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指纹应用到案件侦破以来,首先是人工比对,人工比对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只对有重点嫌疑人的案件的指纹进行比对,二是只对少数重特大案件的指纹进行地毯式的比对,而且一般也是只限于对本地的十指指纹进行比对,而对外地的十指指纹进行比对的是少之又少。这就使案件串并和对那些流  相似文献   

2.
2020年9月初的江苏南京闷热异常,来自全省各地的刑侦专家齐聚江苏省公安厅,一场为期3个月的"重大案件指纹比对"战役,在这里悄然拉开帷幕。聂红枫是丹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指导员,有着15年刑事侦查工作经历。和以前的若干次"重大案件指纹比对"战役一样,这次他同样带着"目标案件"而来,其中包括"94·7·11"凶杀案。在这起凶杀案里,一名出租车司机和他押车的妻子被歹徒残忍杀害,出租车玻璃窗上留下两枚疑似凶手的指纹。  相似文献   

3.
赵彤  吴敏  阿勇 《警察技术》2015,(5):11-13
随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公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指纹数据库的库存数据量也随之迅速上升,进而导致指纹比对精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其表现在于相同的指纹比重关系,在大数据集上(如千万人级甚至亿级指纹数据集)比对准确率及排前率可能明显劣于小规模数据集上的比对结果。拟就该问题展开分析,从细节特征点及指纹纹线角度提出:引入更多具有较高区分度的新特征是应对比对精度衰减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指纹采集比对系统我国自九十年代初开始使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但指纹捺印工作仍然使用传统的油墨捺印方法,其捺印质量和速度严重影响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建库和各种查询工作,同时也制约了指纹管理工作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与浙江师范大学计海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便携式指纹采集比对系统》。它密切结合我国公安业务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了指纹应用中指纹采集和比对工作同步进行和移动完成的难题。《便携式指纹采集比对系统》是率先通过公安部刑事技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  相似文献   

5.
由于客观原因,现场指纹不可能与样本指纹完全一致吻合.概率比对可以很好解释现场指纹为何与样本指纹不完全一致,此种认定法较同一认定更具合理性,是比对方法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指以指纹自动处理为核心的指纹处理、管理、识别计算机系统,具有存储容量大、比对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便于应用等诸多优越性。指纹自动比对系统不仅提高了速度,最主要的是提高了比中率。但系统的使用是离不开人的,其中捺印指纹入库质量、现场指纹入库特征标识准确性、系统的维护等工作都离不开技术人员,各个环节的技术员的综合能力的优劣,及对系统性能的熟悉程度,均直接影响到检索比对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的意义近几年来 ,在我国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公安机关 ,已逐步开始运用指纹自动比对系统对指纹进行检索与比对 ,使技术破案率直线上升。我省长沙市公安局从 94年建立此系统以来 ,通过此系统直接侦破案件平均每年达 5 0多起 ,还连带侦破案件两百多起。此系统比对指纹的特点是 :系统档案指纹全都是各派出所、公安分局送上来的罪犯、犯罪嫌疑人的捺印指纹 ,其比例大小为 1 :1原物大。所以它要求送检现场指纹也应是 1 :1原物大 ,只有这样 ,比对检索效果才能最好 ,才能加快破案速度。目前 ,由于各地公安局、派出所技术员水平参差不齐 ,拍摄…  相似文献   

8.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FIS)通过指纹录入设备获取指纹图像,然后用计算机识别软件提取指纹的特征数据,最后通过匹配识别算法得到比对结果,提供给比对人判定匹配的指纹.  相似文献   

9.
AFIS中指纹信息采集质量评判控制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放 《警察技术》2009,(2):8-10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FIS)通过指纹录入设备获取指纹图像,然后用计算机识别软件提取指纹的特征数据。最后通过匹配识别算法得到比对结果,提供给比对人判定匹配的指纹,它主要包括指纹信息采集、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指纹匹配等过程。指纹信息采集作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发挥功效的基础,其整体质量决定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效能,要实现指纹信息管理工作效益最大化,必须将指纹信息采集的质量控制纳入到指纹信息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依托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了指纹比对的技术门槛,通过自主学习,无需人工标注特征,大幅增加指纹的比对速度和精度,形成了一套稳定迅捷的指纹比对新模式,可做到及时推送预警信息,提高指纹生物识别在公安一线实战中的应用效率,织密追捕逃犯的天罗地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疤痕的出现导致指纹特性点减少和增多两方面,分析疤痕对指纹比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基本上能够避免疤痕指纹比对时出现错漏。  相似文献   

12.
用一般照相方法提取圆柱型客体上的指纹容易产生变形,给指纹的比对认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采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用 Photoshop中的变形滤镜对提取的指纹进行处理,可以使指纹的变形得到精确的校正,方便了比对认定。  相似文献   

13.
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比对过程中,通过统计分析实际案例及实验案例中图像拼接误差导致的虚假特征,总结指纹自动采集、识别、图像拼接及图像比对过程中出现虚假特征的规律,并提出减少图像拼接中虚假特征影响及保障指纹比对正确率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指纹作为"刑事证据之首",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海量指纹查询比对的效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我国公安领域的应用发展已近二十年,目前已成为推进公安工作的重要工具,全国各地地市级公安机关均已推广应用,在刑事案件侦破及公安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简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运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指纹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对数据库的处理和操作,实现指纹资料数字化,从而达到自动筛选和匹配指纹特征,寻找相同或相似指纹,快速完成指纹比对查询,最终为刑侦工作提供破案信息。系统具有捺印指纹、现场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动识别系统比对指纹时,因系统图像处理功能的局限、现场指纹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导出嫌疑活体指纹捺印图片进一步比对、确认.导出的活体指纹捺印图片没有比例尺,难以将现场指纹与活体指纹捺印进行等比例放大检验.Photoslaop图像处理软件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并具有操作简单、观察直观方便、清晰度高、误差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平 《公安学刊》2006,(4):104-106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民警所认同。但是当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运行机制还存在指纹入库不够规范、同类指纹比对途径存在缺陷、捺印指纹操作界面缺少比例尺工具、没有把性别信息作为指纹的一个特征入库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工作机制可以从完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运行程序、捺印指纹入库由市局改为县局进行、加强基层指纹采集工作站建设、设立移动指纹自动比对系统、建立重要指纹协查制度、组建专家队伍及建立技术培训交流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整整23年,刘志雄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指纹,比对、归类;归类、比对。 这份在常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工作,在刘志雄的眼里却是“缤纷”的——因为,没有一枚指纹是相同的;每个指纹都有生命,它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从刚入行时看撩印的指纹,到进入电子化在电脑上进行指纹比对,“指定乾坤”这四个字一直深深刻在刘志雄的心上:不容许疏忽,因为一旦错漏一个,可能永成谜案;更不容许差错,因为失误一次,可能导致毁人一生。  相似文献   

19.
指纹具有人各不同、终生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人身的特性,因此手印鉴定结论在国际司法界享有“证据之首”的美誉。当前,全国各级刑事侦察部门均依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手印信息进行管理、甄别比对,通过手印比对破案在侦察破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手印比对技术的应用及拓展应用着手,阐述如何最大限度的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20.
因现场指纹遗留的形式多种多样,往往存在变形、模糊、残缺等指纹。笔者从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分析疑难指纹比对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