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展望我们民族艺术的群山,有两座让人注目仰止的峰峦。它们像孪生兄弟般耸立于云端高处,惊绝而峻伟;它们又都出自一位伟人的手笔,这也许在世界艺术史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   创造这艺术双峰的人,就是那位风云百年、党和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   也许,毛泽东并无意在艺术之巅占尽风光;也许,这种无意才孕育了最深厚最强悍的创造力量。在戎马生涯之中,遍览山河的壮丽,勾起他对华夏千载的回想:那“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那雄霸欧亚的“一代天骄”……铸就了他的豪情;在那橘子洲头的秋色里,在那雄关立马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两位伟人.毛泽东是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文学造诣很高.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同为思想家,毛泽东与鲁迅看问题都很深刻,但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20世纪在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的文化巨人,是中华民族现代新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推进者.毛泽东同时具有思想家、著作家、诗人的品质,从而取得了与政治、军事并驾齐驱的文化成就.毛泽东在"思"、"诗"、"志"、"事"四个方面铸就和塑造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不朽灵魂、崇高品格,高扬了代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的坚韧意志,规划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模式和指导方针,开拓了新文化的建设大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对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所创造、倡导、坚持的思想、精神的背离,因而不能以此抹杀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蠡木 《党史博采》2001,(8):32-35
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鲁迅比毛泽东大12岁。两人从未见过面。他们是思想上的契友,是志同道合者。毛泽东对鲁迅的敬仰、钦佩之情,在各个时期溢于言表。 毛泽东主要是通过长期、大量阅读鲁迅著作,了解鲁迅的价值,认识鲁迅的伟大的。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24名青年,坐火车离开长沙,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这是他第一次走出湖南。毛泽东一到北京就起草了一个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给有关方面协调,还为他们筹措路费而四处奔波。他此次来北京,主要是为了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 朋友们分赴各预备班学习后,毛泽东留在北京。经北京大学哲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影响颇深,其中科学的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政治思想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思想、传统策略文化与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古代修身理论与党员队伍建设思想的联系都是相当紧密的。  相似文献   

6.
艾斐 《党史文汇》2000,(8):20-22
毛泽东曾经满怀感悟和情愫地说过 :“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这是一句亲切、朴素而平实的话 ,但却深刻地表明了他与鲁迅之间的高度精神契合 ,特别是毛泽东终生不曾见到过鲁迅 ,鲁迅也终生不曾见到过毛泽东。在这种互未谋面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心心相通 ,那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呵 ,那又该是一种何等深邃的契合呵 !这种高度精神契合、心灵相通的实现所依恃的基本条件 ,主要是在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理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高度思想交融与人格景仰。鲁迅景仰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及其所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 ,而毛泽东则景仰鲁迅的泼辣犀利的文风和坚贞不屈…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他的著作、讲话、报告和一些书信中,多次谈到鲁迅及其著作,并对鲁迅在中国革命和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作过很高的评价,他们虽然相知相契,但两位伟人却终生未能相见。早在三十年代,毛泽东曾遗憾地对冯雪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见过鲁迅。”幸而通过冯雪峰,毛泽东了解了许多鲁迅的情况。由于冯雪峰的特殊身分,使他成为毛泽东与鲁迅之间的忠诚联系者,在这两位伟人之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沟通工作,起到了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其十分重视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自省、自觉、自创进而实现自我。毛泽东以浪漫主义人格追求,致力于通过改造个体世界,唤醒主体性;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主张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个维度对国民价值理念进行集体改造,使人民大众走出黑暗的洞穴,走向独立、文明、自由的“理想国度”。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革命、建设的意义更新,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源泉,对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览》2001,(5):54
1934年初,“左联”作家冯雪峰在瑞金见到了毛泽东,冯雪峰向毛泽东汇报了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特别详细地向毛泽东介绍了鲁迅的情况。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述。  相似文献   

10.
甄梁 《党的文献》2007,(2):86-87
1971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同参加武汉地区座谈会人员谈话时说:"我劝同志们看看鲁迅的杂文.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个圣人.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毛泽东为什么如此推崇鲁迅?如何看待他与鲁迅的关系?本文试作读解.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遂派中央局文委书记、现代诗人兼文学评论家冯雪峰,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于1936年4月25日到达上海,寓居鲁迅的家中,负责审查、整顿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各抗日救国团体的工作。为了尽快打开局面,4月底,冯雪峰急需要物色一位既忠诚党的事业,又积极肯干的同志,于是,他就请鲁迅在左联内部寻找一位这样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2.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和政治伦理的集中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政治价值观突出地体现在"严、廉、实、信、爱"等五个方面,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厚植这些党内政治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严"文化方面,致力于铁一般的纪律文化、严管干部的吏治文化;"廉"文化方面,以身作则践行艰苦朴素文化,带头管好身边人,以良好家风匡正党风政风社风;"实"文化方面,提倡讲实话、做实事、倡实风;"信"文化方面,注重信仰文化的培育,强调注重自信文化的养成;"爱"文化方面,强调共产党员要有"爱他人"的奉献精神,还要有"爱自己"的觉悟修养。  相似文献   

13.
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学习苏联经验,借鉴西方政治体制的某些优点,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立足于中国实际和民族特点,批判地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学习苏联经验,借鉴西方政治体制的某些优点,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立足于中国实际和民族特点,批判地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1920年7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他联合新民学会会员创办了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文化书社。该社及其各分社一直存在到1927年“马日事变”,为在湖南传播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初期建团、建党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人民战争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八路军文化。毛泽东为八路军文化的孕育、发展、弘扬和传承,为夺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保证了八路军文化的先进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军队和人民,确保了八路军文化的民族性;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文化为抗战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坚持发展教育、扫除文盲,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充分展示了八路军文化的大众性。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骨干作用,突出了八路军文化的科学性、艺术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从八路军文化中汲取营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早年赴日留学,后改医从文,曾任《新青年》编辑。其著述主要有《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其杂文如匕首投枪,直刺黑暗现实。鲁迅多作格律诗,沉郁深闳。鲁迅是毛泽东毕生学习、研究、推崇的伟人,多次给予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50年9月,柳亚子先生定居于北京城内北长街89号,这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子,红砖绿瓦,雕梁画栋,修葺一新。在新居客厅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上天下地之庐”匾额和鲁迅先生赋赠亚子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珍贵墨迹。还有两幅苏曼殊的山水画,这些匾额和书画无声地说明了柳  相似文献   

19.
鲁迅思想和文学创作的独创性对当代先进文化建设仍是一面旗帜;鲁迅的“立人“与“立国“思想,仍是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鲁迅的“业余性“昭示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应积极关注整个民族和世界的发展;鲁迅的“拿来主义“思想,仍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方针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斯大林作为中苏两个大团、两个大党的领导人,曾经有过不寻常的交往,结下了不平常的关系。透过这些关系,折射出中苏两党、两日之间的许多恩恩怨怨、去非曲直。“一生写过三批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曾经坦言“一生写过三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解释三篇文章写作的深层背景说:“第一篇在延安,1939年斯大林60寿辰时写的”,当时欧战爆发,苏联需要我们的支持,我“抛弃个人感情,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祝寿”。“第二篇在莫斯科,是1949年他70寿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