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资助工作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在助困的同时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已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在相关研究中,"资助"或"育人"单向研究多,通盘研究少;具体措施研究多、理念挖掘少。本文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变迁的实际,从契约与契约文化的内涵着手,指出创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念的重要性,并从"利""理""义""信""法"五个维度提出培育契约文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礼物交换惯例,在市民社会时代,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这种俗定理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仍然产生着较广泛的影响。但是习俗和惯例是一种人情式的交易,它以宗法关系为基础,不同家庭结构在这种经济关系中举足轻重。在商品经济时代,人情式交易的脆弱性需要社会契约的后天弥补。对于经济发展和企业文化而言,信任和制度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文化强国应发挥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续不断,因其有强大的包容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应发挥这一优势。我国的文化建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结合我国国情;既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伟 《党史文苑》2008,(10):59-61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李宏斌 《探索》2003,(2):123-125
西部“文化经济人”理念是立足西方“理性经济人”的基础,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的实际而提出的。它既是我国经济伦理问题的逻辑结论,也是西部开发中文化和经济互动共荣的必然选择。“文化经济人”要有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要有民主、科学、法制、理性的观念和意识,要不断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思想。“文化经济人”理念的构建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社会行为准则、日常生活规范等等,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丁素 《学习论坛》2013,(6):51-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理念和思维创新是增强创造活力的重要选项。文化理念与思维创新是同质共进的辩证过程。文化理念的确立由思维创新来引导,其发展也以思维创新为前提。思维创新是优化、改变文化理念的灵魂,是培养文化理念自觉的智慧先导。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有文化关系的旧框架、传统文化结构的旧模式,用哲学的"问题意识"去发现文化新矛盾、建立文化新关系、构筑文化新结构;就是要培养发现和破解问题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思考能力,在理性反思和批判中"引爆"文化智慧潜能,创造文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傅庆章 《世纪桥》2010,(17):134-135
通过对CUBA文化理念的探讨和分析,进一步认识CUBA文化理念对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重要作用。大学体育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大,CUBA的文化理念将会在大学文化中得以充实和发展,并使大学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探索 ,大大推进了当代文化建设。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本任务、基本方针的认识 ,都展现出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前进方向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决议》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继承者,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党不同时代的领导集体为标准,阐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相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了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方向,并贯穿于文化软实力建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寄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体认和理解,而且对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追求。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与情怀,可大致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精神标识: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新高度;(2)成人之学:"内圣"修养的道德关怀;(3)平治天下:"外王"理想的使命担当;(4)文化自信: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年初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1〕“法德结合”正是我国在治国方略和理念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在对我国历史、国情和现实深刻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的治国结论。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的大国,五千年文明传承中产生了许多适应时代需要的治国理念。在历史长河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礼治”、“德治”和“仁政”,体现的是都是儒家“为政以德”的政…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显著精神标识。在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往往能够在历经艰辛的探索之后浴火重生,逐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并使其深深植根于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从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与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中勃兴。这三种文化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构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彰显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厘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系统论述文化的本质内核与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目标就是建设在观念形态上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切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实施文化建设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具有相通性,也具有差异性,这构成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宏大背景。所以,在软实力的建设中,从国家内部角度看,既包括形成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形成国家的凝聚力,也包括尊重国家内部各个民族的特性与差异性;从国际社会的角度看,既要在文化的冲突中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在文化的融合中追求文化的共存与共赢。  相似文献   

17.
权与法的关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权与法的理念在我国行政文化进程中大致历经了人治行政、政策行政、法制行政,再向法治行政理念的转变,而当前我国行政文化呈现出"人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并存的状况,那么,现代法治社会里,培育行政文化,就要求行政主体摒弃"人治"理念,树立"法治"理念,即由对权力的崇拜转变为对法律的信仰、由权力的绝对性观念转变为权力有限思想、由"轻程序"的习惯思维转变为严守程序正义原则、由权责失衡理念转变为权责对等意识、由以法治民观念转变为执法为民理念。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容易遭遇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质上是因为指导理论错误;客观上是因为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与国家能力欠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在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同时,对于当前中国民主建设的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提供了指导理论,及时地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确立了中国民主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还有利于缓解不利于民主建设的客观因素,创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9.
义利观是古今中外一切伦理形态都要涉及的重要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的契约伦理文化。社会主义契约伦理应该继承和超越传统伦理,坚持正确的功利原则,坚持正确的道义原则,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义利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卞昭 《唯实》2010,(7):25-27
档案与文化具有同伴同生的密切关系。档案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档案是珍贵的文化财富,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必须大力拓展档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档案人要做文化人;要实现档案文化价值最大化;要深化档案编研,挖掘档案为文化建设服务的价值;要利用现代科技推进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