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良智  吴佳伟  舒成 《求实》2012,(6):86-89
2005年江西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试点村庄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都得到了很大改善。随着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推进,农村公共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笔者为进一步促进江西新农村建设和村庄善治,在江西7县3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对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管理制度建设的运行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管理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任娜  陈岱云 《理论学刊》2007,(11):52-55
本文结合在山东省招远市所做实地调查的结果,描述了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表面和谐"之下,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低、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严重不足的现状,并对农村家庭如何构建和谐代际关系和处理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三农”问题中,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而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以农村信贷为中心的支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给农民生产增收足够的信贷资金。我国2002年实行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全国有接近97%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鄞州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此进程中鄞州的失地农民通过出让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为推进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鄞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相对应的是,鄞州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它已直接影响鄞州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国内学术理论界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大多数是从政府如何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角度去研究,认为可通过加大失地农民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来解决.但通过调查发现,在鄞州有近30%的失地农民即使政府提供就业岗位也不愿意就业,以至在培训失地农民就业时出现了"政府热,培训对象冷"这一奇怪的现象.目前,从这一角度研究失地农民就业的研究成果不多.本课题对此在基层调研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季书琴  陈鹏 《唯实》2010,(8):79-8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认识在方法逻辑上经历了一个从伦理批判到社会内在批判的转换过程。青年马克思由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限制,无法揭示社会生活内在的对抗性本质,所以只能到社会现实之外去寻找支撑批判社会的抽象的理论支点。随着科学世界观的创立,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历史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从而使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社会内在批判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理论建设》2021,37(2)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疫情加速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对如何"于危机中谋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如何履行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诺言、如何承担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和安全的义务,中国共产党作出思考,并得出答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理论逻辑看,"新发展格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下提出的;从现实逻辑看,"新发展格局"是党基于改革开放提供的强大信心,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主动选择的战略谋划;从价值逻辑看,"新发展格局"是中国为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承诺而付出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鄂州市考察农村工作时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这既体现出他对农村现状的担忧,又表达了他对农村工作的殷切期望,实际上提出了正确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前提是正确理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健康推进的根基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既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过程,也是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生活逻辑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必然是地方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市场化的改革既为地方治理模式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也给这种变革探索建构了相当大的内部与外部压力.浙江各级地方政府在扩大公民制度性参与渠道,增强政府的服务性功能,强化地方公共政策的回应性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为我们理解市场体系发育和市场秩序扩展进程中地方治理模式的变迁,以及市场化改革同民主政治发展双向互动的内在逻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理性的三维结构(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行为理性)的视角来解析民主的内在构成。民主有三个形态或三个构成要素:价值民主、制度民主和行为民主。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中揭示民主由价值形态到制度形态再到行为形态、由应然到规范再到实然、由内在到外在再到物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化组织建设,已成为学界主张的缓解三农问题的思路之一。随着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等重大决策的做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村合作化组织的发展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本文是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对C村的实证分析,试图对农村合作化组织进行论述和理解,尝试为农村合作化组织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模式,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刘泰洪 《探索》2012,(2):145-1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资矛盾日趋激化。集体谈判是西方劳资冲突化解的基本形式,但由于国情的差异,集体谈判对我国劳资冲突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转型期我国的劳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缺位的零干预和错位的负干预所致。为此,中国劳资冲突的化解也需要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视角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需要构建一种劳资冲突化解的地方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有效运行面临着许多挑战,突出的问题是村民参与的“集体行动困境”。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学派的相关理论,提出决定村民自治有效运行的两大基础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论证了这两大基础条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通过理论演绎推导以及实证案例检验,最终得出结论:村民自治的有效运行建立在两大社会基础条件之上,即村庄内部的村民社会关联度,以及村民与村庄的利益关联度。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沿海农村展开了新一轮村级治理的行政化改革,其基本取向是在乡村一级建立公共行政体系。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深刻改变了沿海农村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也引发了乡村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与治理事务性质的变革。这既导致维系村民自治制度良性运转的基础条件趋于弱化,也为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新时期的村级行政体系具有突出的公共属性,通过村级权力规范、基层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行政构筑了更加制度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强化了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塑造了村级组织的公共服务者角色。在此过程中,国家意志的贯彻能力得到强化,并以公共服务为纽带与农民建立起更稳固的公共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层治理迈向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治国理政实践的新总结、新认识和新概括,抓住了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明确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主攻方向、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把握“四个全面”,须从内在逻辑、现实依据和时代内涵三个维度切入,妥善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正视现实问题,着力提高各项重点任务的系统性、协调性,努力使“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世雄 《唯实》2008,(1):57-59
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张家港市近年来主要是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和以政府实事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当然,在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中还需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和农民的意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及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21,(3)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改革。从基层单元村小组的改革方向来看,广东清远和东莞两个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改革取向,清远通过"行政—自治"分离采取四个重心下移给村小组做"加法",而东莞通过"政治—经济"分离以经济分社社长取代村小组长给村小组做"减法"。地方基层单元改革创新路径的选择逻辑包括:村民群体构成影响单元规模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形塑单元结构组合,公共服务需求影响单元功能发挥。总体来看,地方在改革创新中要立足具体的社会治理条件,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厘清单元职能和拓展单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措施,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随着重庆、成都两个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需要对进一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理论研究与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所具有现代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当前,农民可以分为农民工和留守农民两大群体,本文借鉴英克尔斯关于人的现代性的七个主要指标通过统计调查分别对这两大群体进行测量,应用比较分析方法来探讨农民的现代性现状及有无外出务工对两大群体现代性成长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农民现代性整体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相关依据.经研究我们发现,农民工现代性现状明显高于留守农民的现代性现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具体的大局,检察机关要明确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本职履行职能。严厉打击涉农刑事案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认真履行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责,严肃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营造农村良好法治环境;切实履行法制宣教职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主动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当前的具体的大局。检察机关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