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国家对国有企业管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现在看来,现行的股份制改造方案还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国企固有的弊端,也不可能实现国企顺利脱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企关系仍未明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必须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经济实体,但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从各自利益出发,不愿意把经营权完全放给企业。而许多企业也受益于政企不分,他们不仅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许多优惠条件,甚至有时还可以赖政府的帐,逃避责任。因此,虽然政企分开在法律上、文件…  相似文献   

2.
李东旭 《世纪桥》2010,(18):11-14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一些乡镇企业为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问题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孕育了股份经济的萌芽。1979  相似文献   

3.
华浩炜 《唯实》2000,(2):40-43
20年来,国企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和国企亏损呈不断扩大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国企改革中,忽视了代理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代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思路。 一、产生代理问题的原因 企业作为一种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群体性协作经营组织,存在着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多个利益主体,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在实行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是这一契约关系的委托人,而经营者(即经理)是代理…  相似文献   

4.
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实现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国有企业改制转机,提高效益,进行战略性改组,开展资本运营,从而最终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加之社会各方面的配套改革还不到位,这样,在股份制改造的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表现。 表现之一,把股份制改造“简单化”,认为企业改制“一股就灵”,结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在股份制改造的实践过程中,有些地方或企业偏离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宗旨,股份制改造搞得不伦不类,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厂”,也不象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5.
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公司的成立拉开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序幕,十几年后的今天,国企股份制改造已达到了9200家的规模,股本金额达到6000亿元。中国国企的股份制改造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探索之中,其原型可以溯源为乡镇企业的前身即乡村企业集资入股、合资入股与股金分红的企业组织模式。1979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肯定了乡村企业为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问题所采取的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当80年代城市改革开始起步的时候,乡镇企业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一些国有企业的借鉴,1984年4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介由于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推进股份制改造,可能会使国有企业从一种低效率矗立 向另一种低效率;同时,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旨在通过其他产权主体的加入来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改革思路有必要进上步探讨。对国有控股企业来说,由于缺乏竞争性环境,国家不得不负提低效率企业的全部监督成本,其他产权主体搭国家的便车。国有资本的收益可能更低。鉴于此,国企改革应  相似文献   

7.
1984年,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股份制问题已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与此同时,股份制的改革试点工作在各地逐步展开,我省一批企业也陆续踏上了股份制改革的道路,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借鉴。本文拟总结这一改革的经验,并对如何推进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标志.经过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渐进过程中逐步深化,已初见成效.但是,当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国有企业改革依旧步履维艰.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经济制度创新的问题,也涉及诸多深层次的政治制度创新和社会制度创新问题.搞活国有企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要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政治层面上去考虑,并作出相应的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深切地感受到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巨大作用和经营运作中的历史责任。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一、国有资本“人格化”、劳动力“资本化”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贺阳 《前线》1993,(17)
西方企业制度与股份制在西方,股份制总是同公司法人制度连在一起的,也可以说,股份制就是公司法人制度。简单地讲,股份制是一种财产的组织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它的特点是若干个不同的所有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共同出资组成一个法人企业,出资人的收益按其出资比例进行分配。说到企业制度,西方国家,或者说目前世界上多数  相似文献   

11.
王蓓 《世纪桥》2008,(5):67-68
中国政府决心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一系列大胆的股份制改革计划。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改革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决心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一系列大胆的股份制改革计划。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改革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改革中,一个新的股份化浪潮渐成涌起之势。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股份制和股份制改革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以便真正从实际出发,积极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其难度和风险都加大了,改革中的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全局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科学操作,避免大的失误,这样才能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再次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提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这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全面进入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的攻坚阶段。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所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权关系模糊不清,解决的办法是走产权关系清晰化的道路,实现国有产权人格化,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专一,程序规范,有明确的法律保障。产权只有明确清晰,才能得到有效而可行的保护,财产的使用才能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正是这一深层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加深刻认识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规律,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理性思考,无疑是有益的。一、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向深层推进的关键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国有物资系统自1994年以来,至今已连续四年大规模全行业亏损,据内贸部报表显示:目前全系统亏损额累计已达200多亿元,企业亏损面在70%左右,一部分亏损严重已资不抵债的物资企业被迫进入停业、破产状态,下岗、待岗的职工比例在逐步上升.国有物资企业经营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毋庸置疑的现状,这已引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认清国有物资企业出路,已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  相似文献   

18.
贺阳 《新视野》2000,(2):22-23
当前我们面临的诸多经济难题以及不少社会问题 ,很大程度上源于国有企业。从长远看 ,问题的严重性还远不在于国有企业本身 ,而在于我们对它的认识以及对它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还没有到位。认清国有企业问题的实质近几年 ,为了搞好国有企业 ,主要采取了抓大放小 ;三改一加强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选好领导班子 ;派遣稽查特派员 ;制止重复建设等一些措施。这些措施不能说没有效果 ,但更多的只是在表面层次发挥了功效 ,而没有真正触动体制制度、机制结构层面 ,因而不可能从整体上根本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以及由其引发的…  相似文献   

19.
王霞 《理论学刊》2002,(2):56-57
毛泽东同志曾提倡,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照辩证法办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国企改革仍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化国企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笔者就这个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回顾国有企业26年的改革历程,产权模糊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核心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不可回避的地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国有企业遇到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没有真正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围绕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