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只有狠刹“四风”、逐步扫除“四风”,才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0,(1)
在“三讲”教育中,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改变了对领导称官衔的风气,上上下下一片互称“同志”之声。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些同志在“三讲”过程中提议,对室委领导最好称同志,不要称官衔。领导班子为此专门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这个提议很好,在党内称同志不称官...  相似文献   

3.
张书林 《党课》2013,(19):10-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命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鉴于此,必须从“要讲群众感情、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整治党内不正之风和惩治预防党内腐败、建立健全人民民主运行机制”等基本路向入手,努力做好切实防控脱离群众危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周娟 《学习月刊》2013,(18):1-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就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违背了党的宗旨.损害了人民利益,毒化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党的形象,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四风”之害.普遍存在;“四风”积习,久治难除。唯有痛下决心,从“体制”和“结构”入手.规范权力运行.方能彻底铲除“四风”.还百姓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郑英 《党的建设》2014,(7):18-18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其实质是党要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只有坚持敬畏群众、尊重群众,永葆一心为民情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树立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6.
马俊 《党史天地》2008,(3):49-5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精辟阐述了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报告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的创新实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重要内容。发展党内民主,建设执政党的政治文明,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战略目标的关键。党内民主建设得好.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命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成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原因就在于:长期脱离群众将会使党丧失执政合法性,从而危及党的执政地位。鉴于此,必须从“要讲群众感情、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整治党内不正之风和惩治预防党内腐败、建立健全人民民主运行机制”等基本路向入手,努力做好防控脱离群众危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讲真话”是建立社会诚信所必须,有诚信才有和谐。人无信不立。诚信,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品格,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定是诚信社会,没有诚信就没有和谐。建立社会诚信。关键在党,有党的诚信才有社会的诚信,有党员干部的诚信才有群众的诚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讲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不良风气,有的甚至严重弄虚作假,欺骗组织,欺骗群众,助长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造假风”,使社会诚信度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要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在全党大兴“讲真话”之风,并以党内带动党外,以干部带动群众。形成诚实守信的强烈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琼 《党建》2013,(8):60-6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之际,人民群众将领导干部的吃喝问题视为反对“四风”能否取得实效的显示器。他们希望领导干部能够从常吃“三种饭”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胡锦涛同志也强调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执政力量就会枯竭。  相似文献   

11.
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下称《修养》)中指出:“如果不开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经常地揭发和纠正各种缺点和错误,不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不进行党内斗争来克服党内的分歧……那么,就不能正确地教育党、教育阶级、教育群众。”毛泽东同志也强调:“党内不同思  相似文献   

12.
公仆与权力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这是江泽民同志继去年12月中纪委五次全会以后,再次向全党郑重提出要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问题,应当引起全党的高度警惕和认真对待。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党除了为中国人民谋利益并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决定了党内绝不允许存在既得利益集团。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20):51-52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服好务,就要和群众交朋友、打交道,就要眼睛向下看。有些同志不清楚“向下看”看什么。其实,只要把握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事这个核心,  相似文献   

15.
宗言 《新长征》2014,(6):62-63
徐向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一生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恃.他常以“人民的公仆”自勉,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把士兵和同志当做亲兄弟,把自已和家人看做普通人,把人民群众视为取肿的靠山,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布衣元帅”.  相似文献   

16.
温继平 《求贤》2008,(1):19-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精辟阐述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问题,强调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只有不断推动党内民主发展,才能强化对党内权力和执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政令畅通,抵制各种独裁专制和滥用权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毛知兵 《学习导报》2011,(21):49-50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既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排除万难、走向辉煌的法宝。创新社会管理、做实群众工作,关键是做好“四多四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利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趋动力,也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进行政治选择的根本依据。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06,(12):42-42
(1)党内一律互称同志。在党内提倡互称同志,不称职衔,这是我们党的传统。党内只有上下级组织,没有上下级党员,党员之间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在党内互称同志,有利于发扬民主,密切党员与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促进党内外的团结,形成一种平等相待、亲密无间、生动活泼的良好风气;同时也有利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周恩来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同时结合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体验形成了他的群众观思想: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关注人民群众,心系百姓生活。周恩来的群众观思想,有利于克服党内"四风"现象,重树党内廉政之风,从而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负责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