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 她大学业后,进入南方的某公司上班. 三个月后,她认识了同事安安.接着,她和安安相恋了.那个落寂的雨夜,她和安安依床而坐.她搂着他,幸福地发傻. 此刻,一只蝴蝶闯入他们的视线. 她特惊异,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蝴蝶是第二个光临她陋室的"客人".第一个客人,自然是恋人安安了. 她问他:"你想做一只孤独的蝴蝶吗?"他摇头, 她忽发奇想,给那只蝴蝶取个名字叫"梁兄"吧.梁兄化蝶的故事,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卸载爱情     
《新青年》2005,(11):23
她是个小巧柔媚的南方女子,在那个铺着干净的青石板路的南方小城,走过了22年的青春岁月,直到遇见了他.他在遥远的北方,豪爽,热情,典型的北方汉子.如果不是因为网络,或许她和他,这辈子都不会有相遇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她"叫红衣. "他"叫蓝衣. 他们从"出生"起,就同进同出,同卧同眠.简陋的舞台上,"她"披大红斗篷,葱白水袖里,一双小手轻轻弹拨着琴弦.阁楼上锁愁思,千娇百媚的小姐呀,想化作一只鸟飞."他"一袭蓝衫,手里一把折扇,轻摇慢捻,玉树临风,是去京赶考的书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北方的某个大城市,一家海洋馆开张了。想赚大钱的投资商却没有看到他们所预期的入账。100元一张的门票,令所有想去参观的人望而却步,于是,海洋馆开馆一年了,一直门可罗雀。几千万的资金被套进海洋馆里,投资商叫苦不迭。最后,急于用钱的他以极低的跳楼价把海洋馆脱手转让了,洒泪退回了南方,海洋馆项目成了他一生经营生涯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新主人是一个北方人。入主海洋馆后,如何让海洋馆起死回生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于是,他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广告,征求能使海洋馆起死回生的金点子。一天,一个女教师来到海洋馆,她对经理说她可…  相似文献   

5.
彩票的梦想     
他和她在一场招聘会上相识,他来自乡下,大学毕业,她的情况也不比他好到哪儿去,出生在农村,下有弟妹,大学四年是靠亲戚接济读完的.离开校园后的头二年,他们不停地跳槽,是为找一个能多发几百元工资的单位,这样,就不用愁房租了,还好,上帝很眷顾他们,很快找到不错的单位.  相似文献   

6.
她出生在美国东部密西西比的一个偏僻小镇,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并没有结过婚,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分手了.她的姑妈给她取名叫"orpan"--旧约圣经"路得记"里一个卑微女人的名字.她被扔给了外祖母照顾,半文盲的外祖母自创"象形法"教她认字.  相似文献   

7.
取暖的声音     
诗秀 《新青年》2008,(5):19
大四那年,他们相爱了.他们爱得很深,一个发誓今生非你不娶,一个发誓今生非你不嫁. 但很快的,他们就面临着毕业.她生活在城市,而他则长在乡下.多少大学里的爱情,就因为最终的天各一方,而成为一场春梦.但他们没有气馁,而是互相打气,说要坚守这份纯真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哈新网 《新青年》2021,(2):16-17
诞生于理想国的"一个盒子",讲好东北故事是追求目标 1984年出生的"张小盒"本名叫张莹莹,老家在吉林,从吉林大学物流专业毕业后,转战至哈尔滨工作.这座城市独特的冰雪风光让莹莹为之沉迷,也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领域,智慧城市已是全球竞争热点,但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构型为北方国家赋予先发优势,令全球南方陷入被动处境。在印度这一典型的南方大国中政府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国策推行“SCM项目”,力求借跨国公司和北方国家援手,用5年建成100座智慧城市,由此抢占数字经济风口。但该项目最终造成连通、驱逐双重困境:前者貌似是靠引进ICT基础设施与跨国公司、北方国家达成互惠型接合,其实却通过依附型接合换取了依附型发展;后者则借布局ICT基础设施的机会,把剩余人口排斥到公民身份外,以便推卸民生负担。上述困境表明印度智慧城市已在莫迪政府的“土植型新自由主义”助推下陷入数字殖民,这为投身于全球智慧城市竞争的众多南方城市提供了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0.
他们原本是这个世界上互不相干的两个人,可在一次朋友的宴礼上,一见钟情. 她是北方女子,热情,直爽,开朗;他是一名水手,肤色黝黑健康,气宇昂扬.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7,(4)
他生活的城市是南昌,南昌有个藤王阁;她生活的城市是烟台,烟台有个蓬莱阁。藤王阁和蓬莱阁永远无法走到一起,但因为爱情,他们走到了一起。是不是因为一南一北不同的生活习惯影响的呢,很奇怪,他不喜欢吃鸡蛋黄;而她则不喜欢吃鸡蛋清。因为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结婚后第一次煮面条时,她打了两个荷包蛋。面条熟了,一人碗里一个荷包蛋,看着就让人垂涎。当他要吃自己碗里的荷包蛋时,仔细的将荷包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剥开。将平日里自己不爱吃的蛋黄留下,将自己爱吃的蛋清夹给她,边夹边说着:"我不爱吃蛋清。"  相似文献   

12.
罗西 《新青年》2006,(9):42-43
我们家的钟点工是对夫妻. 这天,只来了女的,曹姐.我问:"你丈夫呢?"她一边脱掉帽子放在鞋柜上,一边沉痛地说:"他病了!"看她神情哀怨,还在抹眼泪,我很吃惊,便关切起来:"什么病呵?""感冒了!他是从来不生病的!"她停下来,认真地说,她真的是由内而外的担心.我确实是忍俊不禁,这算什么,把她吓得那样花容失色.她还是坚持说:"他是从来不会病的!"他们长年累月地揽活儿干,他们真的没有空儿或者不习惯生病.  相似文献   

13.
曾经,她以为,自己将永远生活在痛苦中--在他离她而去后. 他是她的前夫.十八岁那年,他们在大学里相识相爱,从此牵手同行.多少年来,她的眼里心里都只有他.她始终相信,人生路上,她和他会永远并肩同行,直到地老天荒.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2003,(3)
克林顿还没出生,他父亲就因车祸去世。当时,他母亲弗吉妮亚才23岁,身怀六甲。在克林顿出生的时候,他母亲已是一位注册护士了。为了儿子和自己的将来,她又去新奥尔良进修,成了麻醉护师。她一生坎坷,结过4次婚:第一位丈夫(即克林顿父亲)丧生后,她找了个虐待老婆孩子的酒鬼、赌棍;第三个丈夫是她的理发师,是个有绅士风度的人,但因股票诈骗而入狱;她的第四位先生是惟一可靠的人。弗吉妮亚经历了这么多的厄运挑战,但她一直保持着一种快乐自在的个性,她有一套对付糟糕事情发生的办法:在她的脑子里,“建构”了一个密封的盒子,…  相似文献   

15.
爱在半支烟     
《新青年》2004,(11):23
他们还好着的时候,他爱叫她丫头,还用家乡话叫她"幺妹儿",知道她馋,带她去吃各地风味的馆子,两个人都嗜辣,川菜居多,休息日睡饱了觉,中午刚在城西南的俏江南吃过金牌水煮鱼,晚上又赶到城东北的渝信吃泉水鸡,一日之间,偌大的城市,吃出了一个对角线.  相似文献   

16.
风中的玫瑰     
绿绮 《新青年》2016,(4):30
北方春寒,残雪未消,碎琼满枝桠。她玉立街头,玫瑰映雪,如画。浪漫咖啡屋,记得他和她柔情似水。面对孤单的她,惊讶。去年,他参加了援非医疗队他们隔着大陆,隔着海洋,隔着时差。她做个视频,发给他。玫瑰朵朵都是她深情的牵挂。看着手机,她静静等待。夜朦胧,她枕着月牙入梦,泪,轻洒。  相似文献   

17.
网上恶作剧,邂逅"追求爱情到天涯" 科娃,197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城,从小就喜欢文学的她一直梦想着天外的世界.大学毕业后,科娃来到了省城开始漂泊的生活.她从事过许多与文字无关的工作,但在内心深处,她依然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  相似文献   

18.
她是个急性子,又要强,做起事情干净利落,想到了就要马上去做.谈恋爱的时候,他们分居在武汉和重庆两个城市.她对他说,我想你了,我去看你吧! 没想到第二天,电话里她就得意地告诉他当天晚上的火车票已经拿到了手.  相似文献   

19.
千年约会     
莜凉优雅坐在19楼的落地天窗前.卡其说,他爱上了她呢.莜凉微笑,眼神里满是淡漠.卡其是这个城市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来邀请莜凉做他们节目的情感嘉宾.莜凉还是去了,看在不菲的酬金,还有卡其玫瑰、气球、人力车夫一天一个花样的费力表演上. 节目播出后,莜凉的心理诊所更火热了,卡其也得到了台里的嘉奖.  相似文献   

20.
有多少绚烂在时光中慢慢抽离得面目全非,而那些挚爱的花,早已经在暗夜里开好. 他和她都十分喜爱探险活动,他们被熟悉的朋友羡慕地称呼为"探险夫妻". 婚后第5年,他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她想要生一个孩子,做母亲,而他却拒绝着,认为有了孩子将阻碍他们的探险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