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灵山灵土     
灵山,这个位于广西南部一隅的城镇,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灵山人”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开始设县,初名南宾;唐贞观十年(636年),改称灵山县。自古以来,灵山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盛赞灵山“灵山秀水。水秀灵山”。  相似文献   

2.
灵山是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人口大县,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发展条件优越。近年来,该县致力于发挥资源、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正日渐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荣获“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区科学发展进步奖、全区水利建设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2010年广西“两会”期间,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共钦州市委常委、灵山县委书记潘雪红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灵山县如何抢抓机遇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百强水牛奶     
《传承》2009,(9):65-65
广西灵山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座落于"中国奶水牛之乡"——广西灵山县,是一家集奶水牛养殖、水牛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  相似文献   

4.
近期笔者有考古业务到灵山中学,发现有一块石质“九一八国耻纪念碑”,此碑虽不署名,但据查,此碑为蔡廷指所立。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出任国民党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两广战事的抗日名将蔡廷谐受命组建二十六集团军,并于1939年12月中旬至1940年9月挺进南路,驻于广西灵山。蔡廷指在灵山期间,了解到灵山民众有抗日救国的思想基础,并有组织行动。为更进一步激起灵山民众的爱国热情和部队的抗日斗志,便把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借故开枪打中国军队,而蒋介石却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致使日本得寸进尺,不久占领了东北三省,进…  相似文献   

5.
苏星 《当代广西》2008,(12):28-29
在这所全国唯一的水牛研究所里,杨炳壮带领着他的团队,凭着“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水牛精神,怀着一颗拳拳之心,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广西水牛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连取得了7项世界第一,让水牛奶产业在全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9,(10):F0004-F0004
灵山是全区乃至全国粮食生产基地,饲料资源丰富,发展养猪业得天独厚。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农民在销售生猪时大都“单打独斗”,甚至是销售渠道“堵塞”。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1日全区所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必须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停止开具手写版增值税专用发票。1日西部地区惟一一个临海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北海出口加工区正式开工建设。4日自治区十届人民政府召开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广西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应急办法》、《关于广西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7日灵山县被国家授予“中国奶水牛之乡”称号并授予金匾。目前,全县杂交配种水牛1.5万多头,可产奶水牛近2000头,杂交水牛存栏量、可产奶水牛数量两项均居广西…  相似文献   

8.
王军 《当代广西》2010,(13):F0002-F0002,F0003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159.2平方公里,2009年末总人口43.32万人,属典型的大石山区,距首府南宁市180公里,与中越边境线最近距离9公里,是“两廊一圈”经济走廊的重要成员。天等县是“国家冶金用锰主要生产基地”、“中国指天椒之乡”和“中国苦丁茶生产基地”。天等县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县”、“全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集体”、“广西‘两基’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8,(7):20-21
[富川县情]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总面积1572.36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富川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盛产的优质米、水果、烤烟、蔬菜、植物油等农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是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和广西最大的春烤烟生产基地,同时还是自治区油茶基地和广西最大的蜜枣加工生产集散地,以及自治区发展水牛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8,(3):32-33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总人口35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年。象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美称。近年来,象州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2006年被评为“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系全国桑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11.
秦学 《当代广西》2010,(15):14-15
优良的自然环境使巴马成为世界上唯一由权威机构颁发证书认证的长寿带。依托优良的自然环境天赋,巴马不断完善和调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致力把巴马打造成为中国广西休闲养生度假中心、中国广西长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广西矿泉水生产基地、广西钛硅深加工基地,构建以长寿文化为主题,以养生度假、乡村休闲和游览观光为主要功能的世界级长寿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自1995年以来,全县水果种值面积总产量、总收入均为广西第一,有“中国荔枝之乡”称号。今天的灵山县城,一幢幢高大气派的新楼拔地而起,县城主干道两旁全部装上了高雅标准的街灯,形成了灵山特色的“十里长街”,实现了城区绿化、亮化、管理规范化、投资多元化,开辟了西南城镇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3.
铜鼓     
《今日广西》2010,(5):52-53
广西是古代生产和使用铜鼓的重要地区之一,壮族先民“濮人”是铜鼓最先的铸造者和使用者。“濮在周等爵称子,与楚同一等级,地位不低。”在花山壁画中,图中人物举手向上敲打铜鼓的图案出现多处,说明铜鼓早已在壮族先民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铜鼓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铜鼓的品种有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它们都是铜鼓工艺的精品。  相似文献   

14.
富川瑶族自治县抓好春烤烟、水果、无公害蔬菜、优质粮、速生丰产林和奶水牛、瘦肉型猪养殖等“六大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据统计,今年1至3月,全县新种水果面积1066公顷,种植春烤烟3.6万亩,种植无公害蔬菜0.65万亩,瘦肉型猪出栏9.73万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2.1%。  相似文献   

15.
江东洲  刘昊  江焰  蒋巧莲 《传承》2006,(9):33-37
两年前,偌大一个广西,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省份,只有两个院士;两年后,为广西工作的院士已剧增到二十四个。两年前,尽管广西在动植物和中草药研究、水牛研究等科研领域颇具实力,但“待字闺中”。尚不为人所知;两年后,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第九届国际传统药物学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频频在广西召开。从此,广西的科研实力令人刮目相看。两年前,整个广西严重缺乏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无力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两年后,八桂大地高层次人才聚集,领军人物呼之欲出,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接踵而来。  相似文献   

16.
《八桂侨刊》2006,(4):F0004-F0004
广西日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制药企业,成立于2001年5月,地处柳州市柳城县内,占地60多亩。2004年5月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公司生产规模年产值可达三亿元以上,拥有“日田牌”胶囊、片剂、颗粒剂、糖浆剂等四大剂型50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17.
市场环境风云变幻,三十余载砥砺前行。为了在国际检验和认证领域找准“中国坐标”,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全体党员及员工,苦练内功,创新笃行,正在公司“四化”发展的征程上,为中国民族检验检测认证事业走向世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降水充沛,土地壤肥沃,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荔枝生产基地,素有“高产粮之乡”,“荔枝之乡”的美誉,是广西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市)。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广西因为两次国际性的会议在这里召开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今年4月召开的“第5届亚洲水牛大会”,另一个便是今年8月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广西带来了在这两个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这两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同时也反映出广西在这两个学科领域所处的世界地位。而承办这两次国际性会议的正是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和广西中药材良种繁育人才小高地。回想2004年8月30日,首批自治区级13个人才小高地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广西人才小高地战略的正式启动。而两次国际性会议在…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09,(1):F0002-F0002,I0001
安泽是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中国绿色名县、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是荀子故里、太岳革命老区、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全省清洁水源地,也是全国首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县,全省首家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授予的中华“千年古县”。近年来,安泽立足地上资源优势,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的发展思路和“435”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