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巴渝新居和D级危房建设工程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村镇的重大举措,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璧山区大兴镇人大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对镇域巴渝新居、D级危旧房改造建设类惠民利民项目的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调研发现,申请巴渝新居和D级危房的部分有房户不愿拆除旧房,违反了建设管理规定,影响申领新建的房屋产权证,有的项目在  相似文献   

2.
《协商论坛》2016,(4):31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的人分享到政策“红利”.但由于政出多门,政策不配套不衔接,致使一些涉农惠民政策的落实精准度不高,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比如惠民补贴方面,项目很多,但资金都很少,有的仅有几十元,这些钱补贴到农民手中,有的被农民买青菜了,有的打麻将输掉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比如“扶贫路”建设方面,交通、国土、发改、农业、水利、扶贫、宗教等部门,都有对基层的扶持项目,各修各的路,很难按路网规划有序建设,致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也很难统计出一个地方具体修了多少路.同时,由于专业不对口,缺乏专业人才和质量监督措施等原因,一些部门所修道路质量没有保证,前修后坏,群众意见很大.这既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浪费了国家财力.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7)
<正>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应当说,随着国家和各地扶贫济困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各样的扶贫项目越来越多,惠民政策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一些扶贫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宁海县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开展"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作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成片连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投入少、见效快的方式,建设农村新社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村庄整治建设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5.
情深医疗票     
看病难,农村更难;看病贵,相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更贵.能否有效解决好农村农民的健康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06年以来,德清县委、县政府把扶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力争通过数年努力,让全县30万农民享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打造"健康德清",让人们少生病、不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17)
正全国文明乡镇"四连冠"的张家港市塘桥镇,近年来积极探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新路径,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搭建文化平台,拓展宣讲主阵地塘桥镇十分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村(社区)文化设施"八个一"全覆盖的基础上,投入约6000万元建成三大文化中心和志愿者之家。不仅提供图书馆、体育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还邀请专业团体来基层登台献演,极大提升了塘桥  相似文献   

7.
坚持文化建设与新农村规划相融合,与农民新村建设相融合,与文化惠民工程相融合,与农民精神需求相融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省大竹县针对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欠缺  相似文献   

8.
郭钰山 《江西政报》2009,(11):47-48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它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就要求我们党的农村干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  相似文献   

9.
在重庆市合川区肖家镇,人大代表围绕民生事项,广泛走访群众,监督惠民政策落实,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一个"走"字,老百姓得实惠;一个"走"字,彰显了人大代表的真情履职。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6,(8)
正近年来,张家港市始终紧扣文化民生,根据农民群众需求,着力推进政策、资源、服务、管理等文化资源要素向农民、农村倾斜,全市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为推动城乡文化发展、文化惠民润民的不竭动力,真正实现服务农民"零距离",服务基层"接地气"。一、推动文化政策向农村倾斜,夯实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基石  相似文献   

11.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落地”工作,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项目建设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包括项目决策——项目组织——项目融资——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后评价——项目评估——项目监督)的运作系统中,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决定项目实施的成败。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发挥监督职能,促进跨越发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既不能事无巨细地监督“一府两院”工作,但又要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利益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督促实施到位,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初以来,孝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围绕"整治乡村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主题,结合孝感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际,在全市7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及乡村文明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推广应用、生态农业及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等系列采访活动。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团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访民情,看实情,深感广大农民在政府主导下,环保意识大为增强,农村环境整治发生了可喜变化,农民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发展不协调现象。一方面,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文化生活枯燥乏味,精神生活空虚。众所周知,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建设的发展,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消极文化现象的出现,除农民自身的问题外,地方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农村文化建设领导者和组织者,地方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搞好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邢占军  张秀吉 《求索》2011,(4):72-74
在农村社区化建设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基础。本文以齐河县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构建出由基本生存福利、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文化福利、环境福利等五个方面组成的农村社区化建设中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对该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投资6.8亿元的31个公共环境改善工程稳步推进,投资3.5亿元的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列入了今年惠民实事,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在广饶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民生监督的基础上,广饶县民生投入逐年加大,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用"心"关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在洁净的环境里,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愿望。"县人大代表王仲武如是说。面对广大群众的殷切期望,该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生态之城、幸福家园"建设,突出把生  相似文献   

16.
蔡德坤 《政策》2003,(11):53-53
近年来,罗田县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乡村自然垸落为单位,大力开展以"树立新观念、培养新农民、倡导新生活、营造新环境、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垸落"创建活动,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孟文轩 《创造》2012,(9):50-51
县级党校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地、县党校是党校体系的大头,加强地、县党校工作,确保培训质量,是提高干部素质一项重要措施,要切实把地、县党校办好。"习近平同志也强调:"办好县级党校,对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县级党校主要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据统计,当前全国县市以下党政机  相似文献   

18.
王军 《当代广西》2008,(23):29-29
【解读】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沼气池建设工程列为18类民心工程之一,全区计划建设农村沼气池36万座。为了确保沼气池建设工作的落实,自治区林业局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并落实项目任务和资金,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目前,全区已完成沼气池建设12.2万座。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14,(2):50-51
<正>近年来,三亚凤凰镇全面构建文明、和谐、平安、富裕的新凤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镇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显著发展和进步。2013年,辖区全口径地方税收21亿元,同比增长16.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7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完成3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投资38.4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3.2%。二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投入23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镇区清扫保洁、"除四害"、"门前三包"等工作,全面  相似文献   

20.
凌云芳  孙昌进 《传承》2010,(9):46-47
20年以来,"分级办学"的农村义务教育正在令基层政府与农民承受巨大的压力,"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在县级财政上面临着总量不足的困境。在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的根源的基础上,再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义务教育的属性。作为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农村义务教育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基本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