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史文汇》2022,(3):32-33
<正>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随着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不断增多,在其中一部分体育爱好者的组织下,体育运动在延安逐渐开展起来。其中,有1938年的滑冰比赛大会、1941年延安体育训练班开设的滑冰训练课、1943年的延安市溜冰大会等。从延安城穿流而过的延河,在冬天冰封以后,就成宽阔的滑冰场。延安体育会的滑冰场就建在城北大砭沟口延河上。  相似文献   

2.
1940年底,杨尚昆从太行回到延安,一直到1947年撤退,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杨尚昆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 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  相似文献   

3.
延安整风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是延安整风精神并没有过时,延安整风所培育和确立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发扬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搞好党的作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延安整风培育和确立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首先,理论联系实际,是延安整风的基本指导思想。延安整风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整风中号召广大干部,学习马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生活了10个春秋。在延安的岁月里,他住的是延安的土窑洞,吃的是延安的小米饭,穿的是延安的粗布衣,在延安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家的情怀,反映了他与延安人民的鱼水亲情。这些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革命和建设征途上奋进。  相似文献   

5.
梅兴无 《党史纵览》2022,(11):37-41
<正>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收容抚育烈士遗孤、出征将士子女、战区难童,成立了延安保育院。保育院是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保育小学的统称。在艰苦环境下,上至中央领导人,下到普通保育员,用一片爱心守护红色后代、呵护未来希望。10余年间,延安保育院共抚育了数千名孩子。诞生于延安的儿童保育院在延安的保育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第一、第二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  相似文献   

6.
王卫 《世纪桥》2012,(19):35-36,38
延安整风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并对建国后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界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构建无产阶级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及重要举措。在延安整风运动即将全面展开之时,以讽刺漫画、杂文、墙报等主要形式的延安文艺新潮,则成为了波涛汹涌的文艺界整风的缘起。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延安发展壮大,是因为拥有一项核心软实力——民主。民主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色延安的精神信仰,民主制度在红色延安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民主作风在红色延安的党群关系上得到了生动体现,民主政治生态使红色延安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民主是红色延安的核心竞争力,是红色延安留给党和国家的宝贵政治遗产和精神遗产,对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为了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期间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早在1950年7月就组建了延安  相似文献   

9.
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革命实践中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发挥延安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延安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必须把延安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的中国战场,有一盏明灯在闪闪发光,这就是延安。然而,由于封锁和偏见,在世人眼中,延安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模糊的灰网。人们渴望撩开这层灰网,了解延安,熟悉延安。于是,便有了《福尔曼延安之行》。这位著名的美国记者访问后,得出的结论是:“延安,中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杨尚昆是1940年底从太行回到延安的,一直到1947年撤退。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本文试着对杨尚昆在延安的工作和生活作一简述。“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召了回来。但皖南事变的发生,使形势骤然紧张,会期被迫推迟,杨尚昆等也就留在延安。杨尚昆回到延安不久,中央决定由他协助王稼祥管理华北委员会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改组,他仍任北方局书记…  相似文献   

12.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03,(12):13-16
延安,一片思接千古,俯仰天地的神秘土地; 延安,一幅壮丽恢弘,启迪后人的历史画卷。 从1937年1月13日至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曾在这里落脚、锤炼,又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胜利。因此,延安被誉为革命圣地。 毛泽东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个春秋,先后搬了四次家,曾在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居住过。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我见到刚从延安回来的邵华。她高兴地告诉我:延安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感情是极深的;今天,许多人谈论起他老人家来,还都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 邵华讲的这种动人的情景,也许很多人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同延安人民结下了极其深厚的友情。 但以前我没有到过延安,对延安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不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缺乏亲身的感受。我渴望,将来有那么一天,走访延安,亲自领略一番时下延安人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那种可贵的情怀。 终于,在这个金秋时节,我踏上了延安的黄土地,我投向了延安人那翻滚的感情的波涛之中。  相似文献   

14.
正1940年5月31日,新加坡华侨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访问重庆后,抵达延安。陈嘉庚在延安先后考察了工厂、机关、学校和市场,广泛接触老百姓,延安廉洁简朴的作风与重庆当局奢靡之风形成强烈反差(1)。返回新加坡后,陈嘉庚将在重庆和延安的所见所闻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3)
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延安时期延安的知识分子概况,随后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再之后,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现实意义。在文章的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天延安各界群众代表在城内最好的“三仙园饭馆”盛情宴请了毛泽东、朱德和中央党、政、军领导人。不几天,毛泽东又代表苏维埃抗日民主政府回请了延安的各界干部群众代表,席间他鼓励延安人民借贷资金,发展经济,公平买卖,繁荣市场,把延安建设成和平繁荣的模范城。延安呈现一片祥和似春、人民安居乐业之景象。  相似文献   

17.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以延安为革命大本营.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孕育出新中国的雏型。延安以其“模范的抗战堡垒”的独特魅力,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为大后方青年所向往。同时,延安也因其不同于大后方的新姿,为世界瞩目,成为外国新闻界采访的热点地区,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斯特朗、爱泼斯坦、斯坦因、福尔曼……,先后踏上这块贫瘠的土地。在对延安进行实地采访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到中国不到延安看不到新中国。”叩开延安的大门,斯诺采访到他“一生中在亚洲所…  相似文献   

18.
正延安,是一块饱经沧桑而又充满神奇的红色土地,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根据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安排,2014年6月9日至6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桂林市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执政为民"第四期赴延安专题培训班学习。通过在延安的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互动交流,使我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给自己心灵带来的震撼和教育,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感悟之一: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9.
邓大姐在延安(上篇)金凤延安,中国的革命圣地。1937年到1947年,党中央、毛主席曾驻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在这片具有光荣传统的土地上,工作、学习、生活和战斗过,不仅与延安和延安人...  相似文献   

20.
1938年春,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征尘未洗,毛泽东就找他促膝谈心,关切地了解他的治病和身体状况,在苏联以及回国路上的情况和经过。 当时,朱仲丽刚来延安,是一个20出头在延安少有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她到延安先是担任边区医院外科大夫,后来又调到中央机关所在地杨家岭、枣园以及中央军委总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