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忆农 《群众》2013,(7):I0049-I0050
伴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近些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人才选拔、科研、激励等政策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政策保障体系,确保能够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人才,不断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我们以“镇海区人才政策研究”为主题,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师旅级单位干部科紧紧围绕军事斗争人才准备出主意、想办法,做了很多扎实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调研检查中也发现,一些单位干部科业务水平不高、人才匮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个别单位工作作风拖拉,一些干部科的同志不注重业务学习,对干部政策规定不熟悉,工作中总以领导指示、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界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说的是如果市场上有两种货币——良币和劣币,只要二者所起的流通作用等同,因为劣币成本低.人们在使用中往往会选择劣币,储存良币.久而久之良币就会退出市场。官场上也存此种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实用主义,以是否可以为其所用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以致贪者上、廉者下,庸者上、能者下。故时人讥为“逆淘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人才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纷纷到国内各地招聘贤能之士,掀起了一股西部引才大热潮,一些地区和单位引来了众多的“金凤凰”,可也有些单位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受本地区、本单位客观因素制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在引才时,陷入了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6.
孙海涛 《前沿》2013,(4):165-166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各行各业领军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领域的新使命,更符合了国家“文化立国”的战略思想。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学科(如工、农、医、法、财经、工商)为主的高等院校和专业,高等艺术院校表演艺术类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很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音乐表演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是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一些观点,希望能给志士仁人们一些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责任追究机制体现了权力与责任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军队人才建设责任追究机制。有利于从制度上防止和纠正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中的重大失误,真正克服人才建设中有权无责的现象。当前,军队各级在加强人才建设责任追究方面制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也加大了责任追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俞世明 《现代领导》2005,(11):33-33
近期,我参加了惠州市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境外班赴澳大利亚学习。澳大利亚的人才政策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受到一些启示。澳大利亚从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以及地方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01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宣布实施一项为期5年、耗资30亿澳元的“强化澳大利亚能力”的人才计划,进一步吸引海外人才,为澳未来建设和发展服务。该计划由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组织实施,其中主要项目有:  相似文献   

9.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也是人类社会选拔人才的有效机制,即通过某种竞争规则,选拔优秀者,淘汰平庸者。而“逆淘汰”则刚好相反,是“劣币驱良币”行为。比如在干部转业、士官选改上,一些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人被一些精于钻营、弄虚作假的平庸之辈给挤掉了。“逆淘汰”现象的存在是与我军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背道而驰的。它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一是在战斗力建设方面,可能“淘汰”一批党性坚强、  相似文献   

10.
林昭文  吴维库 《求索》2007,(3):14-16
企业常常为人才的流失而恐慌。但人才流动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一种自然现象。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感念:三层次竞争、企业是一个平台、适者留存、滞留惰性、企业梯度、人才是流动资产,实现自我价值是一只无形的手。企业要组合使用这几个留住适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汤新明 《群众》2013,(9):I0055-I0056
在各地竞相制定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中,“拼钱”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地区“人才政策”蜕变为“钱财政策”。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地区人才引进工作思路的简单化,另一方面也无意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人才买方市场,助长了部分人的逐利心理。现实中,有些海外人才只看重资助而不问创业前途,哪里资助的钱多,  相似文献   

12.
吴婧 《长江论坛》2003,(1):47-49
我国信息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组织与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弊端,因此,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妥善处理好信息市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加速市场培育以及改革人才开放与任用机制,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无锡市人事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服务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4.
赵健 《八桂侨刊》2007,(3):8-12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型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尽管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的基本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维护海外高层次人才合法的政治权益、经济权利,方便出入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势,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政策环境。我国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中国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相关政策逐渐成熟的过程。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几年我国中央、各部委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政策发布情况,分析了我国基层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政策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陵随想     
我们乘中巴去清东陵参观。1992年,我曾经错过一次参观清东陵的机会。那时,我在抚州地委组织部知工办工作,奉命组织一批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到北戴河休养。回程时路过天津住了一晚,一些专家提出去清东陵参观,也有人嫌路远不去。我是主张去的。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资源,是决定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浙江在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上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尚有一些地方在科学使用人才上还存在思想僵化、方法机械的问题,还存在某些制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清戒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上海机关动态》2003,(10):22-23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要求,我局积极改进人事人才工作的管理和服务,从实行政务公开,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入手,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在优化人事人才工作软环境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就落实国家人才规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全面部署之后,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近又召开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对贯彻人才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20.
项琳 《浙江人事》2008,(10):26-27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武义县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认真实施人才工程建设,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止2007年年底,武义县共有党政人才1651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4818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大学本科1559人,大学专科1994人,中专866人,高中及以下388人;高级职称308人,中级职称2246人,初级职称197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