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针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存在“失管”、“松管”、“难管”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责任制;确立基层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动作用;依托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党组织代理教育管理职能;寓党性教育于就业培训教育之中;寓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构建流动党员开放式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通山县共有党员14945人,其中农村党员6220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党员1254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近年来,通山县大力推行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四大创新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八方快讯     
神农架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房县“一会两票”推进基层民主议事,英山为309名村主职干部免费体检,孝昌流动党员回乡述职,巴东实施“三加一联”促农村经济发展,远安建立困难党组织经费补助机制,京山开展新农村建设教育活动,宜都远程教育开辟“三个课堂”,广水建立“分布图”管理流动党员,嘉鱼实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竞争上岗,黄盖湖农场无职党员有作为,当阳市河溶镇为农村老党员送健康,襄阳“五抓”落实中央2008年“一号文件”,华中科大党员真情温暖老区贫困生,宣恩县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出于对经济收入的需求,农村党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大部分农村党员长期飘泊在城市,处于城市的边缘,对党组织产生心理困境,在行动上对党组织产生应付心理,在情感上无法从党组织找到归属感,权益保障的缺失使得农村流动党员无法真正体会被组织认同之感。农村流动党员的心理困境带来党组织整合力削弱的困境,加重党组织合法性危机,对党组织的忠诚度削减,与党组织的政治沟通意识弱化。因此,本文认为,解决党组织的困境,就要努力构建农村流动党员主动寻求党组织的动力机制,让农村流动党员能够从基层党组织中找到归属感。首先,要党组织设置创新,为维护农村流动党员权益提供组织保障;其次,要制度创新,为维护农村流动党员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党员在地区和产业间的流动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作为这个时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分子,在广大农村已成为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掌握技术、通晓管理、传带信息、致富领富的重要力量。必须针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特点,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制度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始县结合农村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优秀党员、落后党员5个群体的不同特点,划类管理,分层施教,为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外省党建     
福州制止领导干部“吃喝玩乐贪”;四川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长春首开流动党员网上视频生活会;宝鸡规范干部出生日期管理。  相似文献   

8.
实行农村党员目标管理,适应了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特点,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奔小康活动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但是,从几年来的实践看,目前实行的农村党员目标管理,就其管理的措施、内容和方法上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频繁的党员流动产生了大量流动党员,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如何适应党员流动及如何在流动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已经成为需要及时回答的问题。党员流动产生了流动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必然涉及党员与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而临时组织关系又与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需要党的组织关系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来顺应和促进党员流动的有序进行,适应和服务于流动党员的合理诉求。  相似文献   

10.
到基层调研,基层党员干部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些想法引起了我们关注。基层认为,如果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从寻找流入党员着手,经层层梳理上报,建立全国流动党员信息网,能有效解决流动党员人难找的问题。为此,基层建议采取“三步工作法”,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1.
“双培”是将农村青年向农村能人转化培养、农村能人向党员转化培养。利用县职教中心、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产业示范基地等阵地,开展培训;实行“校县联姻”,遴选优秀农村青年到高等院校深造:全面推行“菜单式”培训,开展电化教育;依托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县烟草公司等,实行“村企联姻”,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外出务工青年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2.
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细胞,是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中明确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流动人口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增加,而流动党员特别是农村流动党员成为党员队伍中的一大特色。本文结合西南地区A村的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对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企业流动党员中呈现出新的特点,给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企业中仍存在着企业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管理措施难奏效、组织活动难开展、企业流动党员的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企业应通过转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建设、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手段、把关心流动党员和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宣恩县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有关机制,着力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不断增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如何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办法,建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云南省交通行业作为流动党员汇聚的一个典型行业,大量的流动党员参与行业发展。总结近年来交通行业流动党员管理的做法,对于其他行业更好地促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而推进全社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是党群服务中心一项重要职能,是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中共中山火炬开发区委党群服务中心参与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为例,指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流动党员的流动现状,提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火炬模式”:一系列组织阵地、一套保障制度、一个联动平台、一个管理体系、一个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17.
科学结对。实现城乡无缝对接。黄石市动员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首批40家单位的223人参与了“反哺三农”行动,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无缝对接。在结对中,实行原籍对口,即原籍是黄石本地农村的党员、干部对口服务原籍村,是党员的兼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干部兼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实行经历对口,根据本人工作经历,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省流动党员“双联双管”(省内联建、省外联管,属地主管、原地协管)试点单位,武汉市斫口区针对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成立流动党员“双联双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从区管党费中列支6万元,作为试点工作专用经费;开通“斫口区流动党员之家”网站,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建信息,为流动党员服务,保障党员权利,探索出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三个对接”,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相似文献   

19.
八方快讯     
枣阳组织中学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云梦开展争当“学习型”农民活动;大悟试行社区党员议事会制度;英山组织外出流动党员学习十七大精神;秭归规范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在产业和地区间的流动性空前广泛,流动党员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党员成分、生活环境及思想意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受到挑战。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