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票的故事     
未名 《新青年》2004,(11):35
岁月匆匆.这已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是在1985年4月,我们打算到苏杭旅行结婚.行前,给苏州的老徐夫妇去了封信,说我们先到苏州,玩两天再去杭州,请他们帮助安排住所,再买两张夜里去杭州的船票.  相似文献   

2.
(一)云戒 2323年的秋天,当然,只有地球还有天气这种东西. 人们已经可以任意去想去的地方居住,喜欢浪漫的去了月亮的家,喜欢热闹的去太阳的窝,喜欢神话的去了天马行空的天庭和圣界和仙女、天使朝夕为伍,喜欢冒险的和享受孤独的去了那些无名小星球,还有的就在云上或飘动房子上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喜欢人间的稀有动物还赖在地球上.幸运的是,大家都相处得很和平,时不时会套上穿梭装互相来往一下.大家依然会工作、生活,没有天灾人祸,更没有谁再知道什么是战争.  相似文献   

3.
丁立梅 《新青年》2008,(6):46-47
我去乌镇前,先转道去浙江的平湖,息脚在做生意的朋友那儿.朋友听说我千里迢迢,只为奔乌镇去,很不以为然地笑了,说,乌镇有什么好看的?尽是些老房子,老街道,还不如去离这儿不远的南北湖,那才叫好看呢,有山有水,还可以坐汽艇玩,很热闹的.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漫画     
《东南亚纵横》2000,(9):57-57
约会——我准备去访问一个新主页.对女友印象——她的界面看起来很友好.约会时内急——我去释放一下内存.写情书——编写应用程序.求婚——您愿与我共享一台主机吗?结婚——我终于同她联网了!婚检——我们去做个系统检验,顺便杀杀病毒.吵架——看来我和她还有些不兼容.  相似文献   

5.
她,一个北京大栅栏胡同里长大的孩子,爱生活、懂生活.大学毕业后就背起行囊去周游列国,并且是到陌生人家里做“沙发客”.不到一年,她游历了23个国家,她不仅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也把她的快乐和友善传达给了世界各国的人们……做沙发客的妈妈,影响了女儿2007年,索婧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东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入学之前的几个月,索婧抓紧时间到餐馆去打工,在索婧的心里很早以前就有一个理想,去瑞上、意大利去滑雪,去巴西去看一场足球赛.当然了,懂事的索婧是不会伸手问妈妈要钱的,她要用打工赚来的钱去自助旅游,她还买来了许多关于自助旅游的书为自已的出行做准备.就在大学开学之前,索婧背起了背包,第一次一个人出行到深圳、香港……一贯也喜欢旅游的妈妈懂得女儿的心,放飞了女儿那个长了翅膀的心.  相似文献   

6.
安宁 《新青年》2006,(11):2-3
杨森是我大学时的酒友,他每次来找我去校门口的夜市上喝酒,不外乎是两件事.要么他又利用私权去翻了系里的档案,看到某个美眉不仅跟他门当户对,而且气质绝佳,还是名花无主;要么恋爱未遂,眼睁睁看自己下了一番苦功的女孩子,喊他一声哥哥,转身欢天喜地地跟别人牵了手去.  相似文献   

7.
阴差阳错,风迷恋上了奇石 十四年前,刘春艳是哈尔滨一家工厂的统计员,经常出差去外地.有一次去山东,应朋友之邀游览当地的奇石市场.走进市场后她一下子惊呆了,那一块块奇石,造型奇特,魅力无穷,她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8.
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连坟墓都是美的.听了这话,我有些毛骨悚然,不知道去巴黎的时候是否也要去墓地看一看.  相似文献   

9.
她是个急性子,又要强,做起事情干净利落,想到了就要马上去做.谈恋爱的时候,他们分居在武汉和重庆两个城市.她对他说,我想你了,我去看你吧! 没想到第二天,电话里她就得意地告诉他当天晚上的火车票已经拿到了手.  相似文献   

10.
那个温暖的黄昏,伊小春打电话说,他要去深圳了.我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对他说好啊,深圳不但遍地是金,美女也多.到时,想坐怀不乱都不成.放下电话,却再也笑不出来.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他为什么要去深圳? 他是不是还没有开始就认为输给了郑阳光?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的理解,读书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与"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既相似又有差距.读的理念强调的是悟,学的理念当然是学了.活到七老八十岁,你还需要学什么?然而,就算你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时间了,怎样去做人,还是需要你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2.
大四那年学校让自己找地方去实习,我于是主动回老家的电视台去做免费劳动力去了.一天午后突然接到一个SOS电话,表姐菲菲打来的.她说小逸我不行了,痛得厉害……我于是知道是她的大姨妈又来了,跟带我的头儿请假,然后往她的广告公司飞奔过去. 其实她都老大不小的了,干吗我一在家就这么矫情?大姨妈月月来,过去不也都挨过来了么.然后我就想起过去菲菲老对我说的那些我不懂的心事,比如她疯狂爱上了公司老总卢邺,但那个男人是个超级冷酷男,可他越冷酷她就越贱越喜欢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3.
父亲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面很穷.父亲经常起来的很早,和母亲一起烧饭.匆匆吃过之后,就穿上外衣,到我和妹妹的脸上贴几下,嘱咐我们一定要听母亲的话,然后就走了.晚上回来的很晚,而且一身汗土,摸黑洗漱之后,就点起油灯,从书架上抽下一本很薄、字很大的书,教我和妹妹识字. 后来听母亲说,父亲早上是要先去田地里劳作一阵,再去学校教书,下班后再去干一阵活儿,等天黑了,才回来. 等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弟弟也开始上小学了.他是"超生"来的,被罚了一千二百块钱.  相似文献   

14.
雨探宏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我上了车,雨中的宏村,渐行渐远." 原没打算去宏村. 我是去婺源的,半途突然被导游告之,可以游宏村. 红村?恕我孤陋寡闻,乍听之下,我把宏村听成红村了.我立即展开想象,村子里一定有穿红衣裳的村姑,打扮得像船娘.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家研究所工作,那时所里刚好接了一项关于"改变郊区经济薄弱村贫困面貌"的研究课题,我被安排到了该课题的考察小组,负责去郊区村上调研各项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一 去丽江,一个人. 行囊里,只塞了一本书,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喜欢她的行走,比喜欢她的文字更甚.这辈子,我不能像她一样走遍万水千山,但我将尽可能地,把我的足迹,印到足够高、足够远的地方去,譬如,丽江.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我刚考上大学要去北京的那个暑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小学里的一位好友打来的.自打小学毕业后,我们因为彼此住得很远,各自去了不同的中学读书,当时家里都还没有电话,所以就此失去了联络.后来这位发小偶然发现他的一位朋友竟是我的高中同学,这才重新联系上了我.  相似文献   

18.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19.
[少女的星光] 杨紫,原名杨旎奥,小名奥奥,1992年11月出生于北京.是典型的北京女孩,大大咧咧,活泼好动.童年时,杨紫有一大堆的玩具、一大群小伙伴,那时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今天去你们家,明天来我们家,后天再去他们家.后来杨紫开始拍戏,和小伙伴玩的时间渐渐就少了.  相似文献   

20.
清理耳朵     
一位智者突然要静养数月,舍下妻女、家产隐入山川之中.仆人苦寻数日,终于在深山茂林之中找到了他. 智者一袭青衣,端坐于一泓湖面之边,不断晃动自己的头部,嘴里念念有词:"去吧,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