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红色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求索》2011,(3):104-106
"红色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特定的文化概念。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备了遗传变异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开放性的生态意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优势种"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和谐,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具有深远意义。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力作用,满足社会环境的种种需求,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的生态建设,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智跃 《求索》2010,(9):208-210
青春偶像"韩流热",暴露了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影视剧创作危机和影视剧创作中的价值观念危机。在此情境下,红色偶像剧应运而生。在"偶像"横流的时代,"红色偶像"不仅承继了传统的审美形式,而且肩负了"榜样"教育的使命,从而提升了偶像剧的价值意义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红色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红色社团开发模型以学校培育和支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实践项目为导向,红色社团开发模型以学生对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兴趣为基础,红色社团开发模型以核心人物的模范作用来带动。  相似文献   

4.
贺州市充分挖掘独特而丰富的红色资源,持之以恒地开展"弘扬传统,抵制腐败"专题教育,致力打造"红色故乡、绿色家园、廉洁净土"品牌,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善政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推动"幸福贺州"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体现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从新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来看,红色文化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因此,红色文化体系建设,一方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诉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指引性。  相似文献   

6.
张森  杨磊  张蕾 《人大建设》2012,(10):34-35
在革命老区桐柏县,有一位被誉为"桐柏党史活化石"的老人。这位深爱着老区的老人,一生致力于挖掘红色素材、守护红色资源、宣讲红色故事。几十年来,他义务在全国各地作报告2000多场,为老区建设争取资金数千万元。忘我的宣讲背后,是难舍的红色情结;传奇的经历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年国庆节前夕,笔者走近王德堂老人,听他讲述红色历史之外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7.
走进北海市海城区社区活动室,时常会听到气氛热烈的讨论声,居民们把这样的主题讨论会亲切地称为"社区红色沙龙"。"‘社区红色沙龙’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党的温暖。"海城区残疾人于惠珍朴实地说出心里话。2008年的夏天,对于惠珍母女俩来说是难忘的,在党员义工朱其光的结对帮助下,于惠珍拿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相似文献   

8.
邢光龙 《群众》2023,(4):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发展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行动指南,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和遵循。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红色网站传播的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维伦  李岩 《前沿》2011,(13):193-196
红色网站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红色网站传播的实效性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密切联系。本文结合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分析数字技术革新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给高校红色网站传播实效性提高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正确处理"红色"要求与网络特性关系,加强适应大学生网络产品开发,促进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分享与互动功能,增强网络吸引力与凝聚力等方面提出了增强红色网站实效性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指明了方向。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坚持一代一代守住本色、弘扬精神、实现梦想。一、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1.
<正>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所创造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近百年  相似文献   

12.
琼崖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缩影,一面旗帜。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今天,追寻曾经孤岛奋战、人不藏人山藏人、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传奇,对于新时期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走好"中国道路",显示"海南特色",建设"国际旅游岛",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回眸烽火岁月,忘不了那些身处祖国南疆的琼崖革命先驱们。  相似文献   

13.
徐斌  陈阳波 《人民论坛》2020,(14):133-135
红色资源是我们感受、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红色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的作用,要充分挖掘、深入阐释、活化利用好红色资源,让人们真正"有心学""有法学"。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传播红色文化,不仅要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为民本色、精神底色,也要重视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引导其参与红色资源保护,让红色传统在历史中生成,在时代中延续;在守正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0,(21):52-53
10月25日至29日,2010"星耀南湖"人才科技对接交流会上,来自海内外的100余名高层次人才成为这座城市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们带着120个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的项目来此开展项目对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聚才载体、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不断充裕的资金投入,使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红色南湖。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红色”批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湘萍 《前沿》2011,(5):189-191
在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辩证法的指导下,后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提出生态中心主义的"红色"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拓展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阈,也为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政治中心、首善之区,北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善用首都丰厚的红色资源,有助于将红色基因融入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中,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深化“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基本方针。1.深耕第一课堂,回归教育本真。第一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基于学生的需求侧,推行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资源供给,创新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家训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德性和智慧,是理解不忘初心的重要史料,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教材。作为著名"延安五老"、"长征四老"之一的谢觉哉,非常重视对家庭及家族成员的教育,他的家训历久弥新,回味悠长。一、"我们是以身许国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8.
试论红色廉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宏 《党建研究》2011,(10):45-47
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孕育、产生、发展的具有廉政内涵的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战争年代凝聚了人心,提高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仍然发挥着强大凝聚功能.对科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在巴渝大地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了丰富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孕育构筑了独特的红色文化谱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全党全社会掀起以学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热潮中,充分挖掘用好重庆红色文化资源,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恩施州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既有革命传统红色资源,又有当代红色资源。对于开发和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用红色精神鼓舞恩施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现实意义。建始县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把现有资源优势转化为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也面临一些困惑,对于如何系统整合、深入挖掘、全面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坚持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