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书评介     
<正>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洪韵珊、黎国智主编),是一本探讨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民主、论证民主与法制关系的新著。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章阐述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党的领导等问题。在民主与法制一章  相似文献   

2.
<正> 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七二十天。但是,在这短短的七十二天里,公社不仅在怎样打碎资产阶级官僚机构,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方面开创了先例,而且在以无产阶级民主代替资产阶级民主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一经验,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加速实现四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创办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成立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整个法院系统的业余法律大学,意义是非常之大的。因为在振兴中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而民主和文明都离不开法制。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制度化、法律化。不管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离不开法制建设。列宁讲过,没有法制就没有文明——即不可能创立文明的制度,也不可能维护文明的制度。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最  相似文献   

4.
<正> 一、民主建设纳入法治轨道的涵义把民主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得了民主、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条件下,还必须继续领导人民为捍卫、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而斗争;这个斗争必须在现存法律秩序内进行,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主建设的任务只能  相似文献   

5.
<正> (一)关于邓小平同志民主与法制思想的研究。 1.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 司法民主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仅有的,但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真正的司法民主。辩护制度也不是社会主义仅有的,但也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真正符合司法民主精神的辩护制度。国家行使审判权是一  相似文献   

8.
<正>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先认识社会主义民主。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如不从社会模式本身入手,就很难获得正确认识。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社会模式入手,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一、高度集权的社会模式不可能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在三大改造以后,我国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却在否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品经济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社会模式。这一社会模式由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高度统一的思想文化体制构成。在这一社会模式下,社会主义民主必然受到压抑。首先,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可能充分发扬社会主义经济民主。这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如何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检察实践,促进检察履职更加规范、优质、高效,成为新征程上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民主的内容和范围在不断扩大。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唤醒和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意识。今天,民主之于中国人民,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和遥远的呼唤了。但是,历史和现实也促使我们沉思:对于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民主和稳定的价值何在?它们的关系如何?民主、稳定与法制的关系怎样?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正确而安全的通道?怎样在法制的轨道上寻求民主氛围中的稳定和稳定基础上的民主?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所论只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正> 1993年12月7日,中国法学会举行了首都部分法律、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论述座谈会。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如下: 民主与法制建设要以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论述,这方面的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必须在这个理论的整体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二大在确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纲领的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新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的指导下,系统地、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和解决政法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  相似文献   

13.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为了实现这个总任务,我们在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必须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他从理论高度和战略高度,深刻地阐明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在我们党的代表大会的历史文献中,这样鲜  相似文献   

14.
黄闽 《中国司法》2008,(2):19-21
一、正确认识依法行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依法行政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标题,将人民民主提升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崭新的高度,再一次宣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5.
<正> 继去年庐山法学基础理论讨论会之后,今年11月又将在西南政法学院召开全国法学基础理论讨论会,集中探讨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问题。为了迎接这次会议的召开,我们简单回顾近年来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情况,提出实现我国法学理论更新或现代化的一些重大问题,共同探讨。近两年来,我国法学基础理论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理论研究中贯彻了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在已经发表的文章、著作和教科书中,一般都能比较深入地论证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在理论上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当代世界上的民主,只有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两种。如果不是嘲弄理智和历史,那就应该承认,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概言之,民主是阶级统治的表现形式。近代史舞台上的两个主角——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思想政治领域里斗争的重  相似文献   

17.
<正>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文献。它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文选》中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论述,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民主与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确纲领。邓小平同志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文选》第136页)“我们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这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邓小平文选》第221页) 小平同志这些光辉论述,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出新的努力,夺取新的胜利。建国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在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方  相似文献   

18.
<正> 人民调解工作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独创。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工作在我国的基层民主生活中,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巨大优越性。我国的人民调解工作,也得到了国际友人的一致赞扬。在我国,目前的调解制度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法  相似文献   

19.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和辉煌  相似文献   

20.
程文 《人民检察》2022,(13):18-20
<正>公开透明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础,也是司法民主的前提条件。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焕发勃勃生机,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筑牢了坚实的民主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