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南省某鸡场新引进的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拉稀和个别鸡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鸡新城疫病毒、大肠埃希氏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1999年 5月 ,该鸡场先后从外地引进 2批罗曼雏鸡 60 0 0多只。这 2批鸡均在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在 7日龄时用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滴鼻 ,18日龄注射自制的抗传染性腔上囊病卵黄抗体 ,2 4日龄时再次用上述二联苗免疫 ,40日龄用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 6月中旬这 2批鸡同时发病 ,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拉稀、渴欲增…  相似文献   

2.
将1日龄天府肉鹅健雏200只随机分为A、B、C、D共4组,A组作为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Zn100mg/kg),B、C、D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Zn900mg/kg、基础日粮 Zn1400mg/kg和基础日粮 Zn1900mg/kg,试验期7周,以研究高剂量锌对雏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锌的B、C和D组雏鹅淋巴器官发育受阻,胸腺、腔上囊和脾的器官生长指数程度不同地降低;胸腺、腔上囊和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分裂增殖受抑,胸腺、腔上囊、脾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指数程度不同地降低。结果表明,日粮高锌可致雏鹅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钒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1日龄AA肉仔鸡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按0、30 mg/kg添加钒。试验期共42 d,每周末从每组取鸡6只,称重后扑杀,取胸腺、腔上囊和脾称重, 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摄像,研究钒对肉鸡胸腺、腔上囊和脾等免疫器官质量、器官指数和组织结构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鸡的胸腺、腔上囊和脾平均质量和器官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同日龄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鸡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腔上囊皱襞发达,腔上囊淋巴滤泡体积较大、皮质较厚、退化延缓;脾小结体积较大、生发中心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椭球增大。结果表明,在肉雏鸡的日粮中添加钒30 mg/kg,可促进胸腺、腔上囊和脾的发育,延缓腔上囊的退化。  相似文献   

4.
鸡胚免疫器官组织学发育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孵化至 12~ 2 1日龄鸡胚的免疫器官胸腺、脾及腔上囊进行组织学连续性观察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鸡胚免疫器官的组织发育过程。观察结果显示 ,胸腺的组织结构发育和形成较早 ,自 12日龄起胸腺就已形成原始的胸腺小叶 ;虽然脾在 12日龄时就已初具轮廓 ,但脾直到 18日龄才开始隐约形成形态可辨的红髓和白髓 ;腔上囊淋巴滤泡自鸡胚发育到 17日龄时即渐趋明显 ,但完整的滤泡皮质和髓质结构在出壳前仍然处于分化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5.
将120只来航系SPF鸡随机分成对照组、注射CpG ODN组、IBDV活疫苗点眼免疫组及IBDV活疫苗 CpG ODN免疫组,每组30只,于7日龄时对试验鸡进行初次免疫,21 日龄时进行加强免疫,28日龄时用IBDV野毒株攻毒。检测不同时间的IBDV特异性抗体效价、血液和脾淋巴细胞的Con A刺激指数(SI)。结果表明,CpG ODN处理后脾细胞的增殖转化能力强于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能力;CpG ODN的使用使血清中IBDV特异性抗体产生时间提前7 d,抗体效价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仅用CpG ODN处理就可使1/3的鸡攻毒后迅速产生高效价(约1∶3 000)的特异性抗体,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证明CpG ODN能增强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艾维茵肉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了垂体-肾上腺轴在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强毒株攻击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IBDV强毒株攻击后,试验鸡垂体-肾上腺轴活动加强,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F)上升,抗IBDV抗体、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3(IL-3)上升,T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未经IBD疫苗免疫的鸡由于免疫系统遭到IBDV破坏,在IBDV强毒株攻毒后,抗IBDV抗体、IL-2和IL-3的上升幅度均比经IBD疫苗免疫的低.试验鸡血清ACTH和F分别与抗IBDV抗体、IL-2和IL-3呈显著正相关,与T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负相关,显示机体受病原微生物攻击后垂体-肾上腺轴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即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抑制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扩增.  相似文献   

7.
用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SNJ93株、BC6/85株、B87株感染SPF鸡后观察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中Bcl 2和Bax蛋白的分布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B87株接种组的腔上囊、脾、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各检测时间均为阴性反应;SNJ93与BC6/85攻毒组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呈现阴性反应,SNJ93攻毒组腔上囊和脾淋巴细胞在48h即开始出现Bcl 2和Bax阳性反应,腔上囊淋巴细胞内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120h呈现明显的强阳性反应,以后开始降低,脾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h出现强阳性反应;BC6/85攻毒组腔上囊淋巴细胞中只在96、120h出现阳性反应,脾淋巴细胞中只在96h呈现阳性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和Bcl 2,有可能为IBDV毒力划分增添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人工接种方法观察了鸡大肝和大脾(BLS)病鸡免疫器官的大体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大体变化除脾肿胀外,盲肠扁桃体、胸腺和腔上囊也发生肿胀、出血。组织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脾、盲肠扁桃体、胸腺、腔上囊和哈德尔氏腺除发生变性和坏死外,早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中、后期则出现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等。结果表明,BLS病的早期以体液免疫为主,后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增强,这两种免疫在此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鸡胸腺和腔上囊淋巴组织剪碎后与PBS磷酸盐缓冲液混合,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尼龙棉柱过滤对T、B淋巴细胞进行了分离纯化。纯化的T、B淋巴细胞以FITC标记的鼠抗鸡CD4单抗,RPE标记的鼠抗鸡CD8单抗,FITC标记的鼠抗鸡Bu-1单抗染色,用流式细胞仪分类检测其纯度,用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T、B淋巴细胞的活力。结果表明,以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分离到的T、B淋巴细胞纯度较高(均达90%以上),细胞活力强,与流式细胞仪分选的效果相当,且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0.
雏鸭胸腺生长指标的动态观测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及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 )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显示, 胸腺重量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胸腺指数在28日龄时达最高;1~28日龄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ANAE 上升幅度较大;21~28日龄时胸腺小叶数量增多,并显著增大;28日龄时皮质部主要为小淋巴细胞;胸腺小体有3种形态。表明,雏鸭在1~14日龄时胸腺生长较缓慢,21~28日龄时生长十分迅速,28日龄时胸腺中大部分T淋巴细胞已发育成熟,35~49日龄时胸腺发育已趋于稳定; 胸腺小体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结构,与清除退变上皮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1日龄SPF鸡通过口服腔上囊提取液,4 d后剖杀称重及对腔上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增重较快,腔上囊重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检查试验组鸡腔上囊发育较快,腔上囊淋巴滤泡增多、滤泡间隙变窄、滤泡皮髓质分界明显,其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人工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试验显示,腔上囊提取液能推迟感染鸡的死亡时间.结果显示,通过粘膜接种途径不会影响该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木瓜蛋白酶消化法,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提取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所获得的抗原与从肿瘤细胞表面洗脱的抗MATSA抗体在ELISA中呈阳性反应。将这种抗原与白油佐剂乳化,给20日龄鸡肌注免疫3次。应用间接ELISA对被免疫鸡的MATSA抗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免疫前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存在,而用这种抗原免疫后10天即可形成抗体应答,ELISA的OD值(X)为0.23,至第3次免疫后10天,OD值(X)为0.44。这表明从鸡MD肿瘤细胞提取的MATSA,再好鸡免疫接种后可出现明显的抗体应答。木研究结果为MD肿瘤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免疫抑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日龄健康番鸭为研究对象,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学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IL-2和IL-6含量,脾和腔上囊中浆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MDRV感染组番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腔上囊和脾中浆细胞数量在攻毒后第10~20 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中IL-2和IL-6含量在攻毒后第10 d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MDRV感染能较快且持久地降低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破坏免疫器官中的浆细胞,影响体液免疫功能,还影响免疫分子IL-2和IL-6的形成,进一步干扰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从而容易诱发继发感染,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研究了CD3 T淋巴细胞及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在鸡盲肠扁桃体中的出现、迁移、组织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发育过程.结果显示,CD3 、CD8 T淋巴细胞最初于20日龄胚胎中出现,而CD4 T淋巴细胞在出壳后1日龄时出现.在定位分布变化上,4日龄之前,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层的中下部区域,而4日龄以后的各日龄在整个黏膜层中均匀分布,CD4 细胞主要聚集在滤泡间区域,而CD3 细胞和CD8 细胞在固有层中和黏膜上皮中都有大量分布.在数量变化上,4日龄时,各种阳性细胞的数量都骤然增加,而到7日龄时,CD3 、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CD4 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从14日龄开始直到35日龄,CD3 、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持续增加.证实,鸡出壳后初期盲肠扁桃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并在14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米糠多糖(RBS)对鸡免疫抑制状态的调节作用,将100只7日龄健康蛋用公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和CTX RBS低、中、高3个剂量组。从7日龄起,肌肉注射CTX,1日1次,连注3 d,从10日龄起,CTX RBS组灌服RBS,1日1次,连续5 d。14日龄时各组鸡进行新城疫疫苗免疫。在10,21,28,35日龄,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活性和ND 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CTX组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D HI抗体效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TX RBS中、高剂量组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显著高于CTX组(P<0.05或P<0.01),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CTX RBS中、高剂量组鸡的血清ND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CTX组(P<0.05或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肌肉注射CTX可使健康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活性和NDHI抗体效价显著降低,导致受试鸡免疫抑制;雏鸡口服一定剂量的RBS对CTX引起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姜红 《中国兽医科学》2002,32(10):40-41
肉用鸡饲养量大 ,接种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效价较高 ,且屠宰集中 ,收集血液方便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肉用鸡血液资源 ,笔者制备了肉用鸡血清丙球蛋白液 ,并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肉用鸡血液来源 由安徽华丰肉鸡屠宰分割厂和安徽寿县镇阳关肉鸡屠宰分割厂提供 ,肉用鸡必须接种过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联油乳剂疫苗及真空冻干疫苗。1.2 肉用鸡血液收集 于屠宰线前 3m处收集血液 ,待自然凝固 ,除去血块 ,分离血清 ,加防腐剂 ,低温保存。1…  相似文献   

17.
用 10日龄鸡胚的尿囊液 ,以不同剂量给小鼠灌胃 ,连用 10d ,进行免疫学指标测定和抗应激试验。结果表明 ,鸡胚尿囊液能提高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能使小鼠脾指数增加 ,对小鼠游泳时间有所延长 ,但对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影响不明显。试验说明 ,鸡胚尿囊液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对小鼠抗应激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增强剂配合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后外周血清ANAE+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MD疫苗免疫增强剂不但可促进外周血液ANAE+T淋巴细胞总数的增多,而且对免疫早期T淋巴细胞的迅速增殖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多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火鸡与鸡等禽类Ig含量的检测,目前尚缺乏能被一般实验室普遍接受的方法。本试验用间接ELISA法,将样品直接包被微孔板,以兔抗鸡IgG,IgA和IgM血清作为第一抗体,酶标记羊抗兔IgG作为第二抗体,对火鸡1~60日龄的血清、泪液、气管冲洗液、胆汁及肠...  相似文献   

20.
对FBC0、FJC0、精制多糖和变性蛋白质 4种黄芪提取物进行琼脂糖弥散试验 ,检测其对6株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 ;将 4 0只星杂蛋雏鸡分为 5组 (1个对照组和 4个试验组 ) ,全部进行新城疫疫苗常规点眼、滴鼻免疫 ,从 7日龄起对试验组鸡饮服 4种黄芪提取物溶液 6周 ,每周进行心脏采血 ,用血凝抑制法 (HI)测定血清NDV抗体水平 ;每周称量体重 ,计算增重率 ;扑杀试验鸡 ,取胸腺、脾、腔上囊等免疫器官称量 ,计算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 ,4种黄芪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均为阴性 ,NDV血清抗体水平、增重及免疫器官指数等各项指标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说明黄芪的各种成分对鸡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