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本文基于"政治权力集团—政治权力结构"的分析视角,从政治领袖的"承继型""资历型""感召型"分类入手,提出了政治权力结构调整"动因—路径"的"国家安全环境变化—单线进程""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复线进程""国家发展道路分歧—多线进程"比较研究范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南亚政治领袖"个人权威"现象的成因与不确定性,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2.
韩国对海权概念的表述和对海权概念内涵的认识历程独具特色。韩国将海权译为"海洋力",也存在着将海权概念内涵要素从传统的"海军力""海运力"扩展至"海军力""海运力""水产力""海洋开发力""海洋环境保护力""海洋治理力"等等的趋势,表明韩国海权观从传统海权观向综合海权观的过渡。韩国海权观凸显了对"力"的谋求。随着韩国海洋实力由弱转强,韩国海权观经历了从海洋弱小国家的海权观到谋求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权观的逻辑转换。目前,韩国海权观仍存在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从贸易战到新冠肺炎疫情,美国宣布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开始推行"脱钩""新冷战",其直接原因在于中国崛起打破了美国神话,挑战了美国霸权。美国国内的四类群体"商人""军人""传教士"和"律师"深刻影响着美国外交决策,四类群体在人员构成上相互交错,其关于中国崛起后的"已知"与"未知"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对华政策。美国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适和对所谓"中美权力转移"的担忧。疫情的暴发放大了美国对中国的偏见。如何避免心理脱钩成为事实脱钩,避免新冷战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成为对美公共外交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对美公共外交使命在于消除美国错误的对华认知,促进中美民心相通,维持中美和平共处的大势,在"认识""认同"和"认可"原则指导下开展对美公共外交,做到中美"共通""共鸣""共振""共情",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崛起的逻辑、中美合作的担当、中美不合作的后果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共享安全"理论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理论体系和话语权的有益探讨。"共享安全"理论具有充分的历史哲学依据,《周易》中"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的思想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阴阳协调、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儒家哲学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以"共建""共存"和"共享"为核心的安全观;而践行中庸之道,则成为"共享安全"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和平主义外交理念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和平、和谐与合作安全的政治思想基础。东亚传统的安全体制体现了东亚国家在安全利益上的"共依""共存""共建"和"共享",从而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东亚史上传统的安全和外交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的安全政策进一步为"共享安全"理论提供了安全和外交实践,其中作为"共享安全"实践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准绳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存""共建"和"共享"安全的和平主义战略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5.
1994~2002年是巴西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巴西政府通过以"雷亚尔计划"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实现了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国家主导型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文章从"投资与经济增长""外贸形势的变化""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社会改革与民生改善"等几个方面,对巴西经济转型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分析,认为巴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合自身特点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主张,有着中国和谐文化的渊源。这一主张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而西方一些别有用心者制造"中国威胁论",只是为掩盖其推行霸权而寻找的借口。"和为贵"是建立和谐世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范畴与内涵——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时期,当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高级政治"地位还不可动摇的时候,罗伯特·基欧汉就已经在他于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经济的相互依赖给国家安全象征主义带来的挑战:"国家安全"概念的含糊性变得更加明显,因为各种各样往往是互不一致的卷入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①.  相似文献   

8.
洋桥     
正洋桥破浪杨桂山长桥横卧碧溪头,操纵能教石不流。引水有方通渤海,空槽无际作沙洲。潮平六百龙蟠闸,浪卷千层鲤跃舟。得意乘风飞去也,天光云影共悠悠。——选自《民国重印顺义县志》诗中写的洋桥,显然不是指土桥、木桥或石桥。清末民初,凡是"舶来"的外国货物都统称为"洋货",什么"洋枪""洋布""洋袜""洋车"……那么,按照这种叫法,按"西洋"水工技术建造的水利工程闸桥,自然就称为"洋桥"了。这座洋桥在  相似文献   

9.
守财奴     
在过去10年里,我的丈夫不处理他的老唱片的借口就是将来我们搬家时,他就会处理.我们这个星期六就搬家,他的借口就变成他现在没有时间了.因为他要给许多东西打包.  相似文献   

10.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初见到位于纽约州布法罗城西北,美、加交界那个举世闻名的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时,脑中迸现的竟都是些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尼亚加拉的确太壮观了,壮观  相似文献   

11.
泰国经济     
美国"人文关系区域资料"协会(该协会系美国东部十六所大学庄1949年联合组织的一个研究机构)最近编纂一套有关世界各国的调查丛书;名为"国别调查丛书",其中已出版的有关东南亚国家的有柬埔寨,北婆罗州、汶莱、沙劳越,及泰国等三种.本文译自泰国一书中有关泰国经济中的"农业""工业"和"国内外贸易"三章,另有"经济的基本特征""财政制度""现有人力及其使用""劳工组织"等四章将在本刊下期译载,该书作者均系资产阶级学者,其立场观点显然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但其所提供的经济资料,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译出以供读者参考,希读者应用时注意批判.  相似文献   

12.
曾经目睹欧洲30年战争的国际法理论奠基人雨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年),在他不朽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法>的序言中,痛斥寻找借口发动战争的基督教国家:"我看见现在奉行基督教的各国,战争的放肆虽在野蛮国亦认为可耻.只要有所借口就开始战争,或者一点理由都没有就开始战争;战端一开便把神法和人法一齐丢开,好像人人都有肆无忌惮地触犯一切罪恶的权利."①  相似文献   

13.
亚太地区秩序调整主要受到大国博弈、中小国家抱团和地区规范演变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的亚太战略对于亚太地区秩序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于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重返亚洲"政策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政府进行了大幅改弦更张,这也使得"特朗普冲击"在美国当前的亚太战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战略目标由"地位优先"转为"实力优先";战略资源由"多方统筹"转为"依赖自我";战略手段由"多边主义"转为"双边主义"。"特朗普冲击"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政策导向的调整,在"美国优先"的整体导向下,其亚太战略呈现出"国内优先""实力优先""经济优先""中国优先"四大特点。受"特朗普冲击"的影响,亚太地区秩序也在不断进行着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恢复国际商业捕鲸的合法性,日本采用"外交沟通"与"经济援助"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展开全方位、多层次捕鲸外交,并取得了部分进展。从发展趋势看,虽然近期国际社会反捕鲸声音日趋高涨,但鉴于国际捕鲸管理体制自身存在的缺陷、日本国内支持捕鲸政治基础坚实等,日本仍会利用种种借口继续大量捕鲸,国际捕鲸与反捕鲸形势更趋复杂,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拉丁美洲研究》2018,(3):159-159
袁东振主编刘维广副主编2018年6月出版/99.00元ISBN 978-7-5201-2700-4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向广大读者推出的第十七份有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全书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主报告""形势报告""中拉关系专题报告""国别和区域"报告和"附录统计资料"。新时代中国和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迎来新机遇,但也遇到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4日,我院与欧洲政策中心、欧亚中心及阿登纳基金会在柏林联合举办第十四届中国—欧盟智库圆桌会议,戚振宏院长率团与会。此次会议以"中国与欧盟:不确定性世界中的稳定力量"为主题,来自十二家中欧智库的学者就"中国改革开放与欧洲转型""中欧关系:新共识、新动力""地区议题:中欧共同提供稳定""全球治理:携手捍卫多边主义"四项分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戚振宏院长致开幕词,并就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及对中欧关系的意义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7.
2016年9月8日,第九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智库机构、高校、政府和企业单位代表等100多人出席论坛,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会议主题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海上合作""东盟共同体建设与中国—东盟合作发展"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智库交流机制建设"等5个主要议题展开了对话、交流和探讨。本文对与会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长安居,大不易16岁时的白居易,去长安谒见顾况,顾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见唐人张固《幽闲鼓吹》、宋人龙袤《全唐诗话》等笔记,但五代《唐摭言》则记为"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大同小异。由此衍生了三个成语"居大不易""长安居,大不易""长安米贵"。后来顾况看了白居易"野火烧不尽"那首诗,马上说:"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尔尔。"但白居易后来入仕,有了大名,依然无房可住,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出现整体衰退,但全球军费反而大幅攀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反恐战争"促使一些国家力图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面临的棘手问题;国际社会仍未跳出根深蒂固的"安全困境"思维;"和平红利"充实了可以付账的钱袋子;某些区域大国提升军事影响力导致周边国家竞相提高自身防御能力;各种新的威胁为扩张军备提供了借口。巨额军费开支必然导致军备竞赛加剧,分散各国在经济复苏方面的精力,从而影响世界经济回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欧亚腹地的地缘政治——以美国的地区战略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美国的地区大战略为视角讨论欧亚腹地的地缘政治。欧亚腹地为地缘政治史上的"心脏地带",19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与沙俄帝国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博弈"。冷战后,美国参与这一地带所谓的新一轮"大博弈",其地区大战略有"大中东倡议"、"新中东地图"、"大中亚计划"和"大南亚理念"等。这些不是玩的概念游戏,就是一厢情愿的妄想。"重建阿富汗"是一个美好的许诺,如果掺杂了其他的考虑,那就会在这一"美丽的"借口下变了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