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力求从哲学反思的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问题加以探究。"三题"并非简单地意味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问题的探讨,"三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题前""题中""题后"的反思,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性分析、内在含义分析以及效果历史的批判性审视。如此研究,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意识形态叙事推进到哲学反思的层级。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15)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它对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已被各个相关学科学者达成共识,所以,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基于"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视域融合角度对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及其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在透视文科硕士生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文科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命题能否既真又假--对逻辑与辩证法能否相容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飞 《理论导刊》2004,(8):31-33
经典逻辑不承认命题能既真又假,因而与辩证法不相容。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兹提出的三值逻辑,在现代逻辑的研究中首次突破了经典逻辑的某些局限性。然而,也不承认命题能既真又假,因而与辩证法也不相容。辩证思维则承认命题能既真又假,而且,其也遵循着强化的不矛盾律和强化的排中律等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鉴于以上,某些特殊的逻辑系统与辩证法可能不相容,但是一般逻辑与辩证法是可以相容的。  相似文献   

4.
李彩燕 《学理论》2015,(8):128-129
以探究的眼光分析了2014年高考作文题命题的五大成与利、三大败与钝,以期能为高考作文今后的命题改革奉献绵薄之力。其中五大成与利是:一是发挥了考题的正能量指引功能;二是接地气,跟时代;三是命题体现命题者的人文关怀;四是命题向理性思维靠拢;五是"微作文"三选一新形式的出现以及对诗歌体裁不限的新改革。三大败与钝是:一是命题中多有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容易导向师生思维的局限性,不利于思维的多元和思路的开拓;二是跟时代的某些材料专业性过强或存在地域性理解的局限,为考生审题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三是大部分省份为了评卷的易操作性和对诗歌写作的争议,依旧限制了诗歌体裁,可能导致国家民族整体"诗"的素养发展的持续滞后。  相似文献   

5.
吴鞠通,江苏淮阴人,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家。他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师古而不泥古,不尽信书本,不拘泥于传统。他敢于质疑,勇于批判,推崇经典而不迷信经典,反对盲目崇拜,反对思想僵化。纵观吴鞠通温病医学理论,其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核心主要体现在求真、公正、质疑与反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用理论思维去考察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对理论思维本身进行考察或许不无意义。分析表明,理论思维应具备主体自觉性、客观有效性、系统综合性、参与导向性、分析批判性、历时开放性和操作还原性等基本特征,这从一个侧面回答了理论思维何以可能,并由此期待理论思维能发挥巨大力量,服务和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云 《学理论》2010,(29):117-118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经常运用"是什么,非什么,名什么"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方式来讲解经文。这是一种特殊的证悟方法、思维模式和论证范式。这种证悟方法、思维模式和论证范式是释迦牟尼旨在用来宣讲佛教教义和参悟佛教智慧的心灵体证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具有断惑自我迷茫和破执心灵束缚的巨大功能。试图就在这方面作些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揭示传统清官人格的道德动因,应该秉承唯物史观从"三个维度"加以整体性、宏观域、发展性研究:一是探寻哲学基点,从"天人之辩"的理论思维加以追问。对于自然的本能敬畏和神格崇拜心理,催生了道德的意义和遵循道德的原始起点,引发了传统视域下对天道敬畏的理论命题,萌生出神秘的生命情怀。二是立足治国理政,从"德治之基"的实践思维加以追寻。道德人的价值诉求和道德教化的治理功效,孕育和推进了传统社会的德治思维和德化路向,培育出浓郁的家国情怀。三是回归终极理想,从"民本之要"的价值思维加以揭秘。无论是个体的圣贤追寻还是整体的政治理想,最终都是为了人的意义,目标都指向人的主体性实现,是"天人合一"命题的真正超越,彰显出鲜明的人民情怀。因此,传统清官人格是生命情怀、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三位一体"的集中体现和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9.
回顾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命题的属性及其影响因素、命题的发展轨迹和命题内涵等方面,缺乏对命题的本源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缜密的逻辑论证。为此,展望未来,从方法论创新入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反思性和追溯性研究是今后学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恰当提问和合理论证进行理性审查和反思的思维。它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技能,具有健康怀疑、理性分析和自觉反思等精神气质。在转型期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新形势下,批判性思维对于领导干部改善思维品质,推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建设,健全矛盾研判机制、对话协商机制、情感管理机制和自我校正机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9)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的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核心是由石里克创立的、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通过对逻辑性质的理解,把逻辑与经验密切地结合起来。他们反对形而上学,主张将它从科学中清除出去,使用的方法是逻辑分析方法。他们提倡一种只谈语言或语言应用的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提出命题或建立命题体系,而是从逻辑的观点分析和阐明科学中的概念、假设和命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发展型国家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如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教学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不妨利用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的关系,通过逻辑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在不同领域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但还是存在字数过多、内容交叉、"元价值"体现不明显等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提炼。这种提炼,要遵循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原则、合乎政治制度原则、符合民族文化实情原则、充分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等,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和辩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在不同领域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但还是存在字数过多、内容交叉、"元价值"体现不明显等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提炼。这种提炼,要遵循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原则、合乎政治制度原则、符合民族文化实情原则、充分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等,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和辩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政治人:多维视阈下的研究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人问题的研究是中国民主政治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逻辑前提和逻辑起点.当前学术界对政治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急切需要"发展"与"补充",因而时于当前政治人研究的若干意义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人性的无限丰富性与政治人属性、人的政治属性解读与政治人界定、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与政治人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政治人塑造、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人命题等多维视阈和角度对政治人这一研究命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进而力图推进对政治人命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一、"治党"与"管党":结构、逻辑与侧重点分析自政党政治产生以来,政党治理逐渐成为全球性命题。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Maurice Duverger)把世界政党分为三种描述性的类别,即"群众型"、"干部型"和"信徒型"。"群众型"政党的主要特征是大众性、开放式,尽可能多地招收成员,西方政党多属此类;"干部型"政党的主要特征是"从积极的政治活动精英人物中选拔成员"和"高度的组织性",例如中国共产党、印度国大  相似文献   

17.
李鸿才 《理论导刊》2007,38(9):41-43
逻辑真是逻辑真理的基本性质。首先,将涉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逻辑真放回到历史,沿着"符合论"展示其演变,说明"逻辑真"的问题不仅仅是个逻辑问题,而且是一个逻辑体系中的哲学问题。其次,在讨论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中,批判了唯心的观点,揭示了逻辑真理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苏畅 《学理论》2013,(22):73-75
将"怀疑"与"存在"这两个在哲学界争论至今的论题作为探讨方向,并将二者同构为一个有趣的研究命题,怀疑论思想并不是通常误读意义上的那般狭隘,它并没有禁锢人类的哲学之思,反而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向与逻辑方法。分别以休谟的怀疑论和克尔凯郭尔的"存在"进行深层次探源,旨在揭示一个人类思维之妙的哲学世界。  相似文献   

19.
屈青山 《学理论》2012,(3):158-159
"有效课堂教学"是近年来较流行的提法,许多学者也跟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笔者依己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纳,作了简要的分析,并从三方面对"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了质疑:实体哲学主导下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概念、技术理念武装下之"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及实用主义标签下之"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分析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实乃一个虚无命题,不存在有效或者无效的问题,应该还原课堂教学的本真面目。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6)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服务于社会需求、服务于经济改革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师资补充的主要力量,其培养体系的建设必须同教育改革的方向保持一致。高师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建构批判性思维,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高师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构建的对策如下:注重有效提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综合技能的开发,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建构,鼓励多元与发散;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