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能否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意义重大。对此必须把握住以下几方面:第一,不承认,不正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不行的;第二,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资本主义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是有害的;第三,关键在于要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对如何认识这些新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首要问题;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角度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性视角;实事求是地辨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面性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文章提出,我们有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的基本原理,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这一事实,坚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历来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在实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克服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片面观点,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同时又要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把全面、科学地研究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课题日益迫切地提上了日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数度到西欧、北美、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去进行访问考察,获得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各国共产党不仅在冷战后坚持了下来,而且在当代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对苏东剧变的性质和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当代社会主义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党的性质,奋斗目标,指导思想,组织原则,革命道路和对外政策等问题都有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作者联系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客观地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化,深刻剖析了这些"新变化"背后资本主义未变的本质.文章进而认为应从当代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制定和实施应对资本主义新挑战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探索》2016,(2)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在一定层面和程度上有所缓和。这固然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但其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积极因素,则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所借鉴和研究。通过阐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在具体表现、变化原因以及阶段定位方面的研究成果,提炼目前学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值得借鉴之处的研究,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提出新的视角与方向,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然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不仅没有从世界上消失,反而在二战后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似乎呈现出一种"垂而不死"甚至"起死回生"的态势。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各种新变化?笔者认为,应当站在全球化的时代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客观和全面地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一、自我调节与改良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深刻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  相似文献   

8.
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出乎人们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社会主义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研究这一因素的来龙去脉就成为加深对资本主义再认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1、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是客观存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有没有产生社会主义因素是一个客观问题,而不是主观问题。如果客观上没有而硬要说它有,那当然是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全球化发展极为迅速,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认识和研究当今的社会主义要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相联系;要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实际相联系;要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是市场社会主义还是社会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尽管它也在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结合问题,然而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上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用市场社会主义来概括当今社会主义所出现的新变化并不合适。社会资本主义作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社会民主主义推动的结果。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立场和观点接近社会民主主义,其理论无法超脱社会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求实精神分析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规律进行了长期不懈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创造性地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确立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思维原则和科学方法,引导着我们党和人民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列宁逝世后,季诺维也夫正确地理解和阐释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战略退却的思想,认识到所谓战略退却不是简单地消除战时共产主义的极端行为,不是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向社会主义,而是退向无产阶级国家中的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关于列宁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季诺维也夫认为在国内战争时期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联盟只具有最初步的形式,是所谓粗陋的联盟或者说是“军事联盟”,战争结束后,列宁主张只有建立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盟,才能实现真正的工农联盟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他还正确地阐释了列宁关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的思想和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阶级路线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20多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和资本主义借助全球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张,以及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思维方式的颠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主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未来主义的兴起;阶级的替代研究;从国家视域转向其他视域;对网络的研究;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把握这种变化,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今西方世界的影响及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后新的时代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实践对策,突破了传统观念,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告诉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前提是正确估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勇于面对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形势;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目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抽象出“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这两个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范畴,以反映客观现实并指导我们正确地观察当代世界,观察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合法性既在于它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化解并使多数人上升为统治阶级,又在于它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强权政治、殖民统治的抗衡和维护世界和平、国家独立、民族团结的历史作用。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意义上的合法性内蕴于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展示于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践中,对我们深入认识、理解社会主义合法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实践问题。该理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及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根本上粉碎了资产阶级辩护士鼓吹的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论,并因此遭到了不同理论派别的质疑和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20世纪末苏东国家的剧变,使该理论又受到了来自现实的挑战和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新的时代特征,科学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它阐明新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回答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引起世界性关注.全面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就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的实践表明,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发展了中国,同时中国也在发展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赋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更多鲜活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低潮时期 ,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信念 ,正确评价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为社会主义新高潮的到来做好积蓄力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主要表现在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 而且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为改革开放扫清思想障碍,需要科学地对待资本主 义和资产阶级思想。更重要的表现是,邓小平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建设优于 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全面把握资本主义变与不变的方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