角度进行观照,认为它们的文体皆是王国维自觉批评意识下的主动选择,指出《红楼梦评论》的颇受指摘与《人间词话》的备受赞誉与它们使用的文体密切相关,并从正面比较和反面假设中揭示词话这种传统文体具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作品独树一帜,他的文艺观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始终站在主体角度来审视文学,崇尚"自我表现",推重艺术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注重从智、伦理、情感三个方面来品评文艺作品的价值。其浪漫派主观表现类型的文学理论批评有力地充实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张方 《理论月刊》2002,(6):49-52
中国传统小说人物论深受绘画美学的影响,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以及“虚实相生”较早地把“有无”、“虚实”的观念化作绘画艺术的规律及命题。这些规律及命题被小说理论批评所借鉴,形成以“传神”为旨趣的人物形象之论。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形象以“白描”为特长,而“白描”手法能给读者提供极富弹性的想象空间,是所谓“笔外神情”。“传神”既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也体现为小说家写人的艺术经验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李钢 《求索》2010,(9):206-207,187
作为儒家著作之经典《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本质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学。《论语》的"仁爱"学说并不是经文式的说教,它散发着自然清爽的诗性美,这些诗性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仁爱"的社会生态。孔子不仅提倡社会人文关怀,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孔子学说中,天是万物之本源,万物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孔子的这一思想通过"比德"的文学手法,在《论语》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是《论语》的文学之美,更是《论语》反映出的自然生态之美。如果说,社会人文之美与自然生态之美是《论语》内容的反观与写照,于文学形式,《论语》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文质中和"的修辞文学为《论语》美学思想的实施提供了可能,这才使《论语》之语言文字能既简约含蓄又富有意蕴,进而成就诸多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9.
郑敏强 《政策瞭望》2014,(12):25-28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的"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策部署,为浙江今后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新的一年,我们路桥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抓转型,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争当"两美"建设排头兵。"两美"路桥建设要做到"三个率先""两美"作为全新的发展命题,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科学发展之美、人居环境之美、自然生态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0.
《政协天地》2009,(7):62-64
《汉宫秋》的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创作杂剧13种,现存8种。作为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马致远对国家的灭亡,怀抱深切的哀痛,对蒙古贵族歧视、压迫汉人的政策郁结着难言的悲愤。但当时元朝的统治正日趋巩固,这种强烈的民族感情不能坦率地表白,只好“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通过昭君出塞这个历史题材曲折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