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如波 《探索》2003,(5):58-6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将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务件,一方面也对中国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构建21世纪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互动中,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玮 《理论学刊》2006,(8):90-91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它一方面为我国和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国家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各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和实现中国国家利益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既要通过经济全球化主宰世界,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又要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一文呼吁,我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可为我所用的各种国际机制和规则,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要重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转型经验的浓缩和结晶,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在国家演进与能力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强国家的制度优势;在国家与市场的协调互动中建立起新型混合经济体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保持了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有效平衡;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维系了国家的自主性。在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中国模式面临着重大挑战,提升中国模式的战略选择在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市场及社会互惠共生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将是主权国家处理国内外关系的最高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既能避免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蚀,又能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发展社会主义,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坚持一定的原则,积极地维护国家利益,才能积极主动地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因此,制定趋利避害的策略原则,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首要政策选择,也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一)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上,坚持既要利用资本主义,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和主要策略原则。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否定之…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构建21世纪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三大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特别是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破产之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全球范围的展开和延伸。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中国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冲击和挑战。参与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打造自我,是开创 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必然选择。  …  相似文献   

8.
孙丽君 《发展论坛》2002,(12):41-41,5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分工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资本及各种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地流动,跨国公司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每一个国家在获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措施不当将会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资源的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无论它的经济运行效率有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经济全…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光清 《唯实》2007,31(1):67-7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认清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借鉴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并正确确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世界定位。  相似文献   

10.
朱继东 《前线》2015,(2):15-17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全球化的影响都是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这种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层面。全球化大潮是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就决定了全球化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大、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也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更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冲击,对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形成了巨大挑战和考验,对领  相似文献   

11.
胡南 《求实》2000,(1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凸现了经济安全的战略地位 ,使得国家安全观发生了新的变化 ,由传统的单一的军事安全转向追求综合安全。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而且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大多数经济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销蚀国家经济主权。具体来说,的确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影响到国家经济主权。首先,国家之间的竞争使民族国家推行本国政策的能力受到削弱。在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围绕投资机会和现代化机会进行着竞争。这种竞争自然削弱了一个民族国家推行其经济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或就业政策的所有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看我国国家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要求加强国家观教育.加强国家观教育,有利于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论证,有利于促进公民实现政治社会化,有利于培养社会合格公民及其提升公民爱国主义情操.  相似文献   

14.
正"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大变局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担当。在西方国家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世界经济面临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中国高高举起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旗。这一大变局有着深刻根源,是世界经济内在矛盾演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 ,我国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面临种种新问题和新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意识 ,忧患意识、竞争意识、防范意识 ,增强凝聚力 ,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了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新变化,总结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经验,揭示了这一双刃剑发展的新特点,强调了要形成我们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的新优势,最终明确了继续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陶言诚 《世纪桥》2008,(10):72-7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了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新变化,总结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经验,揭示了这一双刃剑发展的新特点,强调了要形成我们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的新优势,最终明确了继续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正在把人们引进一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其标志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全球化空间与其政治与社会管理的民族国家空间之间的分裂。在这些条件下,居统治地位的资本利益的逻辑会要求赋予全球化的经济管理以优先权,其代价是削弱民族国家的功能。这种逻辑体现在占统治地位的媒体竭力号召取消国家的社会干预,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以及采取全面的反国家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破产之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全球范围的展开和延伸。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中国作为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冲击和挑战。参与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打造自我,是开创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必然选择。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主要是指领土安全、国防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都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借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开放型的经济,壮大自身实力,才能扭转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劣势地位,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