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日子里,周恩来从不居功,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经常用“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句话鞭策自己,勉励别人。当众自我批评周恩来是我党富于自我批评精神的典范。他总是说:“我是一个有缺点,犯过错误,目前还有缺点、错误,但又在不断改正自己错误的人。”“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们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是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早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他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自我反省,并要求党中央给他三个月的时间专门读书和总结党内斗争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5,(13):61-61
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人生经验我当了21年CEO,成为别人的下属,对我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杰克·韦尔奇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被问及为何拒绝布什对他的入阁邀请时说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向我们走来的世纪之交时期,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所散布的歪理邪说居然还能迷惑为数不少的人,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反思。就拿他反科学的荒谬胡诌来说吧,几乎完全近乎梦呓与疯话了。李洪志宣称:“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因为用这个科学这条路永远都测不到这个宇宙的奥妙”;“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起来的,对宇宙、对人类、对生命的认识都是错的,所以修炼界我们修炼的人根本就不承认现在的科学,认为它是一个错误。”他还胡说地球是大宇宙的“…  相似文献   

4.
该爱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很遥远的某一天,当我的孩子仰头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会微笑地回答他/她:去爱一个能够给你正面能量的人。 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在细看是碎片远看是长河的时间中间接地寻找着幸福,直接地寻找着能够让自己幸福的一切事物:物质、荣誉、成就、爱情、青春、阳光或者回忆。  相似文献   

5.
时下正在热议的张悟本事件如同一个罗生门 张悟本事件不管结果如何,受伤最深的都是中医的声誉与养生的口碑。张悟本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行医,但最终站出来澄清的却是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你提到的这个人(张悟本),把他和中医和养生联系起来是个错误,中医养生理论没有错误,但是现在有人借着行骗,而且有人模糊了这个界限。”(新京报,2010.6.5)  相似文献   

6.
西藏拉萨市赛康集团青达建筑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刘国永是我区一名从普通工人到总经理的典型实践者。他的奋斗历程和成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理,人只有锐意进取、敢于拼搏才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做人与成才     
要想成才,必须学会做人。享誉海内外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谈到自己一生成功的经验时,这样告诚青年朋友;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做一个好人。他还对“好人”做了这样的具体解释:什么叫好人?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还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鱼己一样多就是好人:王选院士也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做个好人。  相似文献   

8.
松下谈人生     
松下谈人生有的人有点成就,就目空一切,把世界上的人及事物,都不看在眼里。然而,大部分的人辛勤地工作,稍有成就与地位,心中会产生新的人生观,他会重视对社会的贡献,并知道应如何与社会共存。以前完全以个人为中心来工作,可能侥幸还能有点小成就;但是从今以后,...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0,(20):60-60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说的是孔子一辈子而不是他的某一个时期成就。孑L子何以能让弟子们与他始终相随,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尼采  蒙克 《现代领导》2004,(7):44-44
坚韧不拔的个性是所有伟大领袖的共同特征。他们也许在其他方面有缺陷和弱点,但是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每一个成功者身上是不可缺少的。无论他处境怎样,任何苦恼都不会使他厌烦,任何困难都不会打倒他.任何不幸和悲伤都不会摧毁他。过人的才华和丰厚的禀赋都不如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有助于造就一个领袖。在生活中最终取得胜利的是那些坚持到底的人。而不是那些自认为自己是天才的人。但是,很少有人完全理解这一点:杰出的成就都源于坚强的意志力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等多项耀眼的光环为一身的科学家。在光环背后,邓稼先却是不喜欢张扬、默默无闻的人,最终他受核辐射,走完62年不断追求之路。他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事业的人,因此,他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功伟绩的人,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相似文献   

12.
谈“事业看精神”郭治琛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其《冰鉴》一书中说过这么一句话,“事业看精神”。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只要看一看他的精神状态就能知道。仔细揣摩这句名言,确实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没有宏大的精神力量,想成就一番事业是...  相似文献   

13.
成就事业的关键是人和人才,而人和人才的基础是健康。作为一个职业医学心理学工作者,我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道德和心灵的健康及其良好有效的管理,即精神健康才是一切成就者的基点。  相似文献   

14.
天道酬勤     
梓樵 《现代领导》2001,(10):7-7
东晋时的陶侃是一位有成就的人,他曾当过武昌太守、湘州刺史等地方官,带兵打仗四十多年,功勋卓著。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勤奋,从不懈怠。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在得知周镇宏如此一名副省级领导最终倒在金钱与欲望之下时,颇感惋惜。有昔日同事称:“如果不去从政,周镇宏完全可以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物理教师或者教授,一个学术上必定有重大建树的有用人才。20多年前,周镇宏在一所大学里担任院长助理,处级干部。局镇宏如果不去唯上而埋头搞学术,肯定成栋梁之材,但他恰恰犯了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官他是真的当上去了,下来也真的是很难,且下来时已成悲摧绝唱。”  相似文献   

16.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句古人的名言说明一个道理:‘志商’对一个人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商界尤其如此,要成就出色的事业,就得要有高‘志商’。李健原来是山东临沂市农家的一个穷小子。短短十几年后,他不仅成为青岛每日汇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拥有一家独立的投资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谈及他的“发家史”,很多了解他的人都说:“这小子的成功是从敢于拦下汇源老总赊下一车果汁开始的,他有着超乎常人的高‘志商’。”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不管能活多少岁,他应该尽己之力.急人所急.解人所困.多为社会造福.多做贡献.人生才能无悔.”这是于都县盘古茶厂厂长黄清波的人生格言.也是他成就事业.对人生真谛执著无悔追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精英     
邵逸夫 在2012年第2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发榜盛典上,香港富豪、著名慈善家邵逸夫入选致敬榜,成为本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唯一获此殊荣的香港人。主办方给邵逸夫的评词是:“他是20世纪华语电影的丰碑,温暖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他和内地没有任何生意往来,只有大爱的无私传递。他让‘逸夫楼’挺拔成中国高校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他验证了华人财富事业的高度,更成就了心灵世界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播种幸福     
我的年岁越大.我就越来越感到一个人控制和约束自我的能力的重要性。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确信。能够使得一个人在人生成就和事业成功方面卓而不群、超拔于芸芸众生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他越来越强大的自制力。在通向成功之路中,才智和天分固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才能或者说天资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每一天,在每一个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天资卓越的人士白白地浪费他们的熠熠闪光的才华.对个人的成功或者是整个人类的福利贡献甚少。与此同时,每一天,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或许不是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人物,但他们却作出了不凡的业绩.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身体是人生命的物质承担,心灵是人生命的意义寄托。在现代社会中,身心失衡是人自我迷失的重要根源。从主体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建构,要求每个人首先能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谐人。身体与心灵的和谐是和谐人的根本标志。德性包含着人性的提升和自觉完善,德性修养体现出人对自己身心关系的调适与优化。守护心灵秩序,实现身心和谐,乃是德性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指向。基于德性的身心和谐,能够成就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真实的自我,意味着一个人成为他所应当是的,做他所应当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