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调解机构所形成的调解协议,通常需要经过司法审查程序方能获得执行力。这种司法审查程序的性质为非讼程序。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进一步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非讼程序属性,但要求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程序设计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应建立单方申请司法确认的便捷程序,同时赋予相对人相应的救济权利。目前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还需要从司法确认的范围、司法审查方式和裁判形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机制的立法设置及实践运作,对于人民调解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对于人民调解制度正当性的塑造及权威性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意义。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应主要限于形式方面。文章从主体、调解原则、调解范围、调解依据和调解程序等五个方面论证司法审查人民调解协议的具体审查内容。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之上的纠纷解决机制,属于社会救济的范畴。调解协议的私法性质决定其当然并不享有申请国家强制执行的效力,司法确认程序是通过司法权的行使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合意进行司法化的审查,经过审查的调解协议成为确认裁定书的核心内容,当然地被赋予国家强制执行的效力。司法确认程序的非诉性质,决定了其制度创设的特有构造,表现在既判力方面则是法院经过司法确认程序出具的司法确认裁定书只具有形式意义上的既判力,而并不当然享有实质意义上的既判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许多法学理论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实际工作者,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核心问题——调解协议的效力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这预示着我国人民调解理论研究有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本文拟就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法律、政策及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规范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规劝,促使当事人双方(或各方)相互体谅和退让,从而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特殊性质的诉讼外调解活动。在调解活动中,当事人双方(或各方)依据国家法律、政策,通过协商、谅解而达成协议的行为,是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5.
作为非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纠纷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调解制度在缓解司法机关的司法压力、均衡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人民调解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调解人员的素质、从经济方面激励调解员的积极性、在法院附设调解、进一步加强司法对调解协议的确认来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人民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实际功效成为有效化解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人民调解协议效力低下,缺乏安定性,成为极大障碍。构建科学、合理的司法确认程序是有效途径,探讨这种司法确认程序的具体构建是司法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在确立了审前分流式调解和先行调解的同时也对司法确认制度从法典上予以了确认,这为"诉调对接"的发展与完善注入新活力,提出新的挑战。通过对多元化纠纷解决背景下的人民调解的梳理和现行法规的分析,厘清人民调解与诉讼对接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司法审查和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的理想模式是审判与诉讼外调解相结合、相互补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司法确认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倡导节约司法资源,发挥调解的功能与价值并力求与非诉讼争端解决机制产生的土壤相契合,逐步显现出其优势及合理性,但它在申请主体、审查标准和制度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使得人民调解制度能够在适宜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实现诉讼与非诉讼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成为司法确认制度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首创的非诉程序的民事纠纷解决制度,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以及"以和为贵"等精神。本文基于苏北H市X社区人民调解的发展现状,结合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在总结X社区近年来人民调解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检视其存在的问题: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调解协议效力有待增强、人民调解实际空间小、缺乏有效的诉调衔接机制。应该推进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明确人民调解制度的受案范围,及时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健全和完善多元化诉调衔接机制,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司法确认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倡导节约司法资源,发挥调解的功能与价值并力求与非诉讼争端解决机制产生的土壤相契合,逐步显现出其优势及合理性,但它在申请主体、审查标准和制度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使得人民调解制度能够在适宜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实现诉讼与非诉讼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成为司法确认制度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法院附设调解是当事人之间运用协商方式在中立第三人(调解人)的帮助下达成和解的纠纷解决方式,它可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种类型.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与美、日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应当从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建立前置性调解程序;遵循自愿、合法与效率的原则;赋予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等多方面来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任何社会,解决民事纠纷的机制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解决民事纠纷机制的多元化包括民事程序的多元化、法院附设ADR和诉讼外的解决民事纠纷多元化的制度.应借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契机,大力完善简易程序、构建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建立庭前和解制度、重新审视调审结合模式,确立民事诉讼法的民事程序基本法的地位和建立独立的<审判外纠纷解决法>,从整体上对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3.
夫妻间暴力侵权婚内赔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暴力损害赔偿,但当事人不起诉离婚则不能向法院单独提起暴力侵权损害赔偿诉讼。实践中夫妻间发生的暴力侵权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夫妻离婚,若因此而剥夺受损害方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的诉权,既不符合我国法律精神,也对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不利。故本文针对婚内夫妻间暴力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婚内暴力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进行探析,以期对制裁和预防家庭暴力行为、保护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及严格控制死刑适用的背景下,人民法院依法对死刑案件中的民事赔偿问题开展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现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调解仅在审判阶段实施、法官占绝对主导地位以及调解协议约束力弱等问题。为此,应对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作相应改造,将法院的调解工作延伸到侦查、起诉阶段,建立调解申请机制,建立委托调解或协助调解制度,明确调解协议在法律上的性质及效力范围。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政治形势的加温,使民事诉讼调解得到了强势反弹.诉讼调解的强势凸显了诉讼调解民事检察监督的弱势,由于相关立法的模糊、检法两家认识的差异,一直以来,对民事诉讼调解进行检察监督的讨论多于实践,分歧多于合作.以民事检察监督的视角,审视强势诉讼调解产生的问题点,有助于思考新时期诉讼调解民事检察监督的理性构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司法改革涉及民事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换和新的诉讼运行机制的确立。目前我国调审合一、法官主导的法院调解制度具有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 ,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为此 ,有必要建立与当事人主义模式相适应的诉讼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7.
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和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问题达成协议,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民事争议的诉讼活动。应当说,长期的司法实践证明,调解制度有利于迅速解决民事纠纷;实现公正、效率的执行;节约诉讼资源。然而,这项制度已经暴露出许多现实问题,如地方保护;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等。我们需要尽快完善民事诉讼调解程序,以更有效快捷地实现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18.
雇佣关系为现代社会之普遍现象,雇员在职务中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国应比较各国民法规定,出台详尽的规定:在归责原则问题上,应考虑到雇主较雇员资力悬殊的特别情况,在所有的情况下,让雇主替代雇员赔偿;在第三人确认上,应对雇员是否也属于第三人加以具体规定;在职务范围的认定问题上,应对雇佣关系转移加以规定;在雇员的行为是否要求构成侵权的问题上,应采用肯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法前沿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系问题是民事诉讼法修订中最重要的问题:在未来的民事诉讼法中是否需要保留证据制度、再审制度、执行制度、非讼程序等尚需进一步探讨;破产程序应从民事诉讼法中剔除;应当增加人事诉讼程序、法律审、小额诉讼、诉讼费用、第三人撤销诉讼、票据诉讼等规定.另外,起诉制度、一事不再理原则、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民事检察监督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存在法律条文漏洞、违反回避的责任制度不完善、违反回避的程序性后果的制度缺失等问题,从而在客观上阻碍了回避制度的功能发挥。我国应当从完善人民陪审员法律责任、发挥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性功能、健全相应法律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