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何建明 《新民周刊》2022,(13):32-35
在这里,我是一个当事人,也是一个观察者。我近期在上海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我正在写一本关于上海d的大书。本来我正准备回北京,票都买好了。3月13日我去成都参加了我的新书发布会,到了成都后,忽然发现我的行程码带星了,这意味着我回不了北京,只好于3月15日又回到上海,滞留在浦东的喜来登酒店。  相似文献   

2.
"人家说我的人生多姿多彩,问我满不满意。其实,无所谓满意还是不满意。我这一生,该做的事情都做了,现在我的事情做完了。我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别人。"带着平静的心情,100岁的黄苗子不再理会尘世的颂扬抑或诟病,潇潇洒洒地乘风而去。  相似文献   

3.
朱宜尧 《新民周刊》2022,(17):32-32
我外甥小名扣扣。我叫他狗外甥,他哏哏乐,也不生气。他心里有本账。早年我毕业分配到小城工作,我姐先于我五年来小城。我住单身宿舍,天天为吃饭犯愁。我姐煮了咸鸡蛋给我带着。吃过饭怎么也找不到成鸡蛋了。  相似文献   

4.
邵宁 《新民周刊》2022,(17):90-91
再过很久,我都不会忘记他们。了给年过八旬的父母团菜,几天前我潜入了他们的楼组为群。我先是加上了平时一直关心父母的居委干部小杰的微信,小杰再把我拉进了这个“延武机电大楼买菜群”。  相似文献   

5.
我是 1990年调入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在研究所工作已经有 10年的时间了。这 10年时间 ,正是我的前半辈子中的最重要的时期。从 30多岁到 4 0多岁这个阶段 ,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我把我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贡献给了我国的东南亚研究事业。当然 ,我也从辛勤的耕耘中得到了收获 ,1995年 ,学校破格提升我为副研究员 ,去年又被晋升为研究员。我在东南亚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和接受。回顾这 10年走过的路 ,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一点都不感到后悔。今后如果要我再一次作出选择 ,我仍然选择从事东南亚研…  相似文献   

6.
杨江 《新民周刊》2012,(42):51-51
杨老师善于体罚,迫于他的淫威,我吃过粉笔、喝过墨水,也咀嚼过阴沟里的烂泥,至于辱骂、打耳光、拳打脚踢,那更是家常便饭。……我很早便领会了什么叫"窒息"与"濒死状态"。温岭幼师颜艳红虐童事件刺痛了我的心也揭开了我深藏20多年的伤疤。作为一名3岁幼儿的父亲,我是没有勇气看完颜艳红QQ空间内上传的那702张虐童照片的,当那...  相似文献   

7.
罗皓  吴雪 《新民周刊》2020,(5):36-37
我18岁时,站在党旗下宣誓入党,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热爱。平时我不爱拍照,连新闻报道中用的图片都是自己临时拍的,但等这场"战疫"打赢了,等我们的祖国好起来,我想好好和家人吃顿团圆饭,拍张全家福。我是罗皓,今年44岁,是一名退伍军人,2019年3月,我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调配到崇阳县下属的天城镇,成为了一名四级主任科员。2月4日,我突然登上了新闻头条,传播最广的那篇文章《这位湖北干部,火线提拔》刷屏,让大家开始认识我。  相似文献   

8.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43):88-88
有个美国作家讲过,跟大多数人作对是没有好结果的。我是一只石骨铁硬的柚木壁炉。上世纪30年代,有个大老板在成都路造了15幢洋房,在木器行定做了一批壁炉,我就与同门兄弟一起住进了这条新式里弄。一开始房东还会升起火来,满房间热乎乎的,也让我无比温暖。后来,大概已经是60年代吧,房东对我说:烧壁炉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现在我要...  相似文献   

9.
曾剑 《新民周刊》2020,(17):85-89
深秋时节,沈城的天,已经很冷了,校花翻找我们御寒的衣服。她翻出一件军大衣。这件军大衣是正宗军品,一位部队朋友送我的。他酷爱钓鱼,希望我与他为伍,钓具都替我准备了。这件军大衣,是他为我晚上出钓时准备的,终因我不忍杀生,不愿害鱼性命,未与他同谋。那件崭新的军大衣,就一直没机会上身,闲置在家。  相似文献   

10.
姚谦 《新民周刊》2012,(18):84-84
这个世界依旧生机勃勃,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止,反而是因为多了谁而起了美妙的变化,多了的那些谁,应该就是我曾经怀疑、如今却让我满心佩服的新世代人。  相似文献   

11.
陆小鹿 《新民周刊》2020,(17):72-72
老方是我前同事,我俩惺惺相惜,算忘年交。有一年,老方请我去他老家玩,其老乡兼老同学设宴款待。一圈60后大叔,独我一个80后晚辈,气氛倒也融洽。主陪老秦热情好客,每上一道菜都要先为我叨菜。但我因对当地美食兴趣不大,加之食欲不佳,吃得少。于是,主陪副陪还没敬完酒,我的餐碟里就已经堆得像座小山了。  相似文献   

12.
入院12天,我发现客厅桌上的两条金鱼一直没喂食,依然生龙活虎。生命顽强,人一定比鱼更顽强。在这场疫情袭来之前,我曾设想过我的2020年:挣多点钱,孝敬老人,和爱人浪漫出游……但从1月19日那天起,一切美好戛然而止,我的愿望清单上只剩下两个字:活着。做了最坏的打算,交代了身后事1984年出生的我,是一名普通武汉市民,肖心诚是我的社交用名,因为我相信"诚实如金"。  相似文献   

13.
陈建华 《新民周刊》2022,(17):96-96
许多看似不相干的东西,突然闪现在记忆里,成为世间眷恋的部件。崔健的线上演唱会,可惜我错过了。我在想,为什么对80年代没有那种怀旧感?或许我出生得早,我出生于解放前,阴郁的童年记忆,那是可怕的,伴随一生。  相似文献   

14.
马晓 《新民周刊》2020,(9):76-77
在工厂和医院的工作完全不一样,我之前从来没做过这种工作,所以刚来时也是完全摸着石头过河。我发现,首先得跟工人打成一片,先成为工人的朋友,再来更好地宣讲专业的医疗知识。2月27日,是我结束隔离病房工作后,在酒店隔离的第十天。当天下午,我接到了医院通知,因为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隔离期结束后我就不用再进隔离病房工作了。  相似文献   

15.
守鱼的人     
王仲昀 《新民周刊》2022,(34):F0003-F0003
武汉火炉,一个高温日,我到武汉采访了中国著名的鱼类专家危起伟。此前我一直关注水生物种的保护,也电话采访过他。这一次,在白鲟最终被认定灭绝后,我想当面和他聊聊他与白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歌德与羊驼     
羊小穷 《新民周刊》2012,(50):96-96
我学了一年左右的德语了。开始学没多久就越忘越多,到现在什么也不记得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并不像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功夫,人家是无敌了,我是白学了。偏偏我有一个以装逼为己任的德语系朋友,从前她不时用英语跟我谈话,可惜我英语还行,她除了问几个冷僻的单词难倒我之外没能有什么优势。后来我开始学德语了,她就时常在吃烤肉的时候用德语英...  相似文献   

17.
梅宝 《新民周刊》2022,(13):82-83
一个曾经让我感到薄情的小区,此时此刻却是我最温情的家园。我是静安风华苑小区的居民,平时的工作是广告设计。在这个小区里生活了十多年,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小区。邻里之间就像戴了面具一样,没有笑容地在小区里生存,隔壁家住了谁、业委会换届也是漠不关心。我一直遗憾自己生活在一个薄情的小世界里,直到这次疫情来了,才发现小区的团结与自治力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8.
刘放 《新民周刊》2023,(39):39-39
到一个研究会兼职,我当然要好好学习前任的工作经验。我称他为老师,他笑眯眯地摆手,说,直呼老沈好了。但他称我为老弟,我说,应该是老徒弟吧!那么,我该拜老师傅了。他又笑笑,有那么点笑纳的意思。我的这个师傅今年年满84岁。也就是说,不是真心喜欢,又干起来得心应手,他不会干这么久。业务上的事儿咱不多说了,时间已说明了许多。我俩每天必须面临的相见,就颇多趣味,相形之下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9.
我是值班站长,我更心疼每天在站台、在收银台、在闸口、安检口值守的同事们,如果你问我,他们的父母会担心吗?会害怕吗?我想都会有的,但没有一个人说过,要请假,要退缩,要放弃。大年初十,清晨4:30,我比往常提早了半小时出门,老公从家里开车送我到接驳地铁站,前往工作地点上海7号线常熟路车站,作为地铁系统的一名普通值班站长,在常熟路站工作了11年,早已习惯了春节没有假期的日常,只是今年格外地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他们的结论证明,每一位美国女性都有高潮的可能。有的人就觉得自己是性冷淡,可能不会有高潮吧,最后通过他们的治疗就发现,每一个女人都可以,只要你学一学就会了。《性爱大师》这本书我最近看了,我先看的剧,因为这两个人太有名了。关于这本书我想讲三个东两,我觉得这本书里面有三个东西是最吸引我的,也是最值得再的,第一个是马斯特斯和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