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12月,中宣部等十部委《关于在全国十大城市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方案》下达后,市里成立了“三下乡”活动领导小组,我们围绕奔小康这一主题,以科技下乡为重头戏,常年坚持“三下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建立激励机制,把科技人员请下乡 我们建立了引导科技人员常下乡的一整套激励机制。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奖。市政府决定,每年拿出50万元奖金,建立市级奖  相似文献   

2.
市民下乡是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市民下乡的规模和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的活力、动力。衢州市“一米菜园”改革模式通过为市民提供服务,促进了市民下乡。因此,结合此案例,提出建构服务性微空间的概念和设想,并探寻其促进市民下乡的内在机制: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为本质;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以保障服务的多样性;实践主体共同认知生成微空间的服务性。在此基础上,探寻促进市民下乡的可行模式:首先,要建立服务主体机制有效性下的“微空间”并嵌入服务多样性功能;其次,探寻多样性服务的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决定不同程度的服务;最后,基于微空间的多样化服务探寻提升服务性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目的在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带动生产,同时惠农强农。然而,从四川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实际情况看,其政策效应并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四川“家电下乡”进程顺利推进,使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达到良好政策效果,需要分析了解四川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才目应描泐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是党根据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农村实际,以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小康为目标开展的一项农村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继续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对于在农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广大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和科技素质,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甘宁边区的农村文艺建设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艺工作。边区农村文艺的繁荣,主要借助于专业艺术团体的文化下乡和发动农民自办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两种途径而展开。边区农村文艺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1961年前城镇知识青年主要以"下乡"为主,尽管"下乡"的宣传组织力度非常大,但下乡人数有限,而且每次"下乡"热潮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多会停止,并出现下乡知青返城的情况。真正推动"下乡上山"运动的是青年农民的移民和复员军人的开发边疆。1961年后,知识青年的安置转向以"上山"为主,并被纳入国家计划。随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政治色彩日益浓厚,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上山下乡"的说法被固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7.
治理下乡是加速迈向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选择,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战略指引,实现治理下乡与精准扶贫的耦合发展有利于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打破治理内卷化的桎梏。主体共通性、功能互构性和价值一元性构成了治理下乡和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生成机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则是治理下乡与精准扶贫的耦合发展的逻辑支撑。治理下乡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既是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呼唤,也是推进精准扶贫的现实呼唤,明晰治理下乡与精准扶贫的学理逻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法在乡村社会的“戏剧性”运行非但不能作为乡村无法律的依据,还应视为法治前景的孕育地。立法下乡、执法下乡和司法下乡是乡村社会现代法律生成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项目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下乡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重构了乡村社会利益网络,使乡村围绕利益分配形成新的治理秩序。通过对W村蘑菇产业项目落地案例的实地考察发现,基于政绩诉求、经济效益、伦理秩序以及社会效益行动逻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使得下乡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分利秩序。各利益相关方从权力、社会和资本等多方面影响着进村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并通过多重利益共生机制、利益联盟机制以及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发挥整合作用,推动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保障项目下乡的有效运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河南省Y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方法存在缺乏理论基础、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分析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识别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契合度,对现有的需求识别方法进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引入KANO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备型需求为对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文化大院的需求;期望型需求为对广场舞培训、有线电视、文化工作宣传栏、农家书屋的需求;魅力型需求为对有线广播、送戏下乡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需求;农村电影放映属于无差异型需求。根据识别出来的需求的不同属性,政府可以制定差异化的供给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KANO模型对于现有需求识别方法的优化。同时,政府还应引入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其它类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加大对文化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力度,把识别农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瓶颈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更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三农”问题,培育责任意识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何科学构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对女性教育的期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注弱势群体的女性教育,使女性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全面提高女性教育质量,使女性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加强女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女性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加强女性爱国主义教育使女性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13.
家电下乡是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动工业生产、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其作用可谓一举多得。积极实施家电下乡,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创新思路、政策和工作方法,推动家电下乡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12日至29日,乐山市公安局举行了“公安文化基层行”慰问演出活动,在驰越全市十个区市县,历经旅途的艰辛和转战的疲劳,收获了千万份真情与感动之后,最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公安文化基层行”慰问演出一行40余名队员,在历时15天的时间里,昼夜兼程1800多公里,先后完成慰问演出l3场次,现场观众达15000多名,慰问演出运用文化艺术的形式送到基层一线,送进基层公安民警的心中,以此激发基层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实现了文化下乡服务基层的工作目标,出色完成了市局党委赋予的重大使命,为乐山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密切了新时期警民关系,促进警民沟通与互动,使社会各界更加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实现了“警民携手,共铸和谐、诚信、魅力乐山”。  相似文献   

15.
析一起省政府维持县政府处理决定的复议案杨君培申请人:周××,静宁县城居民申请人:静宁县人民政府一、案情简介:周××1966年被下放去农村落户,领了600元安置费。下乡前全家住四间滚椽式土木结构的私房,居住面积5lm2,且有一个院子,内有水井一眼。下乡...  相似文献   

16.
骄阳悬挂高空,又是一年暑假。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湖北各高校纷纷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学子沿着火红的足迹,踏着激情的节拍,深入基层一线,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农民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兴起的下乡养老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荒芜土地和空置房屋的利用,还可以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及城乡文明的交融,并对发展农村经济起到积极作用。政府应积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力度,鼓励农村闲置房屋、土地流转发挥最大效用,将乡村与养老融合,养生与养老融合。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只是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的传送纽带。八十年代农村工业化战略的启动,才逐步真正地改变了乡镇的经济社会结构及其功能,使其从农村社会中分化出来,成为比农村社会更高一层的区域社会实体———乡镇社会  相似文献   

19.
治理下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乡村社会的延伸拓展和普及覆盖,是基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作出的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时期和贫困治理新阶段,治理下乡优化精准扶贫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清晰的理论逻辑、必要的出场逻辑和创新的再造逻辑等多重逻辑支撑。推动建立反贫减贫的长效机制,亟需打破制约贫困治理的传统困境、战略困境、转型困境和实践困境。有效实现治理下乡优化精准扶贫,要以多元主体归位激活精准扶贫的内源动力,以治理思维革新推进精准扶贫的理念转变,以治理体系重构优化精准扶贫的靶场生态,以治理技术迭代推动精准扶贫的智慧治理,实现治理与扶贫的耦合发展,以治理下乡推进扶贫事业迈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警察下乡"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实践,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然要求。围绕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要求,近年来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警察下乡"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较为典型的有河南的"一村(格)一警"、甘肃的"治安户长制"和四川自贡的"全民见警"模式。通过分析典型地区的实践经验,针对目前"警察下乡"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旨在以"警察下乡"为契机,从公安基层基础出发,进一步推动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服务前置,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大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