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更好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需要从学理上总结40年来改革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坚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我国现阶段两大全局性的任务。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给予有力的配合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经济因素归根到底起着决定作用,政治等上层建筑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反作用同样不可小视。因而,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互为目的和手段,互为因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互为目的和手段,互为因果。根据具体国情,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二者处于不同地位。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和取得最终胜利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必须从国情出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却任重而道远。三十多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使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升。追寻这些概念的发展过程,领悟它们历史和现实的内涵,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经验,邓小平同志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略,并在中国和世界大转折的历史关头,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航向,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无人替代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赵新 《世纪桥》2010,(19):88-89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紧迫性和渐进性双重特征。在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认识改革的紧迫性与渐进性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刘常喜  柳琴 《党史博采》2005,(10):13-14
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经验,邓小平同志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略,并在中国和世界大转折的历史关头,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航向,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无人替代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倡导者和设计师,他不仅开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创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他的改革宏伟蓝图中,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他多次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不能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就会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中,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客观诉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永葆充满生机活力的不竭源泉。当前探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可行路径,必须从国情出发,转换执政理念,保障人民民主,革新原有弊端,健全民意表达,完善决策机制,着力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李贵贺 《世纪桥》2010,(21):58-60
回顾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可谓是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过程。通过30年的改革,我国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党政分开"和"精简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现行政治体制中仍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化程度不高、公民政治权利得不到实现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工作也更加紧迫。通过对3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来探析改革前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怎样衡量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不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开辟.文章以对当今世界大势的认识和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解剖为背景,深入研究和分析30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对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和评价,关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他还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历史地位是 :为解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找到根本出路 ;是中共执政以来 ,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丰碑。其主要特点有 :发展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治制度理论 ;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二者关系的基本理论出发 ,提出并强调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 ;提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仍然有从思想政治上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 ;高度突出制度建设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关系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途和发展方向。改革的路径就是改革的路线图,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后秩序和轻重缓急的安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选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他还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郑重地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温总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全面改革,如何继续地坚持全面改革,如何科学地推进全面改革,都蕴含着深刻的含意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林舒婷 《党史文苑》2013,(12):38-39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涉及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政权建设、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政治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学习、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有助于我们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更深层次地领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自觉的政治体制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刘萍  刘晓华 《世纪桥》2011,(11):73-74
政治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和社会发展成果就会得而复失。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是铲除腐败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涉及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政权建设、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政治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学习、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有助于我们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更深层次地领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自觉的政治体制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