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志 《党建文汇》2005,(9):54-54
公元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3):20-20
人类是地球的宠儿,地球奉献出氧气、淡水、食物、矿产等,无私地哺育着人类。人类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发明机器、建筑高楼等,使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和平衡。否则,一旦打破地球的生物界平衡,人类将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3.
一天永远会是24小时吗?10多亿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8小时,地球自转越来越慢,今天的一天是24小时。据估算,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上的一天将会是960小时!而10亿年前,月球离地球更近,那时一个月才20天。目前,月球仍以每年4厘米的距离远离地球。  相似文献   

4.
尹怀勤 《党课》2011,(7):92-94
火星位于地球的外侧,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个典型的类地行星。同地球一样,火星也有固体表面和大气层,并且斜着身子绕日运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一年亦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还有两颗天然卫星。这种近似地球的环境,很可能孕育和存活生命,故而科学家们把火星作为寻找地外生命的首选天体。同时,研究火星还可以深化人类对地球演变的认识。这也是除月球之外,火星成为人类发射航天探测器最多的星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人类常常自诩为地球之王,事实上,微小的细菌才是真正在幕后操控地球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英国达勒姆大学天文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森撰文称,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纵观人类历史,地球转速在公元前700年已在减慢。在5.3亿年前,地球每天有21个小时,在1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每日则是23个小时。随着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将来每天可能达到25个小时。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3,(5):42-45
陨石,起源于外太空,撞击到地球表面后残存的天然物体。它的降落,给地球带来灾难的同时,被更多人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它的不定期造访,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人们同时也在陨石上添加着有关科技、宗教、商业甚至生活方式的色彩,折射出关于人类生活的种种光芒。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等生态价值主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价值主张,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表现。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自觉地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作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将建设美丽地球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的哲学基础,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建设美丽地球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扩展版”。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汇》2013,(11):41-41
目前科学家揭开了一个有300年历史的地球内核之谜,即地核朝哪个方向旋转。这项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破解地核的动力学,地核是地磁场的来源由固态铁构成的地球内核向东“超自转”,即它比地球其他部分旋转得快,而主要由熔融铁构成的外核以较慢的速度向西旋转。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1,(6):64-64
据中新网报道,法国巴黎拉普拉斯学院的一组科学家日前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该星球名为葛利斯581d(Gliese 581d),是太阳系外距离地球20光年的一颗行星。它是科学家首度发现并经官方承认的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据专家称,葛利斯581d行星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可以支持一些类似地球生命的生存,其上可能有淡水资源和降水。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2):116-118
太空中的天籁之声 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返回时,意外地听到了天籁之声:那是地球发出的“剌啦刺啦”声,如同撕心裂肺般的“哭泣”。后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卫星在太空中又录下了地球的“尖叫”声。而今,各国卫星录下的“地球之声”已经有1万多条,它们往往与极光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31):66-66
11月9日早上7点半,一颗小行星从地球和月亮问穿过,距地球最近时不超过33万公里,小于地月间平均38万公里的缝隙。专家表示,未来百年飞近地球的小行星还会有300颗左右,是否撞上地球,不能百分之百预测准确。理论上小行星的轨迹可以精确计算,但实际上观察总是存在误差。由于预测排除不了误差,天文学家也不能给出“撞”或“不撞”的定论,而是算出各个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根据有的科学家估算,未来50年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为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昌文 《支部生活》2009,(12):16-17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朋友。设想一下,如果地球上没有一棵树,没有一片森林,那将是怎样恐怖的情景?所以,当我们看到下面一组数据时会感到欣慰:云南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64亿亩,森林覆盖率近50%。  相似文献   

14.
直接入户太阳能发电新趋势 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燃烧500万吨标准煤,因此太阳能被认为是最为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人类一年消耗的能源是130万亿千瓦时,而地球接受的太阳能每年是120万万亿千瓦时,几乎是人类耗能的一万倍,其中可以利用的约6000万亿千瓦时,约是人类能耗的50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今天,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可供开采的矿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地球浅层易找矿体越来越少,找矿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人们向地球索取矿藏,地球却向人类提出了挑战。何继善──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人类寻求地球深处的宝藏带来了新的曙光。一鸣惊人天下知1986年3月,在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的讲台上,何继善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向在座的各国专家们介绍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这是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请问,…  相似文献   

16.
“末日”     
2012对地球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戏谑的末世传说;然而对于那些因人类索求无度而无处安身的物种,末日近在眼前。 他们的末日,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末日的预演。同为地球公民,我们对他们的现状不能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17.
许大海 《理论学刊》2005,(2):113-114
希腊神话构架了西方文明的经线,"阴阳五行"说则承载着中华文明网格上的纬线,经纬交织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日神"精神和"阴阳五行"说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造就了两种艺术设计的不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闫贵福  袁丽摄影 《求贤》2013,(12):34-35
地球卫士(天津)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家科技型企业,2012年被认定为科技“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为环保石头壁纸。地球卫士环保石头壁纸在国内壁纸市场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2013年,完成天津蓟县工厂全部一、二期建设并投产,  相似文献   

19.
我记忆中的这些歌曲,是上抗日小学或抗日高小时参加歌咏跳舞队学会的。当时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到街头登台或到敌占区冒着生命的危险宣传演出,我们还积极参加执行站岗放哨、送鸡毛信等任务,经常受到区政府的表扬。现在我已年老,因时间隔得太久,记得不一定准确。在我有生之年根据回忆把这些歌词写出来,对年轻人或许也有点教益和启发。(一)捍卫我中华地球,地球,共有九大洲。四万万人民科学最讲究,东通太平洋,西通欧罗洲,地大物又博,土地又辽阔,强盗看红眼,都想来分割,强盗看红眼,都想来分割。地球,地球,究竟有多大,四万万人…  相似文献   

20.
“谷歌地球”是一款由谷歌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2005年向全球推出。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地理信息系统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