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旧有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近两年在部分城市试点的新型农保制度,比较国外农村养老保险的做法,找出我国农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江苏省泰兴市新农保试点的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梓西  杨洁 《法制与社会》2010,(16):202-203
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变迁过程,就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性进行了分析。但是,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又面临一系列障碍,需在今后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时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个人缴费“捆绑制”引发了巨大争议.批评者认为,“捆绑制”系“新农保”制度设计的最大败笔,已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桎梏”.从实践来看,“捆绑制”虽存在一些问题,但绝非如批评者所言之“不堪”.立足农村现实情况,综合考量相关因素,目前还应坚持“捆绑制”,同时须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实现有效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阻碍了我国“乡——城”人口迁移的进程,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政府在新农保的试点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重要性,但制度衔接的具体问题还需完善。本文对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衔接的具体问题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君 《法制与社会》2011,(17):220-221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山西省新农保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在全省积极推进,已有27个县列为国家和省的试点,太原、阳泉两市更是自筹资金,率先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另有16个县、2个经济开发区也自筹资金开展了"新农保"试点,全省开展"新农保"的县近50个,占到全省农业县的43%,农保基金累计结余20亿元,领取基础养老金的60岁以上老人达75.3万人。本文认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刚刚起步,面临很多的困难,尤其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农村经济环境较差。如何能够使"新农保"这一民生工程可持续、稳定、有序地发展下去,离不开国家开展积极立法的有力支持,以保障"新农保"工程的规范化、法律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在实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个人缴费“捆绑制”引发了巨大争议。批评者认为,“捆绑制”系“新农保”制度设计的最大败笔,已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桎梏”。从实践来看,“捆绑制”虽存在一些问题,但绝非如批评者所言之“不堪”。立足农村现实情况,综合考量相关因素,目前还应坚持“捆绑制”,同时须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的城乡居保制度,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农保和城居保保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一大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为保证新农保制度科学有效的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充分考虑农民享受新农保金额的实际购买力,建立动态的新农保标准计算体系;健全新农保基金的社会监督机制,以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关注投保期内农民境况的变化,完善未达到最低参保时限要求的农民参保金过户与返还制度;探索最需要新农保却无力参保问题的解决途径,确保新农保政策涵盖最需要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1,(14):4-6
温家宝:任内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全民老有所养 原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国覆盖的新农保将大大提速,提前至2012年完成全覆盖。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将基本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推进,制度的部分缺陷暴露出来.本文以新农保基金的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新农保基金监管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殊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逐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本文概述了农民工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佳馨 《法学杂志》2012,33(3):156-159
本文分三个方面,就我国刚刚确立起来的三大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之外的商业健康保险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阐述,对商业健康保险法制的形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商业健康保险法制的一些措施做了分析,对我国保险法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以户籍为身份标志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剥夺了农村居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资源的权利,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对立和社会分化,背离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普惠和公平目标。笔者认为,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强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制定符合中国社会类型和社会结构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规划,做到初期重点突破,中期整合衔接和终期城乡并轨,是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肖京 《北方法学》2013,7(1):146-151
权利救济体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因而很有必要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进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变迁呈现出一个保险社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社会保险争议的社会性也在不断增强,社会保险争议主体逐渐多元化,社会保险争议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化。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的主要缺陷就是不能反映和有效应对社会保险争议社会化这一现状,因此有必要从理念上进行超越、在体制上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5.
王素芬 《河北法学》2011,29(10):66-72
新中国的社会保险立法始于1950年代初期,作为计划经济产物之代表的《劳动保险条例》最早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的基本雏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立法启动于1990年代,《社会保险法》最终于2010年10月28日颁布、2011年7月1日实施。它作为我国社会保障领域关注程度最高、覆盖范围最广、效力等级最高的一部法律,对于确立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些基本制度———如五种社会保险险种、国家责任、社保基金监管等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仍存在定位不准、责任不明、可操作性不强、技术处理不够周延等问题,期待通过实施条例、司法解释的出台及相关立法的完善等方式予以完备。  相似文献   

16.
私权视角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制度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制的制度构架中,在探讨如何将公权力(监督权力)进行分配,使社会保险基金的各管理主体各尽其能,相互制约的同时,应当明确社会保险基金中的私有产权性质,解决社会保险基金权利主体缺位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文斌 《行政与法》2012,(8):46-49
农村社会管理主体权威日渐弱化、"乡政村治"造成权力运行中的体制摩擦、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协同管理意识薄弱等是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应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多元主体的协调运转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预警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叶静漪  肖京 《法学杂志》2012,33(5):82-87
我国《社会保险法》的顺利实施受制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体制的顺畅与否。我国以前立法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性质和职能的法律定位不明,而《社会保险法》回避了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险业务的办理。因此,很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社会保险机构的性质和职能进行定位,并在立法上予以明确。通过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现状和现行立法相关条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该定位为以服务为主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9.
刘锦城 《行政与法》2007,(1):117-119
社会保障制度往往能够反射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文化机制和经济制度,更能凝聚并浓缩一个社会的本质,体现一个民族国家的特质,由此构成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骨架。从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法律的权利内容看,它主要由社会保险权、社会救助权、社会福利权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