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集团     
《学习与实践》2005,(9):F0002-F0002
总部设在上海的盛唐集团是新一代战略投资型房地产企业集团,集团设董事局和集团管理公司,旗下拥有五家公司,核心企业是上海西北盛唐房地产有限公司。随着投资业务的拓展,集团进军武汉,后注册资金1亿元成立了武汉盛唐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并控股武汉盛唐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徐毅 《求索》2007,(10):177-179
本文从章法上分析了盛唐七律对偶的类别及运甩缘由,并将之与初唐七律中的对偶进行比较,总结出盛唐七律对偶在形式、运用等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教材《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明确提到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代,教材明确指出: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势恢弘的全盛时代。隋唐时期(主要是唐朝)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是偶然的,盛唐文化的形成是唐朝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众体兼备,七律更是他倾心血而作,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盛唐七律在杜甫笔下已臻于成熟。其标志是盛唐七律中杜甫创作的数量最多,合律率高,极大地扩充了盛唐七律的用韵范围,无论在章法、句法还是字法都极尽变化,成为后世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高峰上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唐代的盛世景象和文化氛围为边塞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它全面迅速地发展,并达到思想、艺术的高峰,在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的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它的繁荣既有其内在的历史原因,又有外在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6.
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概言之,其因有三:首先,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第三,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内在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孟宪实 《传承》2008,(19):44-47
汉唐长安时代文明高度发达,堪与雅典、罗马、开罗世界三大文明比肩,唐朝在前100多年的时间里,被西方史学家称为"开放的帝国",长安是"世界的首都",那些在丝绸之路上万里跋涉或漂洋过海的人,目标就是一个:到长安去。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22)
正唐朝是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极盛时期。翻开唐代地图,环视当时的神州大地,便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对外开放气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操着不同语言、穿着不同服装、有着不同肤色的外国人。都城长安已是国际著名人物的荟萃之地。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外国船只和商人经常出没。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师子国、大石国、骨咄国、白蛮、赤蛮等来往居住,种类极多";泉州则是"船到城添外国  相似文献   

9.
诗乐合璧是盛唐文化艺术形态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从盛唐诗乐兴盛的背景因素、动力因素 ,音乐兴盛的动力因素 ,音乐发展需求对诗的繁荣的推动作用等几方面分析和阐述了诗乐合璧的盛唐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地理区域的不同,使得中国文化大体上分为南北两个板块.无论政治上分裂或统一,中国文化一直在南北间碰撞交融并逐渐发展起来.在南方,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就是楚文化,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史上,楚文化的精髓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文学保存了下来,并对后世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唐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于一体,既有包容也有吸收,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作为唐文化精魂的“盛唐气象”,那独特的美学特质和昂扬向上的人文意蕴,无疑与极富生命力的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唐朝鼎盛时期 ,玄宗李隆基被王朝的富足所陶醉 ,以为天下无复可忧 ,从此深居宫中 ,专以声色自娱。李林甫以“口蜜腹剑”伎俩 ,骗取玄宗信任 ,高居相位长达 19年之久。本来 ,早在玄宗开元年间 ,社会已多积弊 ,尚未彻底清除 ,而李林甫的长期专权 ,致使社会积弊演变为极其严重的社会危机。野心家安禄山等 ,利用唐朝这种严重社会危机 ,乘机发动祸及全国的大叛乱 ,以致使唐玄宗自己落得丧失皇位、狼狈逃亡巴蜀的可悲下场 ,也使强盛的唐王朝骤然而衰。  相似文献   

12.
每当我们回首盛唐一日转衰的这一幕,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何一个经济上、文化上空前强大的帝国,会无法抵御一场地方叛乱?为什么这次叛乱一起,一切都变得不可收拾了呢公元8世纪中期,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仿佛刹那间力松劲泄,不但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更可怕的是失去了  相似文献   

13.
盛唐边塞诗以雄浑的画笔描绘了壮伟的边塞风光,反映了古代边塞将士艰险苦寒的生活和特定地域的风貌人情,诗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中华民族可贵的民族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具有传诵千古、催人奋进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人的视野比任何一个朝代的中国人都更为广阔,外来文明的炎炬比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传播得更远。胡汉风俗融会的结果竟使司法参军无法捕捉“胡贼”。值得深思的是,盛唐之所以成为外国人云集聚居的有魅力的地方,不单是它具有开放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文明世界的优越性。我们不是简单地在述说过去,而是在启迪未来,激发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和迈向新世纪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盛唐边塞诗歌,以其勇武的英雄气概和昂扬的格调著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军事美——进取之美、壮烈之美、勇毅之美、机智之美等.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军事美,对于军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发挥健康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初盛唐时期,帝王励精图治,屡下求贤诏书,官员以荐士为荣,举荐和自举的风气浓厚.布衣之士受此激励,上书干谒权贵,自抒怀抱,其干谒书信,风格独特,其中充溢着纵横之术、任侠之风、狂放之气.  相似文献   

17.
王翰唐代诗人,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进士。王翰诗作词藻华丽,意境壮阔,《全唐诗》中录存其诗13首。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先驱——王翰  相似文献   

18.
王之涣(公元668--742年)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之涣从小聪明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秀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  相似文献   

19.
3月5日,“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首部曲”走进台湾校园巡展活动首展开幕式在北京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与台北科技大学连线举行. 千年前美人侧头插簪,马球场上追逐正急,唐朝官员会晤异域来客……以“唐人生活和对外交流交往”为内容的近50幅高清壁画,从宫殿建筑、服饰艺术、交流交往等多方面呈现唐代风貌,辅以壁画考...  相似文献   

20.
当唐朝海搜救到纳包村纳利组时,村民们说:“确实看到一辆警车,当时这辆警车沿线用话筒喊话,让大家赶快撤离,到达纳利组时,警车迎面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小伙子告诉警车里的人,洪水已经来了。但是警车还一直走,不远处的路已被水冲断,警车一下子沉了下去。闪亮的警灯在水中浮起来,又沉下去,两三次后,警车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