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造文苑     
《创造》2009,(11):90-90
《百问未来中国》:中国精英对话全球 《环球》杂志以“中国下一个甲子”为题,通过新华社遍布世界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外国智库和《环球》杂志的海外作者,在全球征集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106个重大关注点,并请中国权威专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答。本书收录的问题涉及未来中国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反映世界各国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关切和期望。  相似文献   

2.
荐书     
《创造》2010,(1)
<正>《争洋霸海》凤凰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文天尧著定价:29.00元《争洋霸海》:制海权与国家命运对于中国而言,海权到底是什么?也许,你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国近代史中那100多年的民族屈辱,想到的是因海权丧失而导致领土被瓜分。所以,当我们自问中国有海权吗?这个问题时,我们一定会坚定地说:如果中国过去没有海权,那今天就必须要有。  相似文献   

3.
华夏文苑     
《统一论坛》2003,(3):44-44
  相似文献   

4.
哈萨 《前沿》2004,(12):226-228
中国近代历史 ,一方面记载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结合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记载着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业绩。一部近代史昭示给我们 ,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而终未亡国 ,历经战乱磨难而终未分裂 ,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难当头 ,各阶级各阶层聚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 ,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英勇抗争。最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走上了强国之路。一部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脉络 ,了解它的框架 ,运用近代史进行国情教育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形成推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力量。  相似文献   

5.
李梓 《今日广西》2013,(5):27-28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期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相似文献   

6.
刘勇  杨彬彬 《湖湘论坛》2020,33(2):29-37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而追求现代化的路径各国各不相同。考察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追求现代化的过程,有着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国作为一个以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现代化的第三世界国家,经过长期实践所开创的中国道路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中国奇迹”,充分验证了中国道路的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价值,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为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自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提供了新图景、新途径、新经验。  相似文献   

7.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8,(3):123-123
余绍宋这个名字,今天的人们也许早已淡忘了。然而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他曾是一位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8.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虽然国际地位不断下降,但在亚洲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还保持着一定优势,直到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这种优势才荡然无存,远东大国的地位被日本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发展规律,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表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然而,国家的分立及国家间的竞争,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抢夺资源,自然生态遭到掠夺式破坏,进而引发自然和社会双重危机。因此,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刻认识国家发展与自然资源的辩证关系。各国在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生态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史义银 《前沿》2003,(3):119-121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比较史学开始传入中国史学界 ,引起巨大反响。把比较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相结合 ,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对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应该得到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华夏文苑     
《统一论坛》2013,(2):78-79
我的故乡石庙村,是《水浒传》中描写的石碣村,依山坐落在黄河东岸上.距梁山三十公里之遥。要说这小小山村可是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12.
陈周旺 《探索与争鸣》2022,(9):78-86+178+181
基于西方经验建构的“国家建设”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我们应该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出发,提出“国家发展”理论概念体系,超越、替代既有的“国家建设”理论。在国家发展理论中,国家权力的作用是“造福于民”,国家体系的发展并不是国家权力尤其是强制力的片面增长,而是通过国家机构提供一系列公共产品,包括法律、政策和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需要。国家体制越是健全,国家提供这些公共品的能力就越强,国家治理就越有效。国家发展理论为国家治理实践奠定了基本理论前提,同时也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保持政治的稳定。由于中国国家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强大生命力,这一理论模式将为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打造更为和谐有序的人类家园创造更为完善可行的指导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东盟地区各国增进彼此交往对话,凝聚信息合作共识;完善国家内部机制,协调信息合作机制;增强信息公共传播,参与国际信息合作。这为中国与东盟生物安全信息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中国与东盟生物安全信息合作存在外源性风险与内生性挑战。面对中国和东盟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机遇,应深化信息合作关系,扩展信息合作监测系统,完善信息合作话语体系,提升信息合作战略高度,健全信息合作体制机制,以机制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生物安全国际合作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在汉期间,长期发展洋务,推行新政,耸朝野之视听。他在多方面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做了大量前人未能做也不敢做的大事,不仅在武汉开风气之先,也为全国所瞩目。张之洞的新政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市政、治安、社会等诸多领域。其中许多事不仅做早,而且做大、做强,建树颇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和民间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智 《中国减灾》2008,(10):46-47
“丁戊奇荒”.又称“丁丑奇荒”.它起于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止于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其中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最严重。据有文字以来的记录.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国共发生大旱灾1056次.在近代著名的“丁戊奇荒”中.北方九省赤地千里.灾民多达两亿.直接饿死及无力掩埋人畜尸体引致的大瘟疫夺去的人命达1300万.  相似文献   

16.
文苑拾萃     
《今日海南》2006,(7):48-48
今日海南Hainan Today7/2006文苑拾萃万紫千红总是春作者:萧冠汉荷作者:纪金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图/李肖扬新华社柳暗花明又一春作者:萧冠汉48文苑拾萃~~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这一战略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会议主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涛 《中国减灾》2003,(4):54-56
震惊中外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地震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地震面波竟然在地球表面绕了两圈,死亡23.4万人,伤者不计其数。这是———1920年12月16日20时6分9秒,甘肃海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生8.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7度,东经105.7度。海原地震的大体情况是:震中位于六盘山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干盐池附近;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达52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通常地震持续震动时间…  相似文献   

19.
吕聪敏 《中国人大》2013,(20):54-55
“弱国无外交”,是人们很熟悉的一句老话,但它是一句誓语。我理解此话的真意是说,国家只有强盛,在国际事务中才能真正拥有话语权,才会有影响力。旧中国受人欺凌,任人宰割,那是因为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半殖民地国家的外交只能是屈辱的。新中国为什么受人尊重,是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把一个充满生机、日益强盏的国家展现给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不断的内战,而造成内耗过度,不仅导致外侮欺凌不已,更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自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两岸即互不往来,相互对立。其间虽或有所接触,也都是通过第三者传达,或仅限于民间的私下来往而已。直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辜汪会谈”、“金门协议”之后,两岸才开始接触,逐渐开始了文化、学术、经济等方面的半官方交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大陆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两岸有识之士更深刻感到两岸和则两利、战则两伤,故两岸亦开始谋求如何增加彼此的接触与互相了解,以减少磨擦,进而寻求和平统一共同发展。目前,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