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水县城北的韭菜沟里,在一块苍松翠柏掩映的平地上,安葬着一位值得今人敬仰的人物,他就是清代孝义厅(今柞水县)最后一位同知罗寿昌。罗寿昌,字微服,祖籍商州,生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曾任兴安(今安康)州判、保安知县,为官廉洁奉公,克己当先,力戒自己办事不公和腐败。在兴安和保安任职的11年中惩处贪官136人,追回赃银28000余两。由于他出身贫寒,与百姓心心相通,更能体恤百姓疾苦,每年岁终都要捐俸银赈济贫民,深受人民拥戴。由保安离任时,百姓送“仁德济世”巨匾,官民相送20余里,含泪惜别。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罗寿昌就任孝义厅抚…  相似文献   

2.
余达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纪检监察干部。在这一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3年,在这平凡的13年中,他为正党风、惩腐败、促廉政不懈地做出了奉献。“秉公执纪,刚正不阿”,他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党政纪的严肃性,赢得了群众的赞誉1998年余达平任柞水县监察局长后,分管案件查处工作。对每一件群众来信来访他都认真审阅,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进行排查。他不仅联系重点案件查处,还亲自参与办案工作。在查办一名科级干部贪污挪用扶贫款案中,他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找证人,查证据,核账务,很快查清了这名科级领导贪污挪用1.66万元扶贫…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3日凌晨1时 ,家住陕北洛川县朱牛乡备庄一组的贾小芳姐妹俩经过四天四夜的千里奔波 ,终于寻访到位于陕南大山中的柞水县 ,把一面写着“救命恩人 ,恩重如山”的锦旗送到柞水县纪委 ,她们用一种最质朴的方式来表达对柞水县纪委书记李开仕的无比感激之情。突遇病魔1998年3月 ,正在洛川县土基镇中学高三上学的贾小芳 ,突然双脚红肿 ,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使她几次昏了过去 ,眼看就要面临高考 ,心里真是无比焦急 ,开始几天在同学们的照顾下还能坚持学习 ,可这种莫名其妙的疼痛越来越重 ,最后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回家病休。朱…  相似文献   

4.
拒贿清官侯鸣珂柞水县志办龙赓贤侯鸣珂,宇轩,湖南沣州(今大庸市)人。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咸丰八年戍午科优贡,考选八旗官学镶黄旗汉教习。后任陕西署孝义厅(今柞水县)抚民同知及韩城、沔县、兴平、凤翔、保安、渭南、咸阳、平利、白河等县知县。侯鸣珂...  相似文献   

5.
2002年六七月间,陕西南部的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镇安县,陕西北部的子长县、清涧县,因暴雨引发洪水灾害和泥石流。《党风与廉政》“舟与水写真”栏目编发了一组文章。编者按指出:从这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是党员干部;在公与私的考验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是党员干部。哪里最危险,共产党员就奔向哪里,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为救助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他们一声高喊:“不怕死的跟我来。”他们用豪情感荡众人,用义举震慑洪魔,用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和不屈不挠…  相似文献   

6.
《理论导报》2020,(4):20-21
正4月21日上午,继前一天考察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锦屏社区、镇卫生院、中心小学和茶园考察当地脱贫攻坚等情况。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就脱贫攻坚这个主题赴地方考察调研。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并主持召开了第一场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7.
侯鸣珂是湖南澧州人,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第后在陕西为官多年,先后任孝义厅(今柞水县)同知和韩城、兴平、凤翔、渭南、咸阳、平利等地的知县。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后期,侯鸣珂却出污泥而不染,清廉从政,在孝义厅任同知期间,数拒贿赂,义杖爱妻,百姓大加赞颂,离任时送“仁德如春”大匾,近万人含泪相送。同治二年(1863年),孝义厅阴雨两月,庄稼霉烂,收获不足一成;同治三年,又遇蝗灾,食尽田禾。孝义厅户户断炊,外出讨要。就在艰难之时,同治四年春,侯鸣珂调任孝义厅抚民同知。到任后…  相似文献   

8.
柞水县·镇安县和洛南县地处秦岭南麓’人少地阔’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群众信访举报极为艰难。为了倾听群众呼声’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三个县的纪委·监察局’变﹃上访﹄为﹃下访﹄’解决问题在基层’使群众讨说法有了好去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群众﹃讨说法﹄有了好去处1998年8月以来’柞水县纪委·监察局决定每月的1日和15日’在县城城区繁华地段设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公开接待处。每次接待必须有一名纪委常委负责’党风廉政监督员·特邀监督员及信访室干部各一名参加’公开接待来访群众。截至目前’县纪委·…  相似文献   

9.
地界纠葛起风波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六组,今年48岁的农村妇女韩久芝家与同组59岁的村民严洪金家,因自留地界畔素有积怨。1997年2月19日上午严洪金家担大粪种洋芋时,又因地界与韩久芝发生争执。当天下午4时许,为明确地界,韩的丈夫李生金同严洪金叫来村主任卢某当场处理。经卢协调,李、严达成协议,确定了双方自留地的界畔。在拉线定桩时,韩认为不公,表示不同意,便将拉线的绳子几次砸断,即发生相互谩骂、厮打。这时,严洪金之见严洪兴,儿子严小庚、侄儿严永生闻讯赶来帮忙,严小庚、严永生两人抓住韩的双手,将韩绊倒在地,使之仰面…  相似文献   

10.
曝光台     
在岗恃权伸手捞离岗处分难脱逃旬阳县段家河乡原党政办主任、组织人事干部刘振兴在任职期间,利用工作之便,在财税所领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来结算票据”两本,在办理乡机关和站、办、所书刊、工资调整文件等材料过程中,开具小头大尾票12454元,从中套取资金8233元。还利用同样手段,直接贪污公柞水县下梁镇经营管理站副站长王荭,利用管理所辖红卫村及各组经济财权之便,于1999年8月3日,将村征地款5万元借给二组会计周××,用于购客车搞营运;2000年3月31日,将村征地款存单15万元,借给二组村”款4893…  相似文献   

11.
曝光     
旬阳渭南分2001年渭南市司业务旬阳办理程中,伙的卷烟白13.90元宝鸡市金台区西关办事处副主任王碎勋,在担任金台区长寿镇土地城管所所长期间,于一九九五年十月利用职务便利指使该所人员仝某将公款五万元借给林某进行营利活动,致使该款至今未还。经金台区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并报区政府同意,给予王碎勋行政撤职处分。(金纪审)挪用公款五万元纪不留情丢官衔发包工程违了规造成损失丢官职柞水县原凤凰镇副镇长刘忠锋,于1995年任张坪乡副乡长时,以乡政府名义把价值22万元的张坪乡中心小学校建工程承包给既无建筑执…  相似文献   

12.
曝光台     
今朝入狱丢党籍昔日借权谋“福利”  潼关县原外经贸委主任杨陇洲,利用职务之便,借赴港之机贪污公款 5000元,被渭南市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经县纪委研究决定,并报县委批准,给予杨陇洲开除党籍处分。 (潼纪 ) 村民筹资建学校镇长从中捞钞票   柞水县原蔡玉窑镇镇长黄家兴,在 1999年初动员群众筹资,欲于 1999年 5月份开始兴建蔡玉窑中学,村民汪泰印得知这一信息后,即找熟人介绍认识了此项工程的法人代表黄家兴。为了承包到工程,汪于同年 8月送给黄现金 1万元;黄向汪透露标底后,汪于同年 9月又送给黄现金 …  相似文献   

13.
徐双桂,字润民,江苏元和县徐家庄人。生于清乾隆 54年(公元 1789年),进士。曾任孝义厅(今柞水县)抚民同知,江苏盐城、淮阴、江阴等县县令。双桂为官清明廉洁,政绩卓著。在孝义厅任同知的三年中,三次罢宴,被人民广为传颂。   嘉庆 17年(公元 1812年) 2月,徐双桂奉命任孝义厅同知。上任后,通过微服私访得知,厅署财务总监郎成秉,贪污大量民捐,并私设银号,放高利贷,盘剥人民。百姓为其编了一首顺口溜:“东狼恶,西狼霸,哪有北狼胃口大!民捐民赋吞千万,驴打滚帐把人榨。”徐双桂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即回厅署下令对郎成…  相似文献   

14.
同治四年,暮春。大雨滂沱,雾锁群峰。刚刚呈现的一点生气的厅城,被这突如奇来的大雨压将下去。街道上,除了鼓着泡沫,四处奔流的雨水之外,一个人影也没有;三日前才开张的一家烧饼铺,也上了铺门。愁绪满怀的芝香站在窗前,望着风雨交加的山野,不由打了一个寒颤。随鸣珂由湖南澧州到孝义厅(今柞水县)上任,一月多路途的风霜之苦,没有使这个文弱的少妇产生过惘怅和不安,谁知到孝义厅后,她却为官人的境遇捏着一把汗,还暗暗流了不少眼泪。一次百日大旱,颗粒无收;一次蝗虫自东而西,遮天蔽日,食尽田禾,给这穷乡僻壤带来了流亡饿…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0,(11)
正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调研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当前,黑龙江省正处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以电商作为助农富农的有力抓手,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战"疫"战"贫",充分释放电商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既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经济回暖的有效途径,又是避免人员聚集、有效防控疫情的有力措施,更是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丁晓宁 《世纪桥》2012,(4):26-28
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他是无产阶级忠诚的革命战士,他是白山黑水的丰碑。他驰骋疆场、视死如归,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就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  相似文献   

17.
范运昌 《党史文苑》2008,(12):44-47
他是八一起义的见证人、复旦学运的先锋、“左联”的不屈斗士、皖南事变的经历者。百年来,他几经沉浮,三次遭灾,“半是战士半书生,一行政治一行诗”是他的人生写照。他在世105岁,党龄82年,是中国官员中最长寿者,也是中共党员中党龄最长者,他的一生多姿多彩,堪称传奇。他的名字叫夏征农。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中将司令张振汉,一下成了红军的俘虏,从此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从将军到俘虏,羞愧、沮丧、万念俱灰,都有过。是红军的言行感化了他,教育了他,并激励他脱胎换骨。红军吃包谷饭,喝洋芋汤;优待他的是米饭和猪肉。长征途中,发给他新棉衣,配给他一匹大骡子。翻越雪山时,他摔成重伤,是红军战士轮流把他抬过了山:进入草地后,红军战士勒紧裤带,把干粮和野菜留给他吃……是红军这座大熔炉,重新铸造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为革命的同路人。  相似文献   

19.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3,(6):55-55
六十多年前,他是住在茅草屋、瘦得皮包骨仍一心向学的少年;五十年前,他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翘楚,获校长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章;十年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现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写随笔、写散文,还写小说。他就是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  相似文献   

20.
七月,健步向我们走来—— 太阳是他健美的笑脸, 蓝天是他博大的胸怀, 长城是他威严的脊梁, 黄河是他流动的血脉…… 当年他从南湖出发, ——惊心动魄,庄严气派 !八十年了,他从严冬走向春天, 从春天又向我们走来。 他挥“镰刀”驱散满天阴霾, 举“斧头”劈开遍地雾霭; 燃火把照亮了漫漫长夜, 展红旗映红了东方霞彩 !井冈生长着他热爱的红枫, 遵义珍存着他越过的险隘, 延河奔流着他信念的浪花, 北京耸立着他血染的丰碑…… 尽管历尽历史洗礼、岁月尘埃, 战胜了惊涛骇浪、妖魔鬼怪, 他的“镰刀”还是那样锋利如初, 他的“斧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