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越南华文教育近年来出现较明显复苏,华文从华人的民族文化载体逐渐发展为越南社会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联系、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有力工具。这些新现象为传承越南华族文化、增进中越交往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针对当前越南华文教育的资金、师资、教材等问题,中国可在越南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以补充与协助,为中越关系的深化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解禁后已走过13年的旅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这离不开印尼华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华文补习班(学校)的贡献.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尼华文补习班(学校)的学生构成、课程设置、师资情况以及发展中的问题,认为印尼多元的、多层次的华文市场为印尼的华文补习班(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印尼瓦希德和梅加瓦蒂两届政府均主张多元文化社会,调整了华文政策,华文教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印尼华文教育面临师资严重短缺、师资队伍老化、教学水平不高、学生学习华文困难等诸多问题.通过对印尼华文教师进行田野调查,进一步了解到印尼华文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解决困难和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重获生机的缘由,既在于华族民族国家认同的完成,又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务实的外交政策.其内外两方面的推动,决定了本地区华文教育恢复和振兴的势所必然.故而,华文教育在中国-东南亚国家之间,不仅具有商业的功用和文化的价值,而且也将成为区域化进程中一个有意义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华文报业集团将手握学生报,一起"iChinese"(爱华文),视为华文报业与华文教育发展的双赢模式。以贴近年轻人的内容和各种创意活动;搭建多媒体言论平台;有声报纸;发挥双份报纸的阅读成效等方式来建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华人移居马来亚地区近数百年,对华族文化具深厚影响力的华文教育,亦在本区发展几近百年,在殖民地时代,由于英殖民地政府初期以华人为马来亚地区之短暂居民,对华族子弟不愿提供教育而任其自由发展,一次大战以后,海外华人文化与政治意识急速升起与成长。这种以中国为导向的意识引起华族侨居地政府的猜忌。英殖民地政府开始监控华文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来亚土着民族主义的兴起,使华文教育成为一个颇为复杂的政治难题,马来亚联合邦于1948年2月成立,1955年获得自治地位,于1957年8月31日获得独立,并于1963年9月结合新加坡、砂劳越、…  相似文献   

7.
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是指海外华侨华人来中国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华侨华人在所在国对华族子女所进行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外的一种延伸,与中国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地域、风俗、当地政策等原因,海外华文教育又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目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华文经济价值的提升,海外华文教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曼谷民办非全日制华文教育存在优质师资及合格管理人才匮乏、教材针对性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华语应用的现实环境、行业过度竞争、缺乏政府有效支持、本国或本地区同行间以及与中国或周边国家华教界联系不密切等问题。为此,必须革新教学方法,编写实用性强的本土教材,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校际协作,建立协调机制,在华人社会积极营造中华文化氛围,与国民教育体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曼谷民办非全日制华教界对自身发展前景抱有极大信心,这种信心既是基于对华文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是基于对华文教育历史使命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的华文报纸始于19世纪末,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剩下5家主要华文报纸。本文简要回顾菲律宾华文报业的历史发展,阐述菲律宾华文报纸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析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华文教育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对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初期,许多华人社团创办了实行华文教育的学校。许多华团专门针对华文教育设立奖助贷学金,积极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独立后,面对政府采取的限制、压抑华文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华团尤其是华人教育社团起而抗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积极维护华文教育的地位和权益。事实上,华团是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在印尼大多从商。本文以印尼官方公布的数据和部分权威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印尼华人和华商资本数量进行推估,指出印尼华人约达1000万,华商资本达1638亿美元。自1980年印尼政府放宽华侨入籍条件后,绝大部分印尼华侨通过入籍成为印尼公民,而华侨经济也自然演变为华人经济,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印尼华商资本仍面临诸多困境,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印尼华资银行所受到的打击与损失也是前所未有的。产生这种状况及损失的原因何在?应怎样来看待及评议印尼华资银行业?它们的现状与前景如何?这些均值得人们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沈玲 《东南亚纵横》2013,(12):69-74
调查发现,就印尼华人家庭而言,代际不同,对媒体的使用倾向也不相同。祖辈常用媒体依次为报纸、广播、影视、杂志和网络;父辈最常用的媒体依次为报纸、影视、杂志、广播和网络。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常用媒体依次为网络、影视、广播、杂志和报纸。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效度,必须注意传播策略,重视网络与影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聚焦于20世纪初期的爪哇排华运动,考察了华人资本主义发展与近代印尼民族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这次排华骚乱是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对华人资本主义扩张的一种自发反应,近代爪哇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华人商业文化与伊斯兰宗教文化、华人资本与印尼民族资本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商业竞争是导致这次排华骚乱的一个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在谴责与抨击印尼民族资产阶级针对华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和野蛮排华暴力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这次排华骚乱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反省华人资本主义扩张进程中的商业道德,并思考在多元社会里华人资本主义发展所依托的商业文化应如何与其根植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以促进多元族群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华文教育本土化是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必然趋势。泰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始于50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则始于60年代中期。其他一些国家由于政治变化等国际国内因素,甚至将华文学校国有化。在这种情势下,华文教育如何在所在国落地生根并发展?本文将从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困境和出路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马来西亚经济稳定增长为本地华商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华商资本的绝对值不断增加,华族依然是国内拥有有限公司股权最多的族群。不过由于国有资本和土著私人资本的扩张,华商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华商大企业行业分布广泛,保有强大实力,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但总体实力与官联、土著大型企业相比稍逊一筹。华商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发展空间广阔,在马来西亚经济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在1998年后上台的印尼新政府推行民主化改革的框架下,印尼华人尤其是福建籍的华人社团纷纷出现。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福建籍华人社团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在社会福利、文化教育和经济交流等领域积极参与印尼的多元社会建设,成为当前印尼华人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互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新马华人社会的社会群体及经济组织在新马及华南的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依赖的基础,希望弥补以往研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侨乡互动时只注重实际交往的不足,而进一步探讨这一实际交往的基础即无形的信息流动。另一方面,跨国社会联系又是建立在国家的基础上,因此希望能在探讨跨国社会网络的同时也回到国家层面,进一步揭示国家在网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笔者赴印尼棉兰华人社区的个案考察为依据,把棉兰华人社团、社团领袖按经济实力、社会活动能力做了划分,并就各层次的社团与社团领袖的关系,分析了棉兰华社的内部结构,以期探讨这一有特色的印尼华人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