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以后,以土地资本化为主要驱动力的城市化,日益演变成为各级政府的土地财政。一些地方政府不仅越来越依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牢牢掌握城市土地供应的主动权,一切用地经由政府统一供应。地方政府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统一供应土地。土地统一供应增强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了政府土地资产收益,为城市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虽然土地统一供应政策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我国的楼市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地方财政安全,引致了地方财政危机。土地供应要遵循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土地供应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创新土地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大家对“土地财政”只看到了一面:卖地;其实还有另一面:招商引资零地价,政府倒贴。城市土地是政府资产,但到底是哪一级政府的资产,并没有清晰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为欠发达地区增加财政收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吸引外来投资和带动产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洞口县作为欠发达地区,也是土地财政的受益者。但是,从长远看,欠发达地区应有计划地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地产化是城市发展严重依附于房地产业,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社会现象,它是地方政府的城市化冲动、房地产偏好和土地依赖症等行为的必然产物。城市化冲动是政府主导意志的集中体现,房地产偏好是"造城运动"的重要推手,而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土地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城市房地产化损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偏离了城市化的正确轨道,使我国城市化陷入欲速不达的困境。因此,矫正政府行为的偏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陈汀 《福州党校学报》2012,(2):28-30,38
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财权与事权非对称的财政体制以及现行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办法是导致中国土地财政形成的三大动因,针对土地财政造成的各种负面效应,应当从完善征地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和强化土地出让金收支监管机制等方面寻求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特有的历史现象,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长期来看,土地财政引发的风险及消极影响日益凸显,扭曲了城镇化进程,导致土地资源代际不公平,这使得土地财政难以为继。随着后土地财政时代的真正到来,为保障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应通过改革现有土地财政制度,优化土地财政内部结构,探索外部替代途径,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等推动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融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土地财政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但由于土地财政所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以及土地财政金的使用结构和使用效益等方面不尽合理,导致房地产价格过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加大金融风险、侵害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出现,土地财政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应明确土地出让金使用方向,监管土地财政金的分配和使用机制,并逐步形成公开、公平的土地价格市场形成机制,还应该改革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征收土地税的改革试点,建立可持续的地方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间财权与事权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但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较为滞后,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尚弱,分税制的位移效应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愈来愈依靠土地财政,借助扩张性或违法性土地征收方式,以解决其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了土地政策执行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低进高出"的炒作土地方式是地方政府权力寻租产生的温床。通过土地批租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发展房地产增加税收、通过土地抵押获取融资债务,是土地财政的三大主要途径。土地财政造成财政收入的不稳定及不可持续,易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调,加大政府融资风险,侵蚀农民权益,危及社会稳定。缓解土地财政之弊端,需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分税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配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者身份,合理矫正地方政府短期土地出让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拆迁和土地征收中引发出各种问题,成为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高发领域,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参与其中,政府角色和责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协调好城乡拆迁和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各种关系,处理好各主体的利益得失,保持社会稳定,是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1.
邹辉 《当代党员》2010,(12):30-31
一边是百姓安居,一边是土地财政——面对这道选择题,不少地方政府选择了后者,但重庆选择了前者:十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财政呈现出以土地财政活动为主的特征,而分税制更加强化了这一特征,土地出让金及土地相关税费收入开始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土地财政愈演愈烈,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探寻破解土地财政的有效途径,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有识之士开出了很多药方,但久治而不愈。病根究竟在哪里?其实病根就在于地方政府求钱若渴。四大刺激因素在中国大地上引发了卖地大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开始形成。一,财税制度改革。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财权事权的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在平衡财政收支上捉襟见肘。卖地融资以其各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各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房改之前,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卖地收入,但  相似文献   

14.
《理论导报》2013,(2):I0004-I0004
萍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受萍乡市人民政府委托,在萍乡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管下。代表政府具体实旅土地收购、储备、招标、拍卖出让工作的指定运作机构,同时也是土地交易市场的承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收购、供地计划,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50平方公里)需盘活和调整的存量土地,依法没收、收回的土地,拟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企事业单位需整体转让、整体外迁的土地和其他可转为建设用地的集体土地等,适时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实行统一收购(收回)、  相似文献   

15.
王玉波 《求实》2012,(6):44-47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将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到城市土地管理中,城市土地管理从资源管理向资产经营转变。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将"治理"理念引入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对于实现城市土地与其利益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正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障碍与制约,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来引领和推动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4,(7)
在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权力失衡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如今土地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为此,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进行合理的划分;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以及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强化对土地管理等政府部门的权力约束,才是遏制土地腐败问题泛滥,更有效地治理当前土地腐败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农村土地整理的实施已经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关于城市土地整理领域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我们目前的城市土地整理研究方向仍然主要是如何增加土地利用面积,而在与产权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行性问题、城市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城市土地整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等如何提高土地内在利用水平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其中,城市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城市土地整理研究内容的深入,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近来研究的热点,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利共享”原则既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土地增值利益本身的公共属性所规定的。随着城市化扩张,我国形成了一套由政府统筹进行土地供给、土地出让、土地利益管理的土地开发模式。在土地利益分配实践中,政府遵循“地利共享”原则,在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之间达成了一种是利益平衡的再分配机制。实践证明,“地利共享”并非停留于抽象的地利分配制度层面,而在实践中形塑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实现路径:政府通过土地财政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促进了土地的城镇化;通过利益再分配为失地农民提供制度性保障,加速了农民的城镇化;也为村级组织提供集体经济来源,促进了村庄的城镇化,适应了当前我国半城市化阶段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周刊等媒体近日就“土地财政”与保障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其核心是告别“土地财政”,保障性住房能否圆老百姓的住房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