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井敏 《学习论坛》2006,22(10):47-50
服务型政府概念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特有的,因此,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也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西方行政学发展史上先进的民主行政理论也为服务型政府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基于此,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就包括马克思的代表制理论、民主行政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平等、正义,以人为本,为民负责,与民共治是构成服务型政府内在精神的平行四张力,此四张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合力机制,共同架起服务型政府理论大厦。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在于正确把握此四张力的向度及力度,以维护服务型政府理论体系的内部平衡,促进社会平等、正义,提高政府执行力,改善政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资本内涵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服务型政府构建需要公民普遍具有团结、互助、合作与信任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由于这些精神和意识产生的独立和自愿性的民间组织,而这些正是而这些正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客和基本要素.可以说服务型政府所具备的民本性、法治性、合作性等与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二者都是由一定物质生产条件下所形成的人与人关系中衍生而出,都包涵公民社会的基本要义,所以说两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法治为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公共服务范式的兴起,现代公共行政越来越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产生于现代民主法治语境中,必然要求以法治作为基础和依据。因此,完善和健全行政立法体系,加强政府的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政府行为的全方位监督,加快政府的问责制建设等将为现代服务型政府依法服务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冯刚  王莹 《前线》2023,(4):4-7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发展作出了创新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宏观构建中注重协调发展,在坚守人民立场中彰显人类情怀,在立足现实中把握未来趋势,在坚持中国特色中顺应世界潮流。深刻理解、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源流和内在特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十届人大明确了政府职能转变的中心任务。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的转变,不仅是满足人民对廉洁、高效、务实、便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传军 《学习论坛》2009,25(6):45-48
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有着内在的、天然的联系.从本质上看,电子政府充分体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提供了一条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重要途径.从现阶段电子政府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来看,两者的结合点具体体现为电子公共服务的提供.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改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一站武"电子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魏礼群 《求是》2006,(21):17-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全局,审时度势,郑重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对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  相似文献   

9.
浅析服务型政府变革模式——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政府再造中提出的建立顾客想到的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管理组织。社会公众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以及把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客户",政府的工作应当以顾客为导向,为顾客服务,增强对社会公众需求的回应力。  相似文献   

10.
乔雨 《求是》2003,(10)
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关键是要练好内功,解决好体制、环境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着力塑造服务型政府。西部地区必须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清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此,首先应当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塑造科学的、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加入WTO新形势所需要的政府。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政府体制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府机构比较庞大,社会负担沉重;二是机制不够灵活,计划经济体制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0,(6):22-22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在社会演进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2004年3月,国务院提出乡镇机构改革任务,黑龙江等4省先行试点。200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乡镇机构改革由试点转入全面推开阶段。2010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第四次集体学习。其后,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方案。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是参与型的政府,是信息公开的政府。  相似文献   

14.
《思考与运用》2003,(6):77-79
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统治(治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需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并随着这些条件的日益充分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晓刚 《前线》2009,(9):42-42
北京市政府52个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近日已全部完成。作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这一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本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6.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型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然而 ,目前在构建服务政府中还存在着观念滞后、制度构件不够完善等问题 ,为此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制度构件。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并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些提法为2008年开启一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局面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8.
正从历史看,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顺应这一规律,因应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以往历次机构改革相比,这一改革的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十分少有,堪称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下决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冬梅 《世纪桥》2020,(10):89-93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都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主题,从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回应三个方面阐释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意义;从党的领导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政治保障、健全优化职能体系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成果共享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追求三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涵;从深化改革、活化载体和提升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平台保障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通常意义上讲,服务型政府即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的内容是一切涉及人民利益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公共事务,服务的目标是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来实现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