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肖峰 《新青年》2007,(1):44
我是个上高二的学生。一天我听老师说学校要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就想报名参加。可好友劝我说“:你看咱们班那么多英语好的同学都没参加,你却去报名,你不怕别人说你逞能和自不量力吗?”听她这么一说,我放弃了报名的想法。另外我想既和女生发展友谊,也和男生正常往来。所以爱和男生  相似文献   

2.
吉安 《新青年》2006,(12):34
大学毕业的时候,拿了厚厚的简历各个大城市跑招聘会。周围的同学皆佩服我,说像我们这样不知名的地方师范学院,也就是回小县城或者乡镇去教个中学,大城市的学校,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像我一样勇敢去应聘了。这样的话,我只当耳旁风,照样一家家地去跑,一次次地经受着招聘人的不屑和白眼。终于在其他同学都早早签了家乡中学的时候,北京一家中学的校长通知我去面试。已经习惯了漫不经心的问话,这个校长也不例外,看我进来,头也没抬地便问,怎么没有听说过你们这个学校呢,是民办的吧。我没有回答,只是反问道,贵校是要招聘老师还是招聘名牌大学的名号…  相似文献   

3.
云梦山小记     
正京城周边有多少山?妙峰山、百花山、上方山、千灵山,还有嘛,我还真说不全。北京的山,大多属于燕山之余脉;香山、八大处那地界儿,则属于太行山之西山余脉。40多年前,我在密云山沟里,当过两年多知青,村里的老人常爱提起,一个叫云蒙山地方,讲过一些故事,还说那是圣山。我当年才十六七岁,心里总惦记着,啥时能分配回城,那关于云蒙山与圣山的故事,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相似文献   

4.
正我与黄乔生先生相识是在2013年的春天。当时,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还没有离开小口袋胡同19号老校区,不过已经在新街口开建新的高中部了。黄先生作为北京鲁迅博物馆主管业务工作的副馆长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们谈得很愉快。他赠送我一本他的著作《鲁迅像传》,把鲁迅的一百多幅照片一一解说,角度新颖,文笔生动。交谈间,我了解到他正  相似文献   

5.
正果然,在交往中,我发现了他抗衡强大的现实的一种方法。那是在一次与朋友徐怀谦的聚会上。面对患有"抑郁症"的徐老弟,柳兄语重心长地劝道:"要看透彻一些,别都闷在心里。你知道我劳改时多难呀!可是我不憋在心里,我一肚子愤懑,怎么办?像我那些难友天天苦着脸、整天没几句话吗?我不,我会单独去无人的大草甸子,一个人站在那里  相似文献   

6.
夏天也冷     
陈华 《新青年》2006,(9):19-20
我叫楚凡,一个33岁还没嫁过人的女人,独自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工作生活了10年,曾幻想用时间来弥补心里的痛楚,结果是,徒劳无功.我常穿黑色的衣服,从衬衣到风衣到鞋子,一如我晦暗的心情.我喜欢工作,所以10年后的今天,我是这家合资公司的中方经理.我喜欢工作是因为我除了工作之外根本没有别的事情可做,老总误以为我敬业,让我做了经理.  相似文献   

7.
读初中的时候,我对考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尽管我对做作业、上课回答问题之类都感觉轻松,可是一到考试关头,特别是比较重要的考试,就如临大敌,心里慌恐得特别厉害。卷面的那些平时都轻车熟路的题目似乎一下子就变得让人不可捉摸起来,每做一个题目心里都没有底,于是做了一遍又一遍,越做越没有把握,而心里就越感慌张。所以每次考试心里都怦怦地猛跳个不停,每次考完试后都是一身虚汗。考试的结果自然也不让人满意,好多答案原本都是做对了的,却又被自己改错了,有时甚至连试卷都没做完就已经到了交卷的时候了。每次老师拿着我的试卷时,总是满脸的疑惑。  相似文献   

8.
马老师;您好!我的心里有一个深深的结,总压在我的身上,让我很难受。请您帮帮我怎样打开它!我今年20岁,因为家里经济条件限制,初中毕业就步入社会。先是帮母亲卖菜,后来去学了理发。就是从学理发开始,我的麻烦就来了。有时候,跟别人说两句话心里就开始发慌,莫名其妙地脸红,伴有心跳加速,发热出汗。见到异性更是害怕,甚至手足无措。我没见过一个女孩子像我这样。我一想起因自己的失态而招来别人嘲笑的样子,心里真的好难受,恨不得自己立刻从地球上消失。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在孤独中长大的。从懂事开始,我就帮忙家务活儿,和…  相似文献   

9.
包利民 《新青年》2002,(10):28-29
那时我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知情的人打死都不会相信我是个大学生。有人问我:“大学毕业怎幺不去找份工作?”我说:“怎幺没找?每份工作都干不了几天,还不如不找!”问的人便摇头叹息,心里一定暗骂朽木不可雕也,我却依然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10.
顺其自然     
《新青年》2004,(6)
细雨姐姐:你好!我有一件心事,好长时间了,不知道该跟谁说,这件事憋在心里实在不舒服,我决定跟你说说。一年前我因心情烦闷,常上网聊天来放松心情,那时,我认识了他,他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我的网友。以后,在网上我常能遇到他,他要求见面,因为我们好多年没见过了,我对他一点印象也  相似文献   

11.
亲情难却     
从小开始,我对桥就有了一份特殊的印象。还有那力大无比的“守桥人”,对我更是一个至今仍然无法见证的神秘人物。这应该是四十年前的事。 父母亲带着我们三兄姐回“唐山”,要把我们那条连自己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尾巴”斩掉。 在乡下住了差不多一个月。一天早上,妈妈告诉我们三兄姐,过一会端姑会带我们去溪南凤姑家里玩。  相似文献   

12.
妈妈走的远     
我3岁那年的一个情景总是挥之难去.那是一个傍晚,大雨天,父亲背着我,急急地往小城的车站跑.因为太急,在一个弯路处被滑倒,我大哭起来,父亲再次背起我,一边哄劝着我"不哭,爸爸背你去找妈妈",一边继续往车站跑.终于到了车站,但火车已经嘶鸣着开远了.当父亲把我背回家,我注意到父亲的一个膝盖满是血迹,血腥一下震住了我,我没敢哭,也没敢说肚子饿,我却看到有泪水从父亲的眼里滴落.  相似文献   

13.
冠豸 《新青年》2013,(7):54-55
曾经以为青春是一条河,一条奔腾的河,两岸风光无限,一并绚烂。1从镇里考入市重点高中,我全家人都乐坏了。特别是父亲,他杀鸡宰鸭,请了镇中学里所有的老师。那一夜,父亲喝醉了,他抱住我又哭又笑。第一次远离家,到二百多公里外的市里读书。父亲要送我,我拒绝了,想自己锻炼一次。我知道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报名。军训。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我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14.
细雨姐:您好!我是您的忠实读者,很长时间以前就想给您写信了,但是因为整天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也没抽出空来。我昨晚拿出以前的《新青年》翻看,发现心里有好多话想向您请教、向您诉说。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是我的表哥。上个月他结婚了,之前我们都是深深地爱着对方的,但是因为我们有亲戚关系,所以他娶了别人。那天我也去参加婚礼了,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现在他还每天打电话关心我、安慰我,还说我们只要心照不宣就好,听着他的声音,我几乎忘记了他已经是个结了婚的男人。书上说,已婚的男人是一片阿斯匹林,只能…  相似文献   

15.
最好的朋友1999年去了美国,虽然我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有我喜欢的梁实秋的一句话“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但如果你回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会去接你”,我仍然忍不住去送她。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算起来相识了有20年了。她走了以后,这个城市会平白地空旷许多。她的妈妈还是忍不住眼泪,母女俩终于在上火车之前抱头痛哭,我们都笑笑地劝,又不是不回来了。朋友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们离开火车站时,她妈妈嘴里还在向我唠叨,去的这么远,轻易是回不来了。我笑着安慰她,你想她了就我叫她回来好了。心里想着要常去探望她,可是敷衍着琐碎…  相似文献   

16.
一辆自行车     
胡同 《新青年》2006,(12):33
有一辆自行车,永远停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20年前,我家里分到责任田了,父母很高兴,起早贪黑在田里劳作,水稻长得很好,一年两稻获得大丰收. 入冬了,父亲拉着满满一车的谷子去交爱国粮,我和母亲在后面推车,汗如水流,心里甜滋滋的.由于多交粮食,得到县里奖励的一辆自行车.  相似文献   

17.
落爱我会众我都一没我就地我、。,.. 脚情想不望想是封有想是上想后.....,:二奋刃.... 的是像会的像我封李像苍的像’小.....叮;龙..... 地不世到真人豪投白醉天美九.....月..... 方是界处诚间情向与酒的丽天......‘‘月.... 就上流没的心盛描幽没.......日..... 找没浪有铺灵唐凤香有............ 不有虚张的仙......‘...... 到家伪情女一______庭__________书_________________陈 甲‘往决是人去。多返为名乞所人叠是容是最人一戈改往定身要复么回了万丐以的起微易…  相似文献   

18.
黄书包 《新青年》2006,(2):14-15
当时,家里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一家4口靠30几棵的梨树勉强度日.可在我刚6岁时,妈妈又给我添了一个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读了中学,我也上了小学.那年月,孩子多,有时吃饱饭都成问题,而且妹妹出生不到半年,家里的梨树挨了一场冰雹,那年不但没结几个梨,而且还影响到几年后的收成.就这样,正坐月子的母亲火一急,一病就是半年,而且落下了风湿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雨探宏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我上了车,雨中的宏村,渐行渐远." 原没打算去宏村. 我是去婺源的,半途突然被导游告之,可以游宏村. 红村?恕我孤陋寡闻,乍听之下,我把宏村听成红村了.我立即展开想象,村子里一定有穿红衣裳的村姑,打扮得像船娘.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我刚考上大学要去北京的那个暑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小学里的一位好友打来的.自打小学毕业后,我们因为彼此住得很远,各自去了不同的中学读书,当时家里都还没有电话,所以就此失去了联络.后来这位发小偶然发现他的一位朋友竟是我的高中同学,这才重新联系上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