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一苏颂出生在福建同安的芦山堂。他的祖上苏益曾跟随闽王王审知(包括其兄王潮)入闽作战,后成为功勋卓著的将军,苏家一族从此兴旺发达。芦山堂至今还塑有这位将军的雕像,供给那些一代一代的苏氏后人瞻仰和拜祭。苏颂是苏益的第六代孙。他的祖父、伯父、父亲、堂叔、兄  相似文献   

2.
李维政 《世纪桥》2009,(16):39-41
我珍藏着一张发了黄的二寸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宽宽的额头,四方脸庞,眼镜后面一双有神的眼睛正慈祥地瞅着你。 这照片上的人,就是我父亲的亲密战友——冯仲云伯父,照片是1966年9月他当面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3.
1992年4月下旬,有位退休老工人,将他父亲分别与周恩来、朱德合影的两张照片,献给了周恩来纪念馆.这位老工人名叫陈桃生,江西兴国县人,他的叔祖父是1955年授上将军衔的陈奇涵将军.1934年秋,陈奇涵告别了亲人,参加长征,直到1949年江西解放,陈奇涵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的时候,才与故乡的亲人重逢.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挣脱家庭、家族、家乡的层层罗网的束缚,义无反顾地冲出韶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安排去发家致富,而是开创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非但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妻儿都引上了这条革命道路,并为此有6位亲人血洒疆场,长眠天南海北。舍小家为大家毛泽东记事时,家里上有祖父和父母,下有弟弟毛泽民。祖父去世之后,添了小弟毛泽覃。后来又增加了弟嫂王淑兰、堂妹毛泽建。其时,可谓人丁兴旺,家业兴隆。但毛泽东父亲毛顺生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父亲留下的包括13间半瓦房、20亩水田和经商铺面在内的家业,由毛泽民夫妇掌管。  相似文献   

5.
彭艳  李瑛 《湘潮》2012,(7):16-19
毛泽东有很多兄弟,他与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在上屋场毛泽东故居毛泽民的卧室,他久久凝视着挂在墙上的毛泽民的照片,深情地说:“这是我的四弟润莲,这张照片很像。”说完毛泽东便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久久不语。  相似文献   

6.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7.
唐春元 《党史博览》2013,(12):15-21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改写日本僧人月性的一首诗,以留赠父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理想。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所以,从那时起直到辞世。毛泽东曾十四次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韶山。  相似文献   

8.
得到毛泽东主席的确认1965年7月下旬的一天,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主席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张两人照片。在中央办公厅批转的函件上,写着“请毛主席辨认照片上的人”。向毛泽东主席呈送照片和信件者,系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文教干部,名叫石毅。从1954年开始,石毅多次给江西省、河南省以及上海市的民政部门写信,还致信中央组织部,查询他父亲赵宝成的下落。赵宝成在中央苏区时期,任过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与毛泽东主席很有交往。后来因为有名的“总务厅贪污大案”,被撤职并罚苦工一年,长征前夕被留下来,担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在坚持游…  相似文献   

9.
正王利器,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是我四伯父的长子,是我堂哥,我叫他时不加"堂"字,只叫大哥。小小读书郎1911年,大哥在江津县先锋乡永丰场笋溪河畔的塘湾出生。我们王家于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湖广省北麻城县孝感乡迁来此"插占为业",这一代已是十世。我们的祖父王章可省考中举后回江津任育才书院院长,后慢慢成为地主。祖父一家四代同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5,(1)
<正>近日,笔者来到韶山市采写收集党史资料,见到韶山村村民毛泽友家的厅堂里,悬挂着一幅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与乡亲们合影的照片。提起这幅照片,毛泽友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他说:"这张照片,就是毛主席与亲戚、邻居聊天时照的,我父亲毛贻笙站在后排左数第二个位置。"这幅照片,曾被一位外国记者从摄影师侯波那里拿到带至国外,几十年后才被辗转送回到韶山。1959年6月26日早上7点左右,毛贻笙在毛泽东父母坟山下割牛草,一位着  相似文献   

11.
夏明翰“七一”来临,捧读几位革命先烈的诗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面对镰锤赤旗,使我深悟到一条朴素的真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纯真的主义,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生命线。夏明翰的就义诗夏明翰穴1900—1928雪,祖籍湖南衡阳县。父亲早逝,由祖父抚养,被强迫每日读《四书》、《五经》。1917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内,他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读进步书籍,并参加游行和反对军阀的活动,因此与祖父的矛盾日益尖锐。1920年夏明翰离家出走,去长沙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1921年秋,他入自修大学,并经毛、何二人介绍加入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我家珍藏有延安时期的两张毛泽东木刻像。 这两张毛泽东木刻像,是我的伯父杨廷宾1945年在延安的作品。 一张是1945年4月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党代表大会。5月2日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发表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随同重要报告,刊登了毛泽东的木刻像。  相似文献   

13.
最恨与最爱     
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写道:伯父几十年间一直未能回故乡,父亲周恩寿曾不止一次向他提出回家看看的请求,可他就是不答应。有一回,父亲被伯父叫到中南海西花厅观赏  相似文献   

14.
余玮 《党史纵览》2013,(6):4-10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毛泽东秘回故乡韶山、毛泽东畅游长江……伟人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一段段珍贵的回忆都被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上,而这些照片连着同一个名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历史学家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而钱嗣杰则是用相机真实地记录着历史。他家有一本特别的相册,里面装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6)
正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弟,1896年出生,比毛泽东小3岁。他的下面还有个比毛泽东小12岁的弟弟毛泽覃。三兄弟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是不同的。毛泽东17岁外出求学,毛泽覃13岁被大哥接到长沙读书,而毛泽民14岁便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种田。他终日辛勤劳作,照料父母,还要为哥哥和弟弟积攒学费。直到1920年父母先后病故后,1921年春在哥哥的动员下,毛泽民才走出了韶山冲,参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我父亲 7岁、伯父 9岁时祖父就去世了,本来就很穷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伯父 16岁那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他饥饿难忍,便乘机溜走了。乡丁到家里来抓人,没见到伯父便把我爹给抓了去,我爹当时才 14岁。伯父知道我爹老实、本份,给国民党当炮灰,只有死路一条,就寻到国民党部队把我爹换了出来,不久后伯父又逃走了。从此,两兄弟一直不敢回家,在外面躲到解放后才回来。   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穷人彻底翻身,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可我家还是贫困,两间住房是祖上用土坯垒造的,低矮、潮湿、阴暗。 1970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晚上,一场…  相似文献   

17.
李龙生 《湘潮》2006,(9):55-55
据有关部门反映,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施正可曾于1927年在岳阳见到并护送过毛泽东。为核实并考证这一史实,岳阳市委史志办的几位同志专程赴武昌采访了施正可。施正可,原名施铠,岳阳市云溪区人,1914年出生。在施正可家中,施正可回忆起他当年见到毛泽东的情况:“我的父亲施中谷,1894年生,小毛泽东1岁,与毛泽东是湖南一师同届同学。因另一位云溪老乡李文明与毛泽东为同班同学,因此父亲得以与毛泽东交往,且关系不错。父亲考入湖南公立政法学堂后,曾与毛泽东主办过长沙文化书社。当时,在家经常听父亲谈起毛泽东,父亲称他为咏芝。家里还有毛咏芝的书和…  相似文献   

18.
毛泽连(1913~1995),号润发,排行第九,家住湖南湘潭韶山冲东茅塘,此地距毛泽东家上屋场仅3公里。毛泽东的曾祖父毛四端有两个儿子,长子毛德臣是毛泽连的祖父,次子毛翼臣是毛泽东的祖父。  相似文献   

19.
文萃苑     
《先锋队》1999,(11)
毛泽东的“原配”夫人罗氏《西行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毛泽东说:“我对女人不感兴趣。我14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他是我的妻子。”《韶山毛氏族谱》记载,和毛泽东有一次婚姻的那个女子姓罗,韶山人。1889年出生,1910年去世。毛氏宗族1911年和1941年两次修纂族谱,都把罗氏列为毛泽东的原配。后一次把杨开慧列为继配,把贺子珍列为再娶。罗氏在毛家地位是得到认可的。毛、罗两家是世交,上两辈就有亲戚关系。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祖父的妹妹…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家里有一张攀枝花全景图,父亲生前总是把这张图摆放在书架之上,经常在图前驻足,久久凝视.父亲曾和我说过,攀枝花是他一生的骄傲.1991年3月,父亲去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攀枝花的青山绿水间.今年是父亲去世30周年,我怀着追忆父亲的心情,把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写出来,是追忆缅怀父亲,也是为了我不能忘却的思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