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析“慎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民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2,15(3):46-46,88
诠释“慎独”一词,一般以《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为依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闲居,即独居、独处。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关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四书集注》。朱子之注,或容有疑。“隐”指暗处不谬,但以“细事”释此处之“微”则不甚确当。古书中的“微”字,既可用以指称“细小”,如慎微之“微”,又可包涵“隐匿”之意。据《左传·哀公十六年》:“白…  相似文献   

2.
慎独,是一种美德。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早在秦汉时期,(《礼记·中庸》就指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东汉时的经学家郑玄为此作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就是说,要在“隐”、“微”之处下功夫,即使一个人闲居独处时,言行也应谨慎不苟。  相似文献   

3.
“会织网”的警官平公李梦科打小在水边玩耍,耳濡目染,对织网捕鱼的技术很是精通,后来上学读书,读到“纲举目张”这个成语,越品越有滋味,越品越觉得精辟,再后来当了局长,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这织网捕鱼的技术用到了管理上。平舆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治安的稳定与...  相似文献   

4.
女儿10岁了,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的面前来,和我聊起了“钱”这个话题——“爸爸,妈妈说钱并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对吗?”“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非常正确,你觉得有些东西无法买到,是因为没有人卖这个东西,没有人卖,自然也就谈不上买。例如你想买一个太阳,可是因为没有人卖太阳啊,你又怎么能买到昵?  相似文献   

5.
爱情五要素     
现代青年人讲究“感觉”,崇尚“直觉”,追求爱情时高唱着“跟着感觉走”,“让我一次爱个够”。他们觉得爱情是不需要理性的,有了理性,爱就不纯洁了。似乎爱情也不应该有理性,有了理性,爱情就不热烈了。爱就要爱个迷迷糊糊,爱就要爱个天翻地覆,爱就要爱个撕心裂肺,爱就要爱个感天动地……。事实上,爱情这种似乎是不可捉摸地发生在异性间的情感,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念基础上的,只不过有时当事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基础的存在罢了。这就是为什么青年男女在面对“弱水三千”时,“只取一瓢饮之”的原因。而且爱情也不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短…  相似文献   

6.
赵辉 《台声》2013,(3):92-94
“如果票选台湾广告界最佳创意总监,包益民,一定在前三名。”有人如此推崇他为华人世界创意教父,亚洲乃至世界级创意设计师,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不以为然,“这个人就是会炒作嘛,创意也不见得多好啊”,包益民倒也回答得直接:“任何觉得这是缺点的人,都是没有办法靠这个成功的人。讲话直接是我的个性,每个人都有个性,只他不伤人害人,你管他。”  相似文献   

7.
韩杰红 《今日广西》2008,(11):49-51
郭津德在1991年进入基金行业,2000年正式成为美国芝加哥一个基金会的国际投资总经理。她说,这个圈子长期被称为男人俱乐部(Boys Club)。一开始,几乎全是白人.中国人很少,女性也很少,“自己觉得像个外星人”。“以前出去开会,他们并不把你当成一回事。开始尊重你的想法.把你看作一个专家.”后来,她感到情况发生变化。“他们认真听取你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闲居非吾志,余热报党恩”,这是长沙县委组织部退休干部熊汉兴在他日记本扉页上的题词,也是他退休三年以来的生活写照。 熊老退休后,没有去商海弄潮,也没有回老家过田园牧歌式的隐居生活,而是尽其所能继续为党  相似文献   

9.
辞官下海又成热点。一个新的特点是,这些辞官下海者中,不仅有将到退休年龄的官员,更有年富力强者,有事业正火前途有望者。 对这股官员下海潮(也许还只能说是“浪”),议论蜂起,有赞成的,也有明确表示反对的。赞之者曰:官员有了退出通道。我们的官位就那麽多,安排不开时,有另一个退出通道,未尝不是好事。否之者则认为,这股“潮”中,会有官商  相似文献   

10.
杨绍文 《人民公安》2008,(14):62-62
知道诸葛先生喜欢用扇子是很久的事了。早年看戏,无论是“借东风”还是“空城计”,都见一老者,仙风道骨,手摇鹅毛扇,边唱边做沉思状。后来看书,虽然没有具象,但也觉得诸葛亮用扇子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他穿的衣服,你总不能让他裸体出征吧?但这样一来,扇子就成了必备的道具。没了扇子,怎么看怎么不像诸葛亮,就好像诸葛亮真的裸体站在你面前,你也不敢认为他就是诸葛亮了。  相似文献   

11.
唐希 《福建乡土》2006,(3):16-17
福州人一提起陈宝琛,便会说,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是闽剧《陈若霖斩皇子》中那位刚直不阿者的曾孙子。陈宝琛曾经是一个乱世政坛上的刚直不阿者,后来有了机会让他赋闲多年,成了一位教育家,开了闽地近代史上平民百姓受新式教育的先河。再后来成了帝师的他极端地爱皇上这位学生,而皇上却说他“忠心可嘉、迂腐不堪”。  相似文献   

12.
自诞生之目起,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本文简称“资格认证”)便饱受争议。在老人们眼中,这个“麻烦认证”可谓是“侵犯人权”:就连经办部门也觉得整个工作“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当资格认证的外衣日渐尴尬,处于两难的经办部门该如何”见招拆招“,从容应对各方利益需求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棘手山芋”。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闯荡的小刘,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学过电脑编程,在中关村找了一家电脑公司做编程,约定试用期3个月,但是不签合同。在工作中他自己感觉不错,但是两个月后人事部通知他,说他不适合这个岗位,让他走人。他觉得很委屈,也很无奈。他说虽然是试用期,也不能就一句“不适合”就打发了吧?后来他一打听,这种情况在这类公司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4.
记者提问一: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人之由来》的陈列,我注意到陈列中没有引用恩格斯的语录“劳动创造了人”,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周国兴答一:《人之由来》是讲人类起源的陈列,之所以没有直接引用“劳动创造人”的语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给人以错觉,以为“劳动”是从古猿到人演化过程中唯一的因素。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这个命题的出现,原是恩格斯打算写一本题为《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的书,后来因故没有完成,却留下了序言部分。在这篇序言里恩格斯谈到了劳动  相似文献   

15.
我赢了冠军     
这个题目,是从下面这则幽默中提炼出来的:维克多遇见从文化宫出来的一位朋友,他问这个朋友:“你玩得怎么样?”朋友回答:“玩得很好!我打了网球,下了象棋,既赢了象棋冠军,又赢了网球冠军”。“你打网球,下象棋都很行吗/’“我和网球冠军下象棋,赢了他;后来又跟象棋冠军打网球,我又赢了他”。这个幽默给人的感悟颇多。其一,冠军并非全“冠”,冠军只“冠”在某一方面,而木是事事处处都‘冠”;其二,“弱军”不是全弱,一定有胜过冠军的地方,只要避人之长、弃己之短,战胜冠军并非没有可能;其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冠军…  相似文献   

16.
梁晓霞  朱易安 《求索》2013,(9):132-134
中晚唐以来,寄赠酬答之作显著增加。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发现。艺赏业已成为许多诗人日常生活之重要部分,赋闲赏艺已起着填补诗人空闲生活和疗治其日常孤独之功用。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现象的生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和具体的文化机缘。中晚唐以来,赋闲赏艺的这种艺术表现力,正是各种艺术交融于诗人日常生活并不断影响其诗歌创作之结果。从文化心理的层面看,中晚唐文人的赋闲赏艺乃为其苦难现实条件下力求超越生活而又被现实所羁縻之心理状态的真实流露。较之宋代文人.中晚唐文人对以赋闲赏艺为伴的诗歌创作生活还渗透着深深的无奈,这离真正的创作艺享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17.
在版纳,常常听人说起有关“昆格山”和“昆格人”的话题,起初我以为“昆格山”是某座山的名字,顾名思义“昆格人”自然是指住在这山上的人了。后来才明白,其实“昆格人”是自称,属于布朗族的支系。 昆格山上“昆格人”的村落名为昆格村,是景洪市勐养镇下辖7个村中生产生活水平最低,社会经济文化最为落后的一个纯山区村,全村311户1683人中有“昆格人”1457人。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与勐养镇政府所在地和国道线仅几公里之隔的山村,至今只有7个初中生,没有一个正规的高中毕业生。这里至今仍延续着刀耕火种的生产耕作方式,经济收入主…  相似文献   

18.
李士群之死     
赵芳 《现代领导》2014,(2):46-46
民国十大汉奸之一的李士群人称“76号”魔头.这个魔头后来于1943年秋天突然暴死。他的死因十分蹊跷,且知情者极少。事实上“李士群之死”的奇特惊险,远远超过了人们的大量传说与想象。  相似文献   

19.
我是10年前去的张家界。那时张家界远没有这么有名,旅游设施和服务也很一般,但湘西特有的风景奇观、那种神奇瑰丽却激动人心——或者说“击中人心”,至今难以忘怀。当我最近听说,景区核心地带的著名的“十里画廊”——金鞭溪已经干涸时,还有些将信将疑,觉得不太可能。后来,果然在电视新闻中见到了这样令人惊诧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为『凉州词』讨个科学的说法樊洪兴竺可桢为中华民族的科学事业教育事业忙碌了一生,到文革时期,他“赋闲”在家,也依然在忙。这时他不是在领导岗位上忙,随着“清队”。“整党”应运而生的专案调查,要他用大量时间去接待五湖四海的“外调”人员,写出五花八门的证明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