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实行议会民主制,而且从未中断。作为一个颇多受宗教、种姓影响的国家来说,其议会民主制的运行尤其引人注目,本篇着重介绍其议会。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多党议会制的追求与挫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仿效西方,追求多党竞争和议会制度,尝试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实践证明选择政党制度不能脱离国情.回顾民国初年多党议会制的追求与挫折,分析失败原因,汲取前车之鉴,有助于理解今天政党制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代议机关亦称代表机关、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是指代表公民和国家制定法律和决定重大问题的国家机关。在西方国家,代议机关一般为立法机关,称之为议会、国会、国民大会。英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机关也是权力机关。中国的代议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国家的议会都是代议机关,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代议民主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说是一种体现人民主权并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代议制。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中东欧国家通过政权更替与重组、多党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与完善,逐步向"民主化"的目标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各类政党瞬间涌现,并逐渐演化成左右翼两大阵营,围绕议会展开政治力量博弈,呈现出左右翼轮流交替执政的政治格局。除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短暂左翼复兴外,左翼政党在政治博弈中大体处于相对劣势,尤其在中东欧国家陆续加入欧盟后,右翼政党一直保持政治优势。随着中东欧转型国家政治生态持续嬗变,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影响持续上升,尤其是新民粹主义,搅动一些国家政党政治格局。目前,中东欧政党政治中,左翼政党在弱势中呈现小幅增长,右翼政党仍保持优势地位,新民粹主义政党顺势突起。  相似文献   

5.
议会、政党和选举制度被誉为当前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它们都是在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西方国家议会和政党的产生、发展历史来看,议会与政党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概括起来说,西方国家议会民主制为政党的产生提供了制度空间,为政党的活  相似文献   

6.
吴展 《人大研究》2006,(12):38-41
印度是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议会选举制度是其议会民主制的核心。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选举意指一国公民选择代议机关代表以及该国特定公职人员的政治活动,它是代议制度的基础,印度议会选举是印度人民普遍参加的重要的政治活动。本文对印度议会选举制度的基本程序和经验做一简要介绍。一、印度议会选举的基本民主程序(一)选举机构设置印度议会选举操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机构是独立选举委员会,它“由四级选举机关组成,即选举委员会、邦选举机关、县选举机关和选区选举机关”[1]。该委员会是根据宪法于1950年1月25日设立的常设机构,对印度…  相似文献   

7.
(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散布者所鼓吹的资本主义的“多党政治”,不过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包括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国内有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如美国。所谓多党政治,也叫多党制,指某些国家多党并立、互争政权的政治制度。目前实行多党政治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保持绝对优势,而需靠选举的偶然胜利或与其它政党结成暂时联盟以掌握国家政权,如法国;还有一种是在许多政党中有一个政党长期占压倒优势,一直把持政权,如日本。多党政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开始就出现了的现象。目前资本主义中家中,大部分是实行多党政治。其中法国和意大利是多党制国家的典型。早在十八世纪末的法中大革命中,当时的“国民议会”中有从极右的保王党、保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裴扬派到最左翼的代表劳苦  相似文献   

8.
在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中,制度和思想是不可分的。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在制度上经历了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行政集权民主制及复合民主制的过程。在思想上,经历了对直接民主制的总结和反思,完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破"和"立"的任务,对民主的内在张力及其平衡进行了反思,深入到了民主的规范性和经验性之中。反思其发展过程,我们发现: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来不是直线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实现民主政治实践、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民主政治理论研究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民主政治本身没有完全固化的、唯一的模式,民主政治发展核心的主题是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经济和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姚臻 《传承》2009,(22):126-127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地进行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效仿西方的多党政治、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而"毕其功于一役"地进行激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姚臻 《传承》2009,(11)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模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地进行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效仿西方的多党政治、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而"毕其功于一役"地进行激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3,(11):56-56
新加坡是一个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虽然一党长期执政,但是,她面对的却是一个多党存在的环境,并且有反对党的存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必须在5年一次的议会大选中取胜,获得议会的多数席位才能组成政府,继续自己的执政历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有一种社会思潮,以加强监督为名极力主张中国搞西方“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议会民主制度。群众中也有一些人对此有很多困惑。那么,对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看呢 ?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不同于某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因为除了共产党外,还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农工民主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多个民主党派参与执政。但它也不同于西方“多党竞争,轮流…  相似文献   

13.
《天津人大》2012,(7):41-41
南非议会制度源于英国。现行宪法仍保留《威斯敏斯特法》许多特性,其核心是多数党执政的多党议会制。国家和省级有独立立法机构,地方政府实行议政合一制度,只通过地方法规。国民议会(相当于下院)由400名议员组成,任期5年。国民议会选举议长和副议长各1名,设议院主席3名。国民议会届满或解散后90天内应举行大选,选举新一届议会。全国省级事务委员会(简称省务院,相当于上院)代表各省利益,由各省议会推举代表团组成,共90人。省务院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08,(10):41-41
2008年3月,不丹,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不丹举行了议会下院选举,这意味着其延续百年的世袭君主制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将是议会民主制。  相似文献   

15.
民主集中制与民主制关系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主制和集中制是根本的两种政治制度,也是对立的两种政治制度,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组织原则和制度是民主制。而列宁最早提出的建党组织原则和制度则是集中制,在吸收了卢森堡批评的合理性意见后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产生于民主制之后,并逐渐地等同于民主制。民主集中制是从民主制和集中制派生出来的,是民主制和集中制两部分的结合。民主集中制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两种形态:一种是其中的民主制小于其中的集中制,并从属于集中制;一种是民主制大于集中制,并将最终完全复归于民主制。因此,长期以来普遍流行的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建党原则实际上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的说法,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充分发展的市民社会应该能够起到防止专政滋生的作用并成为建立议会民主制的必要条件.然而,市民社会不一定必然地导致民主制,它与民主制度的博弈还要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和民主力量的强弱.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市民社会反而成为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的温床.德国市民社会的活动使大众逐渐退出政治生活,削弱了自由党派的力量,最终使纳粹有机可乘.  相似文献   

17.
议会地位的变迁王春英现代西方各国的议会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重要标志。它建立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19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二战以后,议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一)现代意义上的议会制...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议会,如日本国宪法所规定的,其正式名称为"国会"。国会由众、参两院议员构成。为有效的议会运营,事先由少数议员组成的委员会进行预备审查,然后提交议院全体会议审议,是适当的。为此,各议院将提议或提出的议案原则上委托给委员会,并由议院全体会议提出其审查报告。这种委员会制度,近年在各国议会都有较大发展,委员会构成国会活动的中心,日本称委员会中心主义。在议院全体会议形式化、成为单纯决议机关的现状下,说委员会的审查活动已成为国会活动的核心,也不为过。委员会一般分为常任(设)委员会及特别委员会。常任委员会是常设的,而特别委员会在每一会期认为必要时,以该议院决议设立(国会法第45条第1款),目前,特别委员会有被常设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非洲国家自上世纪50-60年代相继独立后,有些建立了一党制国家,有些建立了多党制国家;有些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些国家则奉行资本主义或"混合经济"政策.但总体上看,一党制和军人统治的国家多于多党制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也要多于采取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国家.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急剧变化,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纷纷垮台以及西方国家加压的双重因素作用下,一场多党民主风潮席卷整个非洲大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目前,尽管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已实行了多党民主制,并且基本上度过了"转型"后的阵痛期,但是它们同时也在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以德治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但既然这一方略已经上升到了宪法的层面,就必须把它与国家制度建设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有必要在现代西方发展起来的行政集权民主制的基础上,提出"道德集权民主制"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