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许多富有和谐意蕴的思想。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构成了毛泽东社会和谐思想的首要内容;不断解决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路径;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源泉;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是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来源。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理论支持的情况下,研究和思考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侧重从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安定有序、科学处理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释放社会和人的活力等方面对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这些论述主要涉及到他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国际和平的思想、关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书林 《求实》2005,7(6):8-11
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理论支持的情况下,研究和思考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对毛泽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论述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涉及到他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思想、关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以承认和解决矛盾为前提基础的,其和谐社会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毛泽东和谐社会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基本政治制度的设计、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统筹兼顾的经济、繁荣文化的和谐环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和谐目标追求的理想性;和谐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和谐战略选择的斗争性;和谐战略布局的整体性;和谐理论思维的实践性。准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特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伍柳氏 《实事求是》2007,5(4):13-1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入挖掘和分析梳理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入分析和认识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建国初期,作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回顾毛泽东一生对和谐社会的不懈探索历程、深入研究他有关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贡献,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为我们牢固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这对于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价值观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中的价值观建设。毛泽东同志早在1944年纪念张思德同志的文章中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建国前7年,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本文从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及毛泽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策略和实践等方面,对建国初期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做了简要分析,试图勾画出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和谐社会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11.
张岩青 《世纪桥》2010,(9):124-1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的主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论,可以从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语》)中找到线索。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经济规模和社会结构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1].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毛泽东关于构建新中国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他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思想、关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等。毛泽东关于构建新中国和谐社会的主要策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对我们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必须意识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首先,高等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在无形之中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于2006年10月18日召开“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就如何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及党内和谐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要辩证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过去在我们党的政策中也有这方面的思想。比如毛泽东同志提出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正确处理人…  相似文献   

17.
刘莹 《奋斗》2007,(4):5-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明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根植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是其重要来源。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具体体现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诸多领域。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对于当前化解和处理各方面矛盾、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全面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体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界定中,体现在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精辟论述中,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揭示中,也体现在他对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概括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和谐"列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后,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作为共产党员,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