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访马六甲     
伍振 《侨园》2009,(6):43-45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吉隆坡,途经一座叫马六甲的小城,这座小城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最有渊源的城市: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有五次到访了马六甲;明成祖朱棣将汉丽宝公主下嫁马六甲苏丹.与中国有着如此久远渊源的马六甲,到底是怎样一块土地呢?   ……  相似文献   

2.
蒋滨建 《侨园》2005,(3):48
马六甲名称来源极富戏剧性。1400年前流亡的苏门答腊王子拜里米苏刺,在马六甲河畔狩猎,正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时,见到他的猎狗追逐一只鼠鹿,鹿返身攻击猎狗,把狗反击驱逐到河中,鼠鹿的勇敢斗志使他大喜,他认为这是一块福地,鼠鹿有这般勇气,此地足以居留,就决定在这里建立新的王国。他从部下口中得知,他所靠的大树是棵满刺加树,因此就将这地方命名为“满刺加”,后来他成为马六甲的开国之君。  相似文献   

3.
翟崑 《瞭望》2005,(41)
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马六甲海峡上空每周将有6架飞机执行空中巡逻,以对付全球最严重的海盗活动以及可能的恐怖袭击。这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四国为解决马六甲困局所作的最新努力。马六甲困局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安全困局。目前,全球三成以上的液化气,四成的商品,五成的石  相似文献   

4.
蒋滨建 《侨园》2002,(6):13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明朝与马六甲王国建立了亲密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笔者近日重访马六甲,看到曾是华人社会宗教与社会中心的青云亭经两年修复已焕然一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游人面前。青云亭地处马六甲庙堂街,这条街是东南亚一道著名景观,在不到100米的古街上就有4座不同种族的古寺庙并排相邻,它们是1857年建的三多庙、1781年建的兴都庙、1749年建的回教堂,最古老的是建于1673年的青云亭,映照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如街坊般的和气相处,体现早期华人先贤开放宽容、不断容纳各种民族文化的胸怀。其中回教主体建筑屋顶与屋檐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甚至那多层宝塔也是中国式的构造。可以  相似文献   

5.
1、5月2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来京接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澳门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樊如钧摄2、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场馆夜景谭进摄3、9月9日9时9分,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1999只信鸽放飞,从澳门飞返广州,寓意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王毓国摄12月20日,随着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的完成,澳门回归祖国,继香港以后,进入“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新时期。15世纪初叶,明朝永乐年间,三保太监郑和率大约300艘船队远航东非,创下那时世界远洋史上的奇迹。16世纪初,葡萄牙人从果阿(属印度)和马六甲掠取的殖民地为基地,把…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3)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是我国海上战略通道中最重要的一条,我国的石油进口的80%左右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它被喻为我国的海上"生命线"。正因为马六甲海峡对我国如此重要,一旦通道受阻,将可能导致我国的能源供应危机,这就是广受关注的"马六甲困境"。  相似文献   

7.
由于在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战略价值,马六甲海峡一直为人所觊觎,曾先后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所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峡才归沿岸国家所有。目前海峡的主权属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由两国和新加坡共管。然而美国、日本、印度都出于本国战略的考虑,意欲布防马六甲,它们与共管海峡的三国在这块棋盘上展开了一场战略博弈。美国。美国的能源安全实际上跟马六甲海峡没什么关系。美国之所以突然看重马六甲海峡,最主要的因素是防范中国的崛起。作为中国能源供应的主要通道,谁控制了这个海峡,谁就控制了中国的经济生命线。而…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中国海权与能源安全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随着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加,油气运输安全成为中国发展的瓶颈。十六大之后,中国领导层高度重视“马六甲困境”带来的挑战。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油气运输的咽喉之地,海上能源运输线受制于人会带来战略风险。在缅甸修建油气运输管道,绕过马六甲海峡直接进入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取得的重大的战略突破。油气管道经过克钦独立军的控制区,随着缅北战事的激烈化,中国油气管道很可能成为袭击的目标。因此,斡旋缅北冲突各方,不仅有利于缅甸的和平,更是中国的战略利益所系。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大背景下,1/3的国际贸易货物(其中1/2的石油贸易)都必须运经马六甲海峡,致使国际社会对其通畅的关注度日益加深。作为马六甲海峡的使用者与受益者,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密切,加之支撑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海外自然资源和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也将越来越深。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上新丝路,下同)马六甲段的畅通还是我国拓展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对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的关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华 《侨园》2004,(4):33
近现代以来,生活在海外各地的华人与当地人民一起,和睦相处,同心协力,为当地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文化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海外各地相继建起了一些华人纪念碑,这些纪念碑是华人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集中于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纪念碑,多与华人积极参与当地抗日斗争和早期开发有关,这些纪念碑是: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区华侨殉难纪念碑,槟榔屿华侨抗战殉难机工和罹难同胞纪念碑,山打根市中国抗日烈士纪念碑(含“卓故领事还来公被害纪念碑”、“单政领事暨四烈士纪念碑”),吉隆坡四公(叶德来、叶致英、叶观盛、陈秀莲)纪念碑,马六甲市宝山亭“(华侨)抗日义士纪念碑”,诗巫市黄乃裳纪念碑。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7,(7)
<正>那是天地间,一架无与伦比的琴,远胜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像三百六十日"。这架琴,横空陆海,宏亮圆润,肹蠁天下。一弦系洛阳、长安,过大漠,越帕米尔高原,直达罗马;一弦婉转江海,扬州、泉州、马六甲、印度,波斯湾、红海、地中海,乃至东非海岸。琴有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音声袅袅,一拨一弹万里情,古往今来尽和声。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变迁与人格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的兴起,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宏观上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微观上使人格结构发生了现代性的转型。社会结构是人格结构在社会活动中的投射,人格结构受社会结构的规约并随之转型而分化。在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从领域合一到相对分离,人格结构则实现从依附性向独立性、从单一性到多重化、从伦理型向法制型的转变。人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从战争夺取政权到和平建设、从少数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到若干个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从一个统一的阵营到各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独立探索和实践的曲折过程。在它前进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一种增进社会和谐的政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政治社会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在经济体制上,从僵化的计划经济走向了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在政治理念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了以建设民主法治、服务民生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蓝图上,从落后的传统农业社会走向了中等发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在文化形式上,从单一的革命文化走向了多元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5.
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宣统退位、缔造共和等耳熟能详的重大事件让一个古老的国家、一个古老的民族,以及当时的每一个老百姓都从头变到脚。男人剪掉了头发,女人解开了裹脚布,孩子从私塾走进学堂,老人们也脱掉了长袍马褂。央视热播的59集电视剧《走向共和》取材于1895—1924年清末民初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社会生活,这段时间也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复杂的年代,内忧外患困扰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国家的体制在变,社会的制度在变,官员的角色在变,百姓的生活在变。从改良到改革,从改革到革命,从立宪到共和,从皇帝到总统……革新派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保守派在历史舞台上屈膝  相似文献   

16.
为现代公民举行成人仪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社会转型的社会现实需求谈起,论述了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呼吁在青少年中提倡从自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廉政建设思想。文章认为,邓小平同志不仅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揭示了廉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还从理论上回答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搞好廉政建设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强调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8.
从建国至今,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目前中国基本上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本文从意识形态和工业化目标的角度对这一历程进行解析,由此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0月1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从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新中国迈上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康庄大道,在绵延千年文明的这片大地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从这一天起,中国工人阶级摆脱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成为了国家的领导阶级,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中心主义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一种生态伦理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虽然与其存在一些共识,但并不是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再版、翻版,而是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是贡献给世界的又一中国智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自然观上,对生态中心主义实现了从自然主义整体论到实践论整体论的超越;在发展观上,对生态中心主义实现了从对立论到互促论的超越;在价值观上,对生态中心主义实现了从以生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超越;在治理观上,对生态中心主义实现了从注重德治到主张德法并治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