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现状出发,探寻其背后的传统教育弊端;并在强调公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法律教育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存在较强的耦合,进而探寻了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方面可发挥作用的四种途径,以达到为现代公民社会提供具有高素养人格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的形成主要靠公民意识的培养,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在我国只能借助和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现阶段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意识教育延伸,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深入探索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塑造成合格公民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3.
毕静 《法制与社会》2010,(23):224-224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承担着启迪民智、传播法律文化、培养法律意识的重任。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方法上重视具体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灌输,而轻视法律意识的培育。这样一种宣传教育方式存在颇多局限性。我们认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以法律意识,尤其是宪政意识为核心,引导公民驾驭法律的价值与原则,形成正确的法律评价取向。  相似文献   

4.
法律教育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法治的国家均应注重公民的法律教育,加强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努力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这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法律教育是国民的重要方面,在当代中国,法律教育是实现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法律教育在塑造公民现代法律观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培养包含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责任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目的是培养公民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理性健全、公平正义,倡导"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准则。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使大学生成为与民主法制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公民,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诚信做人,自尊自信,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全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在思考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从教学方法、师资培养、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诊所法律教育是现代法学教育中的学生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思维,高校法律公共课应当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借鉴诊所式教学法,建议对参加法律公共课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通过四个不同的“诊所”情景,使法律公共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民的主体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培养生态公民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生态公民的养成并非是自发的,只有通过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完善法律政策明确权利义务,提供态法制保障;降低参与成本等多方面途径持,才能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王恺 《中国司法》2012,(6):40-44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过五个五年规划的推进,其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上海市黄浦区法宣办在“六五”普法开局之际,开展了“以法制宣传为先导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课题调研工作,基于对过去几年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与公民意识教育的经验梳理以及对现阶段区域内市民法律素质的调查数据分析,提出未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从普及法律常识转向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同党和政府自身建设、人民当家作主一道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加以强调。然而,要继续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就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顶层设计上,还应当看到作为顶层设计基础的底层架构。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法律得以信仰、法律权威得以加强的底层架构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中国当代法治语境下的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安艳宾 《法制与社会》2010,(22):235-237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素质,即进行法制教育。我国的法制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源在于我们对法制教育的基本问题没有明晰。法制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规则教育,应以一般规则意识教育和规则行为素质培养为基础,尤其对尚未成人的中小学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应是据其成长阶段和生活现实,进行全方位的社会行为规则——包括意识、知识、行为习惯和技能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而直接的纯粹法律知识灌输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公民馆是二战之后日本实施社会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遍及日本各地的市镇街村。从其历史谱系来看,公民馆承担着实施社会教化、提供社区服务和促进终身学习等职能,在养成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和促进公民参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但是,由于错误历史观的引领和右翼势力的干扰,国家权力与教育权力的价值取向扭曲及目标偏差导致公民馆出现了功能错位。借鉴日本公民馆在社会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我国的公民教育要进一步拓展公民教育空间、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和创新公民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法治社会构建的思想前提——法治意识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朝着文明方向发展的主流趋势.当前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存在培养机制不完善、受众群体分布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国家主导型下的模式和社会自发型学习的模式这两个方面进行培养.通过各种途径让公民自觉学习法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最终形成高层次的公民意识倒逼法治中国建设的局面,从而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气氛日益浓厚,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加强创业法律教育,能够使创业者了解创业法律环境,增强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可以从创业法律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诊所式教学方式的引入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任。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成为实现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法律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做好法律基础课教学对于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蒋晓伟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根据自身受教育以及多年的调查表明,我们过去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化.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内容主要在遵纪守法和权益保护方面,忽略了青少年基础法律意识的培养.所谓基础法律意识就形式上来说,是法律意识中的感性认识部分,就内容上来说,是公民意识,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意识.  相似文献   

18.
浅论法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综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发展对法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能力,融法律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于一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与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败多成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法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中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而法律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市场组织法、市场行为法、市场规制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等。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应追求身心和谐,在刑事法治领域,身心和谐体现为公民自觉遵守刑法,不愿犯罪。要实现这一追求,必须使公民具备强烈的刑法规范意识。而刑法规范意识的培养除了普及刑法教育、使用刑罚手段外,提高其他非刑法规范的意识也非常重要。对这些非刑法规范意识的培养也要综合使用强制、激励、说教等方法。鉴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对未成年人的规范意识培养要尤其重视说理和模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