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谦抑论与能动论是对审判权不同层面属性的描述,在本体论上,审判权必须是谦抑的,而在方法论上,审判权应当被能动地行使。司法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决定了审判权的被动性与谦抑性,但法官之主体性和司法情景的社会性,又决定了审判权能动行使的必然性。在其现实意义上,恪守审判权谦抑之原则,乃中国司法改革不容突破的底线;而完善审判权能动行使之原则与方法,则成为改善司法实效风险最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审判权之公正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审判公正的最基本要求是司法中立。我国刑事审判权的具体内容存在影响公正审判的规定,必须通过修改立法来克服庭前程序性审查仍然可能退化成庭审实质性审查的缺憾,必须取消审判机关的刑事强制措施权和主动调查的侦查性权力,还审判者中立角色。二审法院的审判权必须进行调查,以保证审判权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宋汉林 《河北法学》2013,(2):168-176
民事审判权具备谦抑性与能动性两种属性。程序启动阶段审判权之谦抑性要求法院应尊重当事人对诉权、诉讼标的及程序的选择权,而能动性则要求法院对诉权行使作必要审查,对诉权滥用作必要规制,对诉讼要件作必要限定。诉讼推进阶段审判权之谦抑性要求法院应遵循权责统一、司法中立和程序理性原则,而能动性则要求法院要审查当事人的适格性,要衡平双方力量差异,要控制诉讼时空的推移,要强化公共利益的维护。案件裁判阶段审判权之谦抑性要求法院裁判不得干预立法权,不得超出诉请范围,不得违反既判力原则,不得主动启动执行程序,而能动性则要求法院能动运用办案技巧以做到案结事了,能动解决个案纠纷以引导政策制定,能动解释法律以弥补技术漏洞。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执行体制改革过程中,通过逆向推导,能够得出审判权和执行权必须分离的结论。结合“诉讼产品”理论,在此基础上,应当将执行工作归入司法行政工作的范畴之中。通过对执行权权能的逐层剥离,提出执行权应限于推动程序,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实体判断权均应归入审判权的行使范畴。同时,应当设计审判权和执行权无缝对接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5.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公正审判权之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本文就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个人隐私权以及公正审判权之冲突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权的公正行使不仅关系到具体个案正义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局。我国当下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审判权公正行使。笔者尝试从审判权的概念及特征、公正与司法公正、公正行使审判权的价值取向、确保审判权公正行使的路径等几方面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08,6(6):19-28
近年来,尽管我国刑事诉讼在公正审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改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以便贯彻落实《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要想使我国真正地实现《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不仅需要紧紧围绕公正审判权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而且需要对其他与之相关的制度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李浩将判决作为审判权实现的主导性方式,严格依照法律规范解决争讼,是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事纠纷的司法解决与司法外解决的根本区别之所在。长期以来,我国的民诉制度采取了与此不同的作法,把调解作为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  相似文献   

9.
马明亮 《北方法学》2012,(6):136-142
我国之所以出现法院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以及地方政府对法院审判权的不当干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法院的"人财物"管理方式存在制度性缺陷,即法院行政化的人事制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经费保障制度与现代审判权的运行规律存有内在冲突。它"后台"式地消解着法院的独立性,必须建立以符合法官职业特性和审判权运行规律的"人财物"管理制度,这是审判权独立运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是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国家机关。它既不同于政府,也不同于企业,应具有超然的独立地位,是一切纠纷的最终解决机关。然而,这些年来,一方面民事审判方式在不断深入开展,另一方面法院却出现行政化和企业化的怪异现象。所谓的法院行政化和企业化是指法院所设置的一些制度和代表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法官的审理行为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主要讨论和解决诉权与审判权、检察监督权与审判权、社会参与权与审判权、调解权与审判权以及执行权与审判权之间的关系。《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权力配置所环绕的轴心是审判权,其基本的思路乃是对审判权的制约和监督。诉权和审判权是诉讼中的一对矛盾范畴.它们之间既有统一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宪政背景下我国民事申诉制度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审判权有三要素构成,即合法的审判组织、正当的审判程序和适用法律的正当性.公民的司法申诉权来源于公平审判权的受侵害事实.公平审判权侵害事实的类型化是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的类型化基础.我国公平审判权第三要素——"适用法律的正当性"的保障和救济问题仍未解决.民诉法再审制度修改之后,审查法律、法规正当性的司法主体条件已经具备,适时建构这一制度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高权 《中国审判》2014,(3):73-75
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点。合议庭作为行使审判权的基本审判组织,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合议庭制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审判长的角色定位,审判长角色定位不准会使改革偏离方向。笔者认为,从审判管理学的角度看,审判长的角色是由合议庭的结构决定的,而合议庭的结构又取决于合议庭的构成要素及其审判活动规律。合议庭是介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种不固定的审判组织,审判长是合议庭的一个职务称谓。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0月发布实施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审判工作的行政管理模式,不适应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严重影响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在第6条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必须实现的具体目标中提出,“以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为重点,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人民法院显然已经认识到审判权行使的行政化对审判工作的严重影响和危害,试图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审判权的运作过程摆脱行政化模式。各地法院积极贯彻和执行,并制定了一些改革措施。例如,推行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加…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正实现之程序机制——以当事人诉讼权保障为侧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学》2015,(4):41-55
司法公正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机制来表达和实现,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权之构成司法程序的基本要素,当事人诉权的程序保障直接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通过程序机制合理界定两者的程序角色,为当事人诉权实现提供便利的程序机制,充实对当事人实现诉权之程序制度,适当强化法院对当事人诉权实现之程序保障义务,司法公正之实现便具备了程序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完善司法责任制,意在摒除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审判权运行的内部行政化,建立符合司法属性和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同时,通过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法院管理的科学规范,促进审判质效的提高,从而达致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作为直指审判权的措施,完善司法责任制在四项改革试点内容中地位重要,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应全面认识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做好制度构建,确保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刑事制裁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民事诉讼中实施的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也有对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人定罪判刑的实例。海外的一些学者对此规定不甚理解,认为这是“刑、民不分”①由于此问题涉及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我国法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亦不很深入,在加强法治、完善诉讼制度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法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护公民、法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法院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这一重大决策;把研究人民法院如何独立行使审判权,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保证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任务,历史地摆在各级人民法院的面前。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问题,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文件中都有专条规定,但这些规定对人民法院怎样独立行使审判权,如何保障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等问题,却未作出具体的规定。由于法院制度不够健全,人们对“独立”这一法律用语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大的片面性。虽然许多教科书都从理论上对人民法院独…  相似文献   

19.
任强 《政府法制》2010,(5):52-53
民事诉讼审判权与法官中立 一、民事诉讼审判权 (一)民事诉讼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中,不少问题的争议之所在,涉及控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刑事案件为公诉案件,故在刑事程序中,所谓控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上。譬如,以量刑轻重作为划分审级管辖的标准之一,是否会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