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的历史评价尺度有双重内涵:即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在评价历史发展过程时,必须运用两种评价尺度统一的方法,但要以历史尺度为主,不可以把价值尺度凌驾于历史尺度之上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社会历史发展双重尺度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要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还应从道德代价的视角,进一步厘清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辩证关系。其间关键的分歧在于:是否历史尺度优先于道德尺度?或者说是否道德尺度要服从于历史尺度?在"存在论"与"认识论"的"先在"与"先行"的意义上,是存在历史尺度"优先"于道德尺度问题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容易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而在"价值论"与"辩证论"的"目的"与"主体"意义上,则有一个历史尺度"服从"于道德尺度的问题,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则不仅在理论上容易滑入机械唯物主义的泥坑,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进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社会进步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涉及对全部人类历史的了解,而且涉及对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基本方面的把握。从哲学层面上看,应当关注和探讨社会进步所蕴含的一些普遍而重大的矛盾关系:作为评价尺度社会进步体现了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辩证统一;作为动力源泉,社会进步是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相互作用的产物;作为实际效应,社会进步展示为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的交织并存。研究社会进步这些基本问题,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进步观,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矛盾关系,自觉而有效地推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历史评价,既坚持历史尺度也强调价值尺度,当二者相互矛盾时,则遵循“历史尺度统摄价值尺度”原则或是历史尺度优先性原则.其实,由于两个尺度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它们的内在关联性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具有抽象的统一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合理性与道德的合理性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对矛盾,因此对历史事件及历史过程的评价要遵循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双重标准的辩证法.在历史上,存在许多恶的力量,虽然在道德上是不合理的,但却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作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实质,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辩证精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主题.  相似文献   

6.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类特性、社会关系、需要和个性的整体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我们认识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把它看作逐步提高、不断推进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的“两种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即一种理智、合理、普适的发展理念,最终须落实于生产上,是把人类内在固有之尺度运用于对象上的结果。"科学发展观"问题也应从此"尺度"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科学发展观"有马恩和先辈领袖们作理论后盾,可简单地概括为"人是目的"和"物是目的"!人是目的、物也是目的,"尽人性"亦要"尽物性",物性与人性于此而相悦无碍,相得益彰,这就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 ,既不是单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也不是单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只能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结合的复合的计量尺度。只有实行社会平均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相结合的复合计量尺度 ,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真正实行按劳分配 ,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同未来理想社会的发展同步互动、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与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不同向度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只有公正的社会才能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公正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历史主体地位,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二者相互规定、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