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题组 《探索》2007,(3):148-153
渝川间政府合作的途径,就是依靠对区域整体利益所达成的共识,将合作方式由民间推进到官方,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从而塑造区域整体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取决于能否建构川渝政府合作机制的思路,克服区域经济协作体制障碍,打破现有的行政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取决于川渝地方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为川渝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2.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谋川渝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和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两地在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历史、资源、交通诸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依存和互补关系,两地合作共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针对川渝合作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前面临地方政府"经济人"行为、区域协作制度缺失、经济欠发达和资金缺乏制约难题,提出川渝共建长江上游屏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解释城市群周边相邻区不断加入既有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中的过程和机制。对此,本文引入制度扩散的视角,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探索了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制度扩散过程和动力机制。具体来说,本文借助长三角城市政府官网2008—2019年经济领域相关的协议数据,揭示了长三角经济区从16个城市到26个城市的扩散过程,即由前制度化和准备阶段的离散式、有限融入,转向理论化阶段的聚焦式、整体融入,最后到全面扩散阶段的集群式、全面融入的制度扩散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现了相邻区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制度扩散机制,即在中央-省-城市的自上而下为主的制度压力机制下,还存在多重的次生环境和制度性张力,而城市政府在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时,能够通过平衡、选择和消解三种策略应对解决。制度扩散视角的引入,也启发我们更多关注区域合作扩散中的多重制度逻辑以及制度扩散背后的形式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市场一体化 ,无边界的共同市场及有效竞争规则是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期缺乏区域经济合作的体制基础 ,成员政府行政权威力量的干预取代了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有效竞争 ,使得“地方保护”以另一种形式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继续着 ,破坏了利益共享原则 ,不利于产业分工的深化及区域资源融合。从改革的角度看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发展是制度变迁的过程,构建起满足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是有效减弱成员政府过强的市场功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思考与运用》2007,(6):53-53
由市委党校杨顺湘副教授著的《川渝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副市长童小平在为本专著所作的序中写道:“本书作者多年潜心研究川渝合作问题,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一家之见,读来多有裨益。”该书跳出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圈子,从政府的决策程序及其微观基础对川渝合作进行考察和审视,强调政府在川渝合作中的推动作用。在作者看来,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环渤海区域基层法治建设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基层法治建设合作应坚持主体平等、安全保障及循序渐进原则,并可设立长期的基层法治建设合作机制,以立法协作推动法治合作,以执法协作优化发展环境,以司法合作推动公平公正,以法治宣传合作促进区域社会和谐稳定,为环渤海区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地方政府间关联度和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加强府际合作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间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从多维视角对府际合作之必要性进行理论检视,并把握在当前府际协作面临诸多困境的背景下,应如何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区域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建构型区域协调发展与自发型区域协调发展两种基本模式。其中,建构型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发展政策为促发机制,通过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强力介入来促进区域合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区域性协调发展。自发型区域协调发展模式诞生于市场经济背景下资源自由流动形成的共同市场,创造性地引入契约与平等协商精神,以共同利益为前提实现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不论是建构型区域发展还是自发型区域发展,在实现区域协调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区域纠纷,但传统的以上级政府协调为主导的纠纷解决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保证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必要构建上级协调、平等协商、ADR机制等多元并举并存的区域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田代贵 《探索》2006,(3):147-150
加快川渝黔合作,构筑长江上游增长极是三方政府的战略选择。川渝黔山水相连,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在对川渝黔空间发展战略、主要产业、资源条件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领域、战略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政府间面临的共同问题。东北三省政府间合作面临着产业同构、地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与不平衡发展、地方政府合作不可预期性以及契约精神在政府层面的缺失等问题。因此,应以建立区域合作协商机制、区域合作规则机制、区域政府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来推进东北三省区域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11.
制度化过程对于实现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尤为关键。受到自上而下政治权威影响的试点项目是理解政策制度化过程的重要因素。论文借鉴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建构起“规制—模仿—规范”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以2016—2020年住房租赁政策的制度化过程为例,探究了财政激励型和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对政策制度化过程差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激励型试点项目主要通过隐形压力与直接激励形成的规制性机制推动政策的时空扩散,地方政府在此情境中采纳试点政策的行为多是由制度供给所驱动;而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除了规制性机制的直接作用外,还通过模仿性机制增加地方政府所感知到的横向压力进而间接地推动政策的扩散;且在规范性机制的作用下,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使得地方政府政策采纳的驱动力从制度供给转变为制度需求。研究表明,试点项目能够通过推动政策的广泛扩散和激发地方政府的能动性来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度化进程,但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作用于制度化进程的程度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央政府根据不断变化着的政策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并调整激励或授权的强度,这种灵活性正是中国政策试点制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渝西经济区是成渝经济走廊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之一,与四川相邻的市县一道具备了建设城市连绵带的基础.渝西经济区建设成为川渝合作的示范区具有区位、基础、资源、产业等方面优势,可以建设成为川渝合作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基地、旅游侏闲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把渝西经济区建设成为川渝合作示范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达成共识;积极研究谋划,健全机制;深入项目合作,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寻租理论的现代表症、根源及其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唯实》2009,(8):104-107
权力寻租是把权力商品化,或者说是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它是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避开各种监控、法规、审核,从而寻求并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监督和制约机制的不健全。解决权力寻租问题应该依赖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资源配置的功能。具体的做法有:减少政府管制的力量;加快改革步伐,缩短制度惯性的持续时间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在政府可支配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伴随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地区发展方式正从行政辖区化向区域一体化战略转型,其中构筑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是辖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主体,但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具有横向府际协作属性,横向府际结构因素对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聚焦于毗邻两地政府均处于弱财力资源和弱政策能力情形下的横向府际结构因素(简称“弱-弱”府际结构)对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的影响。从资源-能力视角切入,基于目标约束、动机诱导与话语构建三个维度,构筑一个调适性联结分析框架。结合长三角地区Y市毗邻公交的案例分析,对“弱-弱”府际结构因素影响下的跨境公交协作政策困境形成机理进行调适性联结分析。研究发现:“弱-弱”府际结构对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产生了调适性联结的扭曲效应,其中弱财力资源弱化了地方政府参与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决策的正向动力,而弱政策能力降低了跨域合作政策过程中的冲突协调能力,造成了目标整合困难、动机诱导失败及多维话语体系难以相容等协作障碍。因此,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需要重视低发展梯度地区政府合作存在的“资源-能力”双弱短板,通过多措并举,破解其参与...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聚集整合创新资源,引导要素资源充分自由流动,深化三地产业政策衔接与高端产业协同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形成京津冀链式共振、共赢的跨区域高端产业协同发展新型机制。随着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河北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通过以构建创新要素协同机制、推动创新能力、完善区域产业协同、优化空间布局四个方面为突破,对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农业风险大、比较效益低下,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变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现状,推进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以人口迁徙自由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梁丹  陈晨 《学习论坛》2023,(1):111-118
制度型开放是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充分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开放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面临的现实约束不仅是由于国内外经贸规则之间还存在差异,而且在现有国际通用规则的运用、开放制度“输出”能力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建设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不足。推动制度型开放应重点在推动国内开放制度创新、推动国际间高水平制度协商与合作、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制度优势仍需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我国国家治理经过了治理实践探索的"中国之治"到制度建设的"中国之制"再回到治理效能转换的"中国之治"的演变,体现的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逻辑。"放管服"改革是推动政府体制转型与营商环境优化的主要"抓手",是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通过"放管服"改革的机制创新进一步推动制度向效能的转变,克服运行机制层面的功能性梗阻、联结性梗阻以及信息性梗阻,并在理念深化、机制联动、技术变革、法治保障层面不断改革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9.
“五市两省”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的先行区,其价格制度及其稳定机制的不同设置形成了差异化的区域碳排放价格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影响。总的看,试点区域碳市场运行正常,价格机制在配置碳排放资源和推进节能减排功能上得到了强化。但区域碳减排价格成本差异和产业竞争力影响差异,需要碳市场价格制度从配额初始分配方式、柔性机制以及政府调控机制等诸方面实施改进和完善,以创造低碳发展整体绩效提升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间区域协作是带动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利益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模式。地方政府利益由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组织利益、地方官员利益三部分构成。在长三角,利益主体机制存在着单一制与分权之间的矛盾、利益目标不明确和利益制度保障不完善是区域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中政府间区域性协作机制不能生成且产生效能的主要因素。利益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的确立和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