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王中人 《唯实》2001,(9):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王中人 《唯实》2001,4(8):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刘占群,聂希训“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就此作过多方面的论述。他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  相似文献   

4.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它是否如一些人所说的是“历史的误会”呢?我们说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艰辛探索,实践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正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主动性的有机统一。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洪仁(王千),企图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走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内涵所谓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按邓小平自己的话解释 ,就是“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任何一种理论形态 ,都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产生的 ,既然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 ,又是时代、实践、历史经验的产物 ,因而它必然展示出特有的思想内涵。首先 ,中国式的现代化 ,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 ,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1 979年 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针对社会上一股“西化”(即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 ,就明确指出 :“为了实现四个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仍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让历史来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7.
艾煌 《前线》1965,(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一二九”运动,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的进程,证明了党和毛主席所指出的一条最重要的真理:中国必然要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青年要走这条历史的必然之路。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就是全世界都要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条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在革命事业进行中,不论遇到多大困难,受到多大的破坏,有多少迂迥曲折,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这是对历史和观实作了科学概括的正确的命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学习的体会和认识。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非是哪个人的奇思遐想,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实践而作出的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09,(7):38-39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仍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让历史来作出回答。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有些人恶意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说“中国的出路是资本主义化”,叫嚷中国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对于这种有悖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历史事实的言论,必须澄清。中国为什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决不是能够以某些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学习研究了中国近代史有关资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演进史上,基本是"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改良主义思潮",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社会制度变迁史上,属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改良形式.民主社会主义的反科学社会主义本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人类历史的基本结论.从当前国内外背景看,<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前途>的发表,似乎显示了中外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共同诱导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迹象!深刻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首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私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01,(6)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大尺度的历史时代。既要坚信"两个必然",又不能忽视其实现所依赖的物质条件。但是,这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只是未来的事情。不管资本主义世界编造多少神话,都否定不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必然性。中国人民对于资本主义没有天生的偏见,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抉择。忘记"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不是社会主义者,不从做好中国的事情入手是空头的社会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心,归根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只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我们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观,才能坚定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好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认识.一、战后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这些是否改变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两个历史必然性”的客观规律?二战以后,尤其是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的几十年间,资本主义在经历频频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破坏和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历史性冲击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进行了修复性的调整,如改善民主、完善法制,国家干预经济并在某些行业中实行国有化,发展公共事业、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向高科技产业方向调整经济结构;同时,资本大量输出,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国际市场等,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确立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0,(2)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从100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今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进一步从根本上搞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走不通,真正懂得50年代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资本主义的梦想在中国破灭的原因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从1840年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大趋势,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变革这程中,国际范围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两种社会制度必然进行着尖锐复杂的斗争。国际资本主义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思想渗透,图谋通过“和平演变”的途径使我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成为西方垄断资本的附庸。它们渗透的内容之一,是大肆渲染社会主义国家的暂时困难,捏造社会主义的危机,低毁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在春夏之交发生的那场风波中,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前,正值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发生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这场讨论,实际是一场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论战,是继“问题与主义”论战之后,于一九二○年十一月开始的关于中国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论争。  相似文献   

19.
涂金坤 《求实》2005,1(12):72-75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在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是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