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善恶作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是一个要不断探讨下去的问题。中外历史上关于善恶的哲学论述以及道德领域中关于善恶的价值评价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在当前形势下 ,善恶观因时代的变迁有了新的内容。只有将善恶观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 ,对其进行动态的、具体的现代文化诠释 ,才能准确把握其概念的实质 ,真正理解善恶的文化情境与现实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伦理”与“道德”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与“道德”在词源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先说一个源于生活而又近似“黑色幽默”的故事。去年12月7日晚7时许,冰城哈尔滨一位张姓年轻司机驾车运行中,见一老太太坐在马路中央站不起身来,便急忙停车跑过去询问,原来老太太是被身边疾驶而过的“缺德摩托车”吓瘫了。张司机刚要伸手扶老太太回家,忽转念一想:救人得有个证人。可此时天色已晚,找不到人,只得拿来纸笔,要老太太写个保证书,“证明不是我撞了你”。已冻得够呛的老太太哭着说不会写字,张司机就代她写保证书,又跑回车里拿来一张复写纸,让老太太按了个手印。待到他忙活完这一切,把车开过来扶老太太上车回家时…  相似文献   

4.
本文质疑了学术界惯用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提法,认定这是国内占主流性的“唯科学主义”思潮所致,并提出了“社会学科”和“人文精神”的提法,对两类提法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曹玲玉 《求索》2014,(4):86-89
“善”和“善”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结构性两级,在礼备乐和的表象之后,二者相互钳制、异化,频繁地在中心和边缘性存在的张力关系中交替更迭,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伦理之维在“善”的实用关系中思考艺术之工具性存在,审善之维在“善”的形式独立中思考艺术之自在性存在,二者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巡礼旅程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张富春 《求索》2011,(12):191-193
刘伶置锸处,宋人已歧说叠出。明清人或据宋说,或据民间口耳相传,诸碑、记多假“刘伶墓”以抒怀古幽思,非学术考证之果,难以令人信服。于刘伶墓诸说,宁过而存之,不应过而废之。诸“刘伶墓”虽属无稽之一杯荒土,以其人有亘古不灭者,终可凭吊,欷放怀古中自能交通古人,感悟历史。此乃名人遗迹当代价值之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无善无恶”与“至善”是阳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阳明学不可忽略的论题。二者非但不是矛盾的,而且在逻辑上更是关涉的。这在于二者所指向的内容不同,对之言说时所使用的范式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从“心统性情”的视角来看,“无善无恶”一句是对心体的阐发,而“至善者”一句则是对性体的释义,二者相辅相成。从“未发已发”来看,“无善无恶”是心体的未发状态,“至善”则是心体的已发状态。从“体用”的论域而言,“无善无恶”乃是从体上讲,“至善者”一句则是从用上说,后者昭示着前者,即以用显体。阳明从上述范式论述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对理学内涵的丰富,更是对其心学境界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快速变迁的经济环境下,善作为中国传统价值中对命运、缘分和报应等信仰的核心存在,是中国道德资本的部分.一些当代的中国人回到传统,从其中的词汇与象征符号中获得个人选择指导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以善为伦理核心的传统道德资本的信仰和实践有助于现代人调适其所处的现代生活环境,并将弥补因为现代化带来的道德与信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马军 《传承》2008,(15):53-53
康熙年间,有个南昌人在京城书店买一部《呂氏春秋》,不小心将一枚钱掉落在地上。一个秀才用脚暗暗踩住这枚钱,之后占为己有。秀才的旁边坐着个老头子,老头子站起来问秀才的名字,冷笑两声就走了。这位秀才是国子监的助教,后来,他在选官时得取了常熟县知县的职位。  相似文献   

10.
11.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大议题之一,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影响着儒家理论思想风貌的变化,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观点的对立更加丰富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秦汉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孔孟思想逐渐成为主流,而荀子的思想日趋边缘。今天人们再来看这个问题,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都秉持着人们后天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性这一观点,这对身处物质时代的人们才是最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继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后,2009年5月25日,朝鲜突然宣布"成功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不计后果地挑战国际社会。朝核危机彰显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不足。虽然该条约在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制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条约也存在某些概念模糊不清、对非核武器缔约国的歧视、退出条款限制不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要真正实现全面彻底防核扩散的目标,国际社会需要努力地对条约做出合理的修订和完善,倡导以条约为基础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域名已成为一种类似商标的无形资产。文章对域名抢注行为、主观恶意的概念和认定进行了分析,以使公众对域名抢注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判明”规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明情况是法律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前作出的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诸种原因,人民警察有忽视这一规定的情况。探讨判明情况的必要性、操作标准和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助于逐步完善人民警察武器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5.
"恶善报应"是中国各民族民间童话故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系统地考察了民间童话故事中"恶善报应"的层次结构,并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6.
认清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是大非的严肃政治斗争,是争夺群众、争夺下一代、争夺思想阵地的斗争,所以对这场斗争决不能掉以轻心.贯彻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在开展"校园拒绝邪教"的活动中,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因素,探讨了控制和制服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战术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并针对当前公安民警在对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的执法战斗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公安民警在执法战斗中能更有效地控制与制服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8.
构建“打黑除恶”主动进攻型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根治黑恶势力犯罪 ,及早改变目前打黑工作被动出击的局面 ,公安机关有必要着手进行“打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的规划和建设 ,构建一个针对黑恶势力的主动进攻型机制。  相似文献   

19.
“善治”理念下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过程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善治理念和过程研究方法对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提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动态演进过程。进一步地,文章从主体嵌入过程和客体发展过程两个维度,对善治理念下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创新进行了探索,揭示出低碳生态城市善治具有自然环境生态化、经济发展低碳化和社会生活幸福化的深刻内涵及外延。  相似文献   

20.
李翱的性善情恶论认为 ,性是情的根据 ,情是性的表现 ,这就必然产生善性产生邪情的矛盾。李翱对此的解决方案是 :性虽产生情 ,但邪情是七情交伐的结果 ,所以邪情是无根的。但李翱毕竟承认性产生情 ,性毕竟是邪情的产生者 ;所以他对善性产生邪情的矛盾的处理并不完满 ;也正是由于此 ,李翱的性善情恶论才对开启宋代性二元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