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篇的话     
回顾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可以清楚地发现,我们经历了长期的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阶段,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发展政策,与工业化发展初期特别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阶段特征是吻合的,符合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也日趋明显,城乡差别逐渐拉大,"三农"问题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2.
李智礼 《实践》2006,(11):36-37
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解决好“三农”问题。没有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强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水平、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是解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智礼 《实践》2006,(12):36-37
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解决好“三农“问题.没有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强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水平、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是解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艰难的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仍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而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增长中都发挥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先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必将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境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为此农民做出了巨大奉献。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  相似文献   

6.
范希春 《湘潮》2021,(4):8-12
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总体和谐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较为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如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成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6,(17):7-8
一、要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刘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城乡差距在逐步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拉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城乡之间更形成了先进和落后的鲜明对照。城乡差距的拉大,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为了缓解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阅史观澜     
《湘潮》2018,(10)
正重要言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能力、有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玲 《世纪桥》2009,(13):79-81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也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大理州抓住国家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机遇,大力培植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效较为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大理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亟待研究并破解.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四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不够,不同区域之间“四化”发展水平不同等问题.为此,要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通过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武汉市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总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既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也影响了"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更成为武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一体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需要农业、农村加快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农民要求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也需要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采取农业为工业、农村为城…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农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富余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一、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必要性第一,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需要。目前,我国人口已近13亿,其中有9亿农村人口,占到70%。在我国9.6亿公顷的总土地面积中,能够用于农业…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三农”问题是个历 史问题,更是个现实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的顺利实现,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现阶段,“三农” 问题的焦点是农民增收难。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不能“以农言农”,其实质是 工业化、城镇化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前提的问题,是统筹城乡 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白雪秋 《新长征》2007,(4):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既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又直面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9.
《学习月刊》2010,(11):F0003-F0003
汉南区是武汉市第一个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委、市政府“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体化”,尤其是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助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了汉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称谓的出现源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产物,是在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并从事工业、服务业生产的过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先进的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依托,“农民工”会逐步稳定到城镇和农村,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解体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区域差距基本消失.我国的“农民工”也终将融人城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