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智科 《红岩春秋》2014,(7):F0002-F0002
<正>重庆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抗战文化遗址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亦称史迪威将军旧居、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是抗战时期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的办公和居住地。约瑟夫·史迪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著名四星上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逐渐形成。1942年1月,中国战区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史迪威被派  相似文献   

2.
1944年10月下旬,一个美国四星将军怀着满腔愤懑,也带着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深深的挂怀,离开了陪都重庆。当向深为忌惮他的蒋介石辞行时,他说道,无论对他怎样看待,请记住,他的动机只是为了中国的利益。这位将军就是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史迪威。史迪威将军被公认为是中美关系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1942年,史迪威将军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及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法西斯。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美国朋友也来到中国,来到了重…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却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集团,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集团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定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按照三方协议,军调部受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的领导.时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郑介民和美国代表饶伯森进行三方谈判,调处国共间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4.
李小怀 《党史纵横》2012,(11):31-35
震动了四十四军的调整方案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统一整编命令,东北野战军整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原七纵队司令邓华升任十五兵团司令,七纵改编为十五兵团四十四军,方强担任四十四军军长。随后,在南下进军时陆续进行了军、师领导班子调整,原七纵二十一师(后一三二师)师长李化民升为四十四军副军长,原七纵参谋长高体乾调往十五兵团四十八军任参谋长,原七纵主力师十九师(后一三零师)师长徐绍华接替李化民任一三二师师长。  相似文献   

5.
郑德厚 《党史博览》2006,(12):22-26
解方,1955年被解方,原名解沛然,曾用名解如川。1908年11月出生。吉林东平(今东丰)人。193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5年起任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参谋,副旅长,师参谋长。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情报部三局局长。1945年任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后任吕梁军区参谋长。1948年任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参谋长。1949年任第十二兵团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副军长。1950年任志愿军参谋长。1953年起任军委军训部副部长。1954年任军事学院副教育长。1958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1961年任高等军事学院教…  相似文献   

6.
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覆灭已成定局,蒋介石便开始寻求将台湾作为最后的退路,并积极进行部署,他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与台湾警备司令部司令,孙立人为台湾防卫司令,蒋经国为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严家淦任台湾省财政厅长。同时,把大量黄金与重要物资运往台湾。  相似文献   

7.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美国著名的五星级上将,曾任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要职,功勋卓著。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却被蒋介石骂作"昏昧无知"、"顽固执迷"、"褊狭冷酷,诚小人之尤者也"。甚至,为泄愤,蒋介石刻意将马歇尔写为"马下儿"。蒋介  相似文献   

8.
1 家父韩练成1908年生于甘肃固原(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县),1925年从军,入西北陆军第七师(马鸿达部)军官教导队、军事干部训练学校,结业后随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北伐,作战骁勇,晋升很快.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曾提到:“……韩练成,在北伐时曾与我共过患难的……”这种评价对一个在北伐时尚不足20岁的青年军官来说是极少见的.1927年夏,韩练成在豫军任骑兵团团长时,曾在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麾下作战,担任骑兵集团司令(辖两个骑兵团,另一团是白的部下).1937年,时任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推荐韩练成担任李宗仁的高级参谋,从此韩练成开始在桂系部队任高级军职,曾任117师、170师副师长兼351旅、508旅旅长(1938年)、170师师长(1940年)、十六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1944年)、46军军长(1945年)、海南岛防卫司令官(1945年),直至1947年2月莱芜战役.  相似文献   

9.
郭汝瑰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两度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兵团司令兼军长等要职,授陆军中将衔。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将国民党的核心机密源源不断地提交中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在郭汝瑰从反动营垒走向为人民解放事业作贡献的历程中,有一位受党委派长期与之联系、鼓励和帮助,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共党员。他,就是杰出的统战工作者——任廉儒。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9,(7)
刘伯承(1892—1986),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1930年回国。曾任中国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  相似文献   

11.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4,(10):40-45
翻开开国上将李达的档案,他的履历表满眼都是参谋长这个职务的记载。笔者统计了一下,不算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副总参谋长这一职务,记录李达出任军队师级以上参谋长一职的就达13次:1932年4月,任红八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1932年11月,任红八军参谋长;1933年6月,任红十七师参谋长;1934年8月,任红六军团参谋长;1934年10月,任红二军团参谋长;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12.
卫立煌归来     
1948年初,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国内的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蒋介石政权日益不稳。在东北战场,国民党占领区缩小到长春、沈阳、锦州及附近十来个城市。第一任主帅熊式辉,因损兵折将,被蒋介石撤职;第二任主帅陈诚也连连败退,称病请求辞职。蒋介石无奈,只好把抗战后期曾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歼灭日军主力两个师团、一举打通中国与海外联系的中印公路的抗日名将卫立煌这张王牌打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徐靖远,著名抗日将领,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历任北伐军师政治部主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师长、河北抗日民军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豫北五县民团联防司令、太行军民抗敌联防委员会参谋长。1938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同黄宇宙等在河南安阳县水冶率部发动“八七”起义,击毙日军少将长川及皇协军第一军军长李福和。嗣后被八路军总部任命为抗日救国军纵队司令员。1941年,他受党的指示打入国民党军统内部,任少将师长,1942年8月由重庆返豫北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郑州京水黄河渡口,时年41岁。  相似文献   

14.
陈明仁上将,字子良,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祖辈为农.黄埔一期,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71军军长,第一兵团司令,华中“剿总”副司令等要职.1924年底,陈明仁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在惠州战役中,陈明仁以其勇誉满全军.此后,他的官衔得到晋升,1931年28岁时,既任旅长,两年后任师长.陈明仁性格倔强,居功自傲,特别是对待上级,就是在蒋介石面前,也不忍气吞声.在抗日战争中,陈明仁英勇善战,累建奇功.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发现蒋介石的名号实在太多,常见的就有"委员长"、"总裁"、"委座"、"校长"等等,可见这个老蒋在其"职场"里的傲人经历。其实,蒋介石早期追随孙中山时,得到的多为参谋长、参军一类不掌握实际权力的职务:例如居正的参谋长,孙中山总统府参军,陈炯明的作战科主任,许崇智  相似文献   

16.
郭芳 《党史文汇》2001,(8):47-47
谢武申撰写的《李达参谋长》一书 ,于“八一”前夕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李达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参谋工作领导者。他青年时代考入冯玉祥将军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 ,毕业后任排长、参谋官、学兵连连长、手枪旅旅部副官等职。 193 1年 12月 ,他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 ,193 2年 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 5军团连长、湘赣苏区独立第 1师参谋长、第 17师参谋长兼团长、第 6军团参谋长、第 2军团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援西军参谋长、八路军 12 9师参谋长 (后兼太行军区司令…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刘少奇担心张云逸有失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参与领导了新四军的组建与整编工作.1938年11月,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由皖南渡江北上.1939年5月,他在安徽庐江县东汤池主持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兼任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8.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08,(10):33-37
张辉瓒,字石侯,1885年生于湖南长沙东乡,幼年念私塾,成年后先后就读于湖南兵目学堂和保定北洋军官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1911年学成归国,适逢辛亥武昌起义,湖南光复,被推选为省都督府参谋、军需学校总队长兼军事学教员,随后被派赴德国考察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归国。1917年,张辉瓒响应孙中山发动的护法战争,召集一些人成立独立团,充当游击司令,1918年转任兵站总监。1920年,任湘军第二区司令,旋任第四混成旅旅长兼湖南警务处处长。1923年,张辉瓒随湖南前省长、督军潭延阎投靠孙中山,加入国民党,先后任湘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湘军第一军第九师师长。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于1940年3月,在重庆召开各战区军级以上参谋长会议,企图通过这次会议公开向我党我军发难,发动更大规模的反共高潮.中共方面被通知参加此会的是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和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张云逸远在华中,不能赶来参加;叶剑英也因几天前不慎摔伤了胳膊,也不便参加.但他在和南方局的负责同志商量后,决定带伤出席会议.参加会议之前,叶剑英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仅和有关人员一起搜集资料,分析形势,研究对策,还通过各种关系了解蒋介石的企图和各有关战区、集团军派来参加会议人员的动态.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叶剑英确定了这次会议上的态度是拥蒋抗日,反对磨擦,一切以抗战、团结、进步的大局为重,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晓以大义,争取更多人的支持,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诡计.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史上.郭汝瑰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两度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还曾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兵团司令兼军长等要职,授陆军中将衔。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将国民党的核心机密提供给中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