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兴伟 《当代世界》2011,(10):44-49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使得新兴国家直接面对着“美元陷阱”问题。所谓“美元陷阱”,即一方面可以通过美元贬值,使美国赖掉大笔债务而猎取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通过美元升值,将可以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遭到资本外逃的冲击而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2.
“社会条款”一词为人们所熟知,与关于WTO的谈判宣传有关。实际上,中国之所以迟迟无法结束加入WTO谈判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此。目前我国所签署的入世协议也对一些不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条款做了保留。 何谓“社会条款”?为何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要不遗余力地推进这一条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何对此分歧颇大?它对我国今后的影响又有多大?这些都是作为准“世界公民”的中国人所应该了解的。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30年来,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线和趋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成为全球化及体现全球化的国际经济体系的最大受益者,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相对受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总收入提高了,但工作岗位却流失到了国外,这加速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全球化加剧了美国国内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使美国白人蓝领阶层和中产阶级的生存状况恶化。这一群体因而成为特朗普逆全球化政策及"美国优先"政策坚定的拥护者。由于美国国内现存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除非美国尝到逆全球化的苦果,否则它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不会退却,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国家安全战略也不会改变。美国正在采取一切措施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疫情之后中美关系将进入一个更加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丹尼尔·史密斯(Daniel Smith)于2002-2003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执教。他先后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等许多国家执过教的经历,使他能够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思考全球化问题。同时,他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背景,又决定他与生存于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视野。具体地说,他不是仅仅从民族的利益出发,而是密切联系当今的国际机构的民主化问题,考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反思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现状与未来,其中也涉及全球化中的中国及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现将他公开发表的和与笔者交谈中的一些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化与政治>一书,是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与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合作课题"全球化与中国研究”的中间成果.该书选录了乌尔里希@贝克主编的学术论文集<全球化的政治>和<世界社会的前景>(均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98年德文版)中的部分论文.这些论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全球化时代民主怎样才是可行的?民主制能适用于跨国政治吗?民族国家会被超越吗?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还能实现国际合作吗?全球化与环境政策是背道而驰的吗?全球化对劳资关系产生了哪些政治影响?应该怎样看待全球化时代的种族归属和跨国社会空同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6.
庞中英 《当代世界》2023,(12):12-17
供应链与全球化息息相关。供应链在全球层面的拓展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但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风险也给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美西方国家采取的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化”等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发生大变动,全球化也遭到严重干扰和冲击。全球供应链本身具有内在韧性,供应链的大变动不会导致“全球化的终结”。面对各类风险挑战,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需要加强协调,着力构建和完善全球供应链治理体系,推动全球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冷战到相互依存和全球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冷战和西方相互依存关系发展的历程,并就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最后简要论述全球主义、国家主义与地区主义的关系,并在结论部分提出几点完善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机制的建议。论文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制与规则的全球化,也是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逐渐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论文强调,过去百年人类社会的重大教训之一是,必须找出适应生产力新发展的调节、解决国家间利益纷争的国际治理模式。承认全球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不等于排斥国家主义,作为有效治理单位的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官方话语中认为全球化这一词汇的特征是:经济界定与机遇论。这种界定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完美契合,因此迅速成为中国内外政策的一面旗帜。中国的全球化实践进程主要包括改革国内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组织特别是WTO以及参与和引导区域合作等。这其中经历了波折,也存在不足。我们要注意平衡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当前,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和深化,美欧日等西方国家集体陷入困境。作为本轮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式自由资本主义受到严重质疑,而长期被西方引以为豪的欧洲发展模式也风光不再。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颓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充满活力,竞争力不断上升,发展模式受到重视。全球经济力量不断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的加速发展,将会给国际秩序带来怎样的变化?在国际战略重心持续东移的背景下,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战略?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战略将给中美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发展的种种担忧又会使中国处于怎样的境地?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各大主要力量在亚太地区的竞相谋篇布局,中国应该作出怎样的有智慧的应对?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记者特约请复旦大学教授、辽宁大学特聘教授、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倪世雄就全球秩序下的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劳动世界带来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会多次提出将社会条款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主张,并利用国际劳工组织等多边场合,谴责一些发展中国家抵制或违背国际劳工公约。 在1997年第85届国际劳工大会提交的劳工局长报告中,提出了社会标签和加强劳工组织对国际劳工公约、特别是七个核心公约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全球化·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关系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剧烈激荡.对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持乐观或悲观态度的人们都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民族主义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在当今这个纷乱的世界上,如何处理全球化、民族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关系?在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中,中国的民族国家利益将如何维护?这些问题无疑将对国际关系以及我国的内政外交产生极大影响,对之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本刊记者彭萍萍采访了长期从事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国际问题专家庞中英博士.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面对我们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转轨于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何与时俱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又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同  相似文献   

13.
刘远举 《南风窗》2012,(14):26-28
"劣质民主陷阱"说的谬误之处就在于,用一个非正常状态的、受抑制的社会内部制度去匹配未来的、尚未实现的民主制度(外部制度),完全忽略解除抑制后内在制度的演化,以及外部制度对内部制度必然存在的拉动作用。"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常常面临的警告,而中国当下又面临一个来自理论界的"民主陷阱"的警告——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入民主制度后,却陷于经济停滞、社会动乱、革命、政变频发的乱局而无法自拨,即所谓的"劣质民主陷阱"。  相似文献   

14.
非洲国家在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国内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后者可分为"专门政策型"和"相关政策型"两种类型。但是,目前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性国家政策的非洲国家较少,多数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发布较为宽泛的纲领性、宣示性政策文件,辅之以在其他相关国家政策中体现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比较的视角来看,非洲国家在气候变化立法及政策上较为落后,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同时,也不可忽视其中存在的利益博弈和"气候陷阱"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加速提升经济的数字化水平,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调整与数字技术扩张相互推动,数字经济正发展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融合。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分化加速,加剧了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国际竞争,给国际经济治理带来新难题。目前,国际社会正通过WTO多边机制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等推动构建以电子商务规则为基础的国际数字经济治理机制,但全球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多维度、多层次合作,推动国际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构建,以数字经济带动各国实现包容性发展。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应在国际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引领作用,以多边、区域和双边等多种路径同时推动电子商务规则磋商,加强国家间数字经济政策协调,深化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美国开始实行冷战后对伊朗的新政策——"双重遏制"是典型的政治动员行为,这既是美国政府面对其盟国拒绝的因应之举,也是克林顿政府面对国会在对外事务上变得咄咄逼人的应对之策。"双重遏制"政策后来演变为"鹰派"与"超级鹰派"之间比赛谁更强硬的赛跑,但伊朗并未因此改变其在特定问题上的国家行为。  相似文献   

17.
爱沙尼亚学者赖纳.科特尔和韦科.兰博2010年8月26日在http://www.ttu.ee/hum网站发表了题为《政府采购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工具的一种选择吗?》的文章,指出到目前为止,只有40个国家加入了WTO政府采购协议(GPA),而在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和金融等方面都占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是最大的收益者。 但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却是“两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总体上处于相对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国内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发达生产方式和不发达生产方式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不发达经济学提出问题和任务并促使其发展和创新。为了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雷声教授。下面是她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20.
梅新育 《南风窗》2011,(14):66-69
经历过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很多,修成正果跻身发达国家者很少,多数国家的提升进程都因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而夭折。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见证了奋力赶超的发展中国家遭遇经济崩溃而使其前期成就化为泡影,这是经济起飞的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