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习近平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论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为开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理论支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危机主要集中于学术与政治的交互张弛、专业性与公共性的体用关联、道义与功利的进退维谷三个方面,高校党委要以政治认同为前提、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社会认同为目标推进统战工作,促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凝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参与力,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2.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制度得以维系的重要粘合力,也是执政党进行政治统治的核心要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受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群体特殊性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历程极其复杂曲折,主要经历了三种不同的认同道路:一种是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一种是依附于反动势力,走上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归之路;还有种就是自成一派,积极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第三条道路。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认同与选择逐渐明朗,大部分接受和认同了无产阶级政权,置身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选择,与其说是知识分子的,不如说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规模大、结构多元,群体内部所凝结的特质具有三重维度,一是自高等教育发展以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共性,二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时代性,三是群体成员的个体性。针对三重特质,通过周期性调研,提高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精准性;统筹分类,构建多层次引导机制;理论带动认同,强化思想引领;利用政策优势,全面惠及党外知识分子;打造数字统战平台,高效传递信息;落实课程思政,业务与意识形态认同相统一;增强统战工作者的意识形态认同,提升队伍政治能力,才能团结更广泛的力量,真正保障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通常把过渡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称作“团结、教育、改造”政策。这一政策所指涉的知识分子包含着特定的政治属性,是指除革命知识分子之外的所有知识分子,通常称为旧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政治认同对于新生政权具有重要的价值。实施“团结、教育、改造”政策的过程就是培育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过程。这一政策蕴含着多种培育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模式。而通过实施这一政策,中共比较有效地培育起了知识分手对于新生政权的认同。但是,其中的群体压力模式则失之于粗暴,而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一统也影响了学术的独立。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归知识分子已成为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新的重要群体,其政治认同和现实表现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冲突和国内改革中社会阶层分化、利益格局调整等对政治认同提出的严峻挑战,我们应与时俱进,深入分析海归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现状与主要原因,并着力探索培育和增强海归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在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归属感的丧失、意义感的消解当中,深陷于自我认同焦虑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缺场中的女性建构了一种新型的自我认同观,这种自我认同观从实践的层面寻求解决女性自我认同危机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为塑造现代女性的自我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愤青”指网络舆论中对外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网络批判现实主义的青年群体。从社会认同理论角度看,“愤青”所具有的对外网络民族主义、对内网络现实批判主义的倾向,是社会认同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青少年群体有多元化的文化认同、消极的政治认同和分裂的身份认同。多元化的文化认同体现在这一群体在社会生活许多具体方面出现的文化冲突;消极的政治认同主要体现在远离政治传媒与消极的选举参与;分裂的身份认同是指美国本土青少年与移民青少年具有不同的身份意识,大量移民及其后裔同化滞后。美国主流社会强调美国文化和美国意识,政治活动更多考虑青少年参与,加强对贫困青少年的救助,在青少年事务相关领域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建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非本土电视剧,已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社会评价,各种外来电视剧迷群体之间也形成了等级梯度,从低到高大致为台剧、港剧、韩剧、日剧和美剧,其排序与世界经济格局大体一致。较高的文化资本,是美剧迷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与受众对电视剧的多元解读策略不同,美剧迷普遍表现出高卷入度与高度的认同感,其心理认同往往伴随行为上的"认同表演",从而延长了美剧的传播链。美剧通过对都市白领与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主体询唤,完成了对美剧迷群体的全球欲望动员,把他们接合到跨国阶层的全球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大量看似偶然的群体事件背后,有着深刻的集体认同逻辑,而其生成的内在路径基本上遵循着一种“边界标记——集体共意——行动仪式”的结构模式.由此,执政者应对策略重点在微观层面需要通过疏导公共话语沟通和监控公共空间仪式表征用以阻断行动参与者的情境定义与集体共意,引导事件回归理性轨道;宏观层面通过维持和提高低地位群体成员的自我激励和信仰体系,改变其内隐社会认知与社会预期,消解行动参与者特别是潜在行动者的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从而达到终结集体行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积累了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面对现实的挑战,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急需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化解群众认同危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deglobalization has spread over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an irrational response to the fierce challenges from global markets and syndromes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In a new world order of post-western era, the trend of deglobalization cannot turn dow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ut may lead to more setbacks suffered by these countries in their domestic identity split and social conflicts.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一体化的深化使欧洲文化认同问题日益凸显。“文化欧洲”的提出使欧洲各国面临两难。同一文化渊源,同一宗教信仰,同一价值理念,充分证明了欧洲文明的同一性。但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文化特性的差异以及移民和东扩造成了欧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建构主义试图从理论上对这两难给予突破。建构主义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经过国家间互动而共同构造并认同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是一种集体知识,即共同观念。行为体可以用共同文化观念建构一种结构,也可以分解这种结构。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正是基于这个理论的运用,并必然对国际体系和东亚一体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认同是当代中国的宪政问题之一。民族间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历史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凝聚力及公权的强制力,它更应基础性地依赖于民族间发展出一种拥有最大公分母的精神层面共识以及资源理性配置的制度性条件与框架。宪政认同便是对这种依赖的回应。宪政认同是在承认民族认同间差异的基础上,进而为这种差异构建一种法政层面的共性与交集,为民族认同这种历史、文化与感性的认同奠定一种更深层次的制度性认同框架、规范与发展方向。在当今中国语境下,民族认同应以宪政认同为转向目标,公权对少数民族发展权进行法律保障能使其承担起重要的民族完政认同构建功能,而民族宪政认同的发展对民族分离态势的消解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有助于四川藏区的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建构四川藏区藏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心理整合机制是维护四川藏区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其具体措施包括:加快社会发展,共享改革成果;强化基层职能,创建和谐藏区;建构公民身份,树立公民意识;倡导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生产力发展视角来研究五四运动,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视角来探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发展的起源;二是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生产力发展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作用是显性的,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状况是导致爱国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而五四爱国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刑法中,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这一行为的犯罪构成要件,而身份又与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都发生着密切联系,从而影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在身份犯的修正犯罪构成中,身份不是犯罪的主体要件,无身份者同样可以符合身份犯的修正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认同程度影响着公民在个人、群体与国家关系上的态度和行为。对内蒙古青年国家认同状况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青年在国家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国家发展前景的预期和国家与社会责任的价值判断三个维度的测量值较高,这是保持和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在生活状况和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国家民主法制状况的评价和国家社会管理状况的评价三个维度的测量值相对偏低,这将会对国家认同产生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警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可划分为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方面,有效提高警察职业认同感,可从警察思想教育、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从优待警"方略实施、队伍创新建设、警营丰富文化生活的开展等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